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探索
時間:2022-04-24 04:13:00
導語: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多種所有制經濟的迅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情況下,怎樣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增強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社會影響力,鞏固和擴大黨的執政基礎,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和積極探索的重大課題。近年來,湖南省吉首市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協會(以下簡稱“個私協”)黨總支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結合當地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狀況,實施了以健全黨組織工作體系為起點、以創新黨組織活動機制為重點、以強化黨組織整體功能為目標的“黨建工程”,有效地增強了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社會影響力。
適應自身特點,健全黨組織工作體系
吉首市“個私協”沒有公職人員,沒有政府撥付的工商管理費用,完全靠自辦經濟實體———光彩公司解決辦公經費和黨組織活動經費。針對協會管理的自主性、公司財產的私有性和會員分布的廣泛性,“個私協”黨總支在2001年6月成立之初,就明確提出把健全黨組織工作體系作為實施“黨建工程”的基礎工作來抓。
通過“相互進入、交叉任職”,建立團結協作的領導班子。黨總支書記兼任光彩公司副總經理,副書記兼任光彩公司副總經理及“個私協”常務副會長,其他總支委員都在光彩公司各部門和“個私協”兼任重要職務。黨總支與協會和光彩公司在協會管理和公司生產經營中相互配合,共同貫徹“立服務之本,走興業之路”的協會管理思想。同時,黨總支不包攬協會的具體行政事務,不干預公司的具體經營活動,但主動參與決策、提出建議、配合實施。
按照“行業相通,地域相鄰”原則,建立黨的基層組織。將分散在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中的156名黨員,按行業性質相近、市場布局集中或地理位置相鄰等情況設立23個黨小組和6個黨支部。針對流動黨員日益增多的趨勢,黨總支建立了流動黨員服務中心,負責為流動黨員接轉組織關系、確認黨員身份,并安排他們到各支部設立的流動黨員黨小組參加活動,較好地實現了“在分散中求集中,在集中中求管理”的黨員管理目標。
通過制度創新,規范組織行為。黨總支先后建立了以“”為主的黨組織生活制度、定期分析黨員思想動態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黨員目標管理制度、領導班子成員勤政廉政制度、聯系業主制度、生活作風考核制度等,形成了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體系。
按照“公開、嚴格、公平”原則,發展新黨員。黨總支充分考慮業主身份的特殊性和職工思想的多樣性,嚴格把握入黨標準和發展程序,每年都組織共青團、婦聯和工會在從業人員中進行“雙推”工作,使各類先進分子進入黨組織的視野,并把推選出的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發展對象送到市委黨校培訓,再通過對發展對象進行“票決”和“公示”等公開程序發展新黨員,有效地保證了新黨員的質量。
吉首市“個私協”把“黨建工程”作為擴大黨的基層組織工作覆蓋面的系統工程來抓,使黨組織工作深入個體私營經濟領域的各個方面,不僅加強了黨對非公有制經濟的領導,也促進了本地經濟社會的發展。這啟示我們: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擴大黨組織的工作覆蓋面,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必須在工作理念上樹立“陣地”意識。個體私營經濟組織的從業人員來自各行各業,如果在個體私營經濟領域中黨的組織不能深入發展,其他社會力量就會介入;黨組織不去做工作,其他組織就會去進行活動。那種認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建工作可以“無為而治”或“可為可不為”的思想,是有害的。
圍繞生產經營,創新黨組織活動機制
吉首市“個私協”黨總支按照“有利于黨內生活,有利于黨員教育,有利于生產經營”的要求,圍繞會員生產經營實際,開辟新的活動領域,創建新的活動載體,初步形成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效果良好的黨組織活動機制。
注重活動內容與載體的有機結合。開展“五好黨員”創評活動,鼓勵黨員成為遵紀守法好、經營服務好、安全生產好、計劃生育好、家庭關系好的“五好黨員”;開展“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店”掛牌經營活動,促使黨員業主依法經營、照章納稅、誠實守信、文明經商;開展“結對幫困”活動,發動黨員和經營大戶實行“一幫一”(一戶幫一戶)或“三帶一”(選準一個經營項目,落實一個經營攤位,解決一點啟動資金,帶動一個個體工商戶),努力為下崗再就業職工排憂解難;開展扶貧賑災活動,發動黨員業主自愿為協會的慰問基金和撫恤基金捐款,定期扶助社會上的貧困戶、受災戶、病殘人、孤寡老人和失學兒童。
注重活動形式的靈活多樣。在活動規模上,根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黨員分散、流動性大等特點,將集中活動與分散活動相結合。對黨組織的重要政治工作和黨組織生活,實行集中活動;文件傳達、理論政策學習活動則分散進行,黨總支及各支部主要提供個別輔導、編發資料、傳遞信息。在活動方式上,將提高認識、培養情感與指導行為相結合,定期開展嚴肅認真的黨課教育活動,提高黨員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的認識;經常組織生動活潑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改革開放成就教育,增強黨員對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感情;及時提供榜樣示范,教育黨員見賢思齊,加強黨性修養。在活動時間上,既嚴格要求遵守組織制度,又考慮生產經營情況來安排。組織開會和開展集體活動盡量少占用經營時間,避開經營高峰期,保證黨組織活動與生產經營兩不誤。
