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發展布局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

時間:2022-07-17 04:38:00

導語:調整發展布局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調整發展布局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

縣域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統籌城鄉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戰略支點。

為了增強國民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諧性和持續性,必須調整經濟發展布局,轉變高重心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培育和發展縣域特色產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創業型經濟。要推進縣域農業產業化發展,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要基于市場比較優勢,根據縣情,選擇農業服務牽引型、工業催生型、城市輻射型、旅游開發型、礦產資源型、農產品加工型等不同縣域產業發展模式,做到“一縣一業”、“一鄉一產”、“一村一品”,通過專業化、規?;漠a業集群戰略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要把優化產業結構與提高招商引資質量結合起來,防止被淘汰的、污染嚴重的企業和項目轉移到縣域。

推進行政體制創新,增強縣級政府的財政能力。積極推進簡政放權和“擴權強縣”,增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除少數民族自治地區和城市連綿區外,多數地區均可考慮實行“省直管縣”。在全國范圍內將縣域作為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基本單元,繼續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增強縣級政府財政能力。按照財權、事權統一原則,提高縣級收入分成比例。增值稅地方留成比例向縣域傾斜。在欠發達地區可以考慮免征增值稅。適度降低農業產業化企業的增值稅率,或實行增值稅部分返還。減輕農村物流業的營業稅稅賦。提高礦產資源補償費率和資源稅率,調減中央分成比例,擴大地方財政收入來源。分類處置縣域債務問題,保證縣域經濟發展“輕裝上陣”。

改革完善農村金融體系,擴大縣域經濟資金來源。人民銀行要明確國有商業銀行各分支機構在城鄉的存貸資金比例,出臺刺激金融機構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強化政策性金融機構在縣域經濟中的作用。郵政儲蓄銀行也應承擔一定的政策性貸款任務。國家對農信社的政策性貸款提供風險補貼,并按其政策性貸款比例給予優惠。在發達地區可組建具有明顯的投資性質的民營投資公司;在民間借貸比較普遍的地區,可組建區域性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社區銀行等。積極探索建立農業保險體系,加強與地方政府及村民組織合作,簡化理賠過程,擴大參保農戶范圍。

把縣城建設成為縣域經濟的龍頭和農村城鎮化的經濟中心,保障農村剩余勞動力有序轉移。通過縣城把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擴展到鄉村,減緩農村人口向大城市的高速集中。加強對全國所有縣的統籌規劃,制定相應的縣域經濟發展指導意見和扶持政策。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布局的重心應適當下移,允許由基層縣市參與承擔重大項目建設。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城鄉共享的勞動資源信息平臺。繼續加強農民就業培訓。

加速縣域信息化進程,開展農村信息服務。要走貼近農業、符合農村基層實際的縣域經濟信息化道路,讓農民群眾喜歡用、用得起、用得好。幫助縣、鄉基層政府購置、收集和整理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改變部分農村地區存在的“信息孤島”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