注重發揮黨組織的中堅作用和群團組織的紐帶作用。黨總支在發揮黨組織中堅作用的同時,還把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計生協會等群團組織的紐帶作用,作為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的重要途徑和重要方法,形成了“抓黨建帶群團,抓群團促黨建”的工作格局。在黨總支領導下,工會以團結服務廣大職工包括農民工為己任,開展了一系列學習活動和服務活動;共青團以“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和“青年志愿者行動”為平臺,引導青年發揮主力軍和突擊隊作用,鼓勵青年在服務社會中實現自我價值;婦委會通過協調家庭矛盾、維護婦女合法權益,幫助婦女增強社會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計生協會常年為育齡婦女開展優質服務活動,消除了流動人口超計劃生育現象。
吉首市“個私協”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實際出發,把黨組織機構、黨組織活動和黨組織功能與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治理結構、管理機制和經營目標相結合,促使黨建工作成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實現了黨建目標與經營目標的統一。這啟示我們:要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卓有成效地開展黨建工作,必須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在工作思路上,應確立“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觀念,緊密聯系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生產經營活動開展工作;在工作方法上,應發揮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彌補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剛性管理有余、柔性管理不足的缺陷,形成合力;在人力資源開發上,應發揮較高素質的黨員同時也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管理人員或技術骨干的人才優勢,促使黨務工作與生產經營共同進步。
維護會員利益,強化黨組織整體功能
為了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社會影響力,吉首市“個私協”黨總支注重維護和實現會員的切身利益,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強化黨組織功能。
發揮引導監督功能,保障經濟健康發展。黨總支從兼顧國家、業主、職工三者利益出發,引導從業人員在生產經營中踐行“三個結合”,即努力把自身發展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把個人富裕與共同富裕結合起來,把遵循市場法則與發揚社會主義道德結合起來。為了促使“三個結合”落到實處,黨總支先后建立了業余黨校和職工素質培育中心,分期分批對不同行業、不同層次的黨員業主和其他從業人員進行思想政治、法律法規、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訓。與此同時,經常開展“五查五看”活動,督促從業人員查思想認識,看是否有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和欺行霸市的思想動機;查商品渠道,看商品來源是否合法正當;查商品庫存,看有無變質商品待售;查銷售情況,看是否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和出現欺詐行為;查業主態度,看是否能同不良市場行為作斗爭。
發揮利益協調功能,維護會員合法權益。針對個體私營業主受到的違法行政侵害、不正當競爭侵害、誤簽合約侵害和不法分子的騷擾等“四大侵害”,黨總支與“個私協”一道,專門設置了權益服務部、法律事務所和投訴接待站等權益服務機構,在全市城鄉設置30多個權益服務聯系點,向社會公開熱線電話,向業主承諾24小時有求必應、有難必幫,并積極爭取公安、司法等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使權益服務機構真正成了業主充分信賴的“110”。
發揮文化引導功能,精心打造社團文化。黨總支利用自身的思想政治優勢,在會員中大力弘揚先進文化。一方面,倡導健康的經營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與“個私協”一起精心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招商宣傳、文藝促銷、賑災義演、迎賓禮儀、著裝規范等一系列文化樣式;另一方面,把廣大從業人員在長期從事市場經濟活動中所形成的正確價值取向及其認同的文化理念提煉成協會精神,并用這種精神力量去凝聚、動員和鼓舞從業人員。
吉首市“個私協”黨總支以維護業主和職工利益為重心,全面發揮黨組織的監督保障功能、團結教育功能和利益協調功能,使黨組織成為經濟發展的促進者、社團文化的建設者、群眾利益的代言人,既推動了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又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從而鞏固和擴大了黨的執政基礎。這啟示我們: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組織作為黨的基層組織,必須具有貫徹黨的意志、執行黨的政策、引導和監督從業人員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保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等政治功能;同時,也應承擔團結凝聚職工群眾,維護各方合法權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等社會功能。這就要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組織不僅要履行好政治職能,也要履行好社會職能,通過開展具體、直接、有效的服務來凝聚職工、贏得民心,進而鞏固黨執政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