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審判如何為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時間:2022-07-18 04:32:00

導語:行政審判如何為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服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審判如何為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縣第十一次黨代表大會描繪了建設“實力*、和諧*”的宏偉藍圖,確定了力爭在三至五年內實現撤縣建區、融入主城的目標。這是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同時也為人民法院的行政審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局面,需要良好的生產生活秩序,健康的經濟發展環境。筆者就行政審判工作如何積極投身到經濟建設中來,為建設實力*、和諧*、以及強力推進“三化一游”,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務,談談膚淺認識,旨在拋磚引玉。

一、堅持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統領行政審判工作?!耙婪ㄖ螄谭槊?、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馬克思主義法學為指導,總結我國法治建設實踐經驗,借鑒世界法治文明成果提出的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規律,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和需要的先進法治理念。這一科學的思想理論體系為人民法院深入貫徹落實“公正司法、一心為民”方針提供了強大的、多層次、寬域的科學思想體系,為當前開展的“規范司法行為,促進司法公正”專項整改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搞好人民法院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正確指導。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科學的,先進的法治理念,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精髓和靈魂,是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法律監督等法治領域的根本指導思想。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這五個方面相輔相存,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經歷著深刻的歷史變革,人民法院的行政審判工作要適應現階段新形式的要求,必須主動應對新挑戰,積極適應新的要求,盡快提高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保障社會公平和正義的能力,運用司法手段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服務經濟建設、促進改革發展的能力,切實增強大局意識、法治意識和責任意識,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筆者認為,踐行“司法為民”宗旨,不能僅僅停留在提口號、學文件、講大道理上,必須真正落到實處。要用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為民”、“務實”、“廉潔”六個字統領行政審判工作,依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牢牢把握合法性審查這個中心,通過對公權和私權的妥善調整,緩解社會矛盾,改善“官”、“民”關系。真正作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使每一個當事人走進法院的時候,都有一種非常信任、非常安全的感覺;讓每個當事人都感覺到我們的法院是真正為人民的法院;讓每一個投資者都感受到我縣有一個非常寬松、和諧的投資環境。

二、準確把握行政審判工作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確定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第一項就是“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這既顯示了司法工作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路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預防和化解行政爭議,健全行政爭議解決機制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于*年10月召開了“加強行政審判工作妥善處理行政爭議的電視電話會議”,肖揚院長作了重要講話。這些任務和目標,無一不與人民法院的行政審判工作密切相關。社會和諧是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工作的永恒追求,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工作的根本職責就是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公平正義。行政審判對于推進民主法治進程,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監督促進依法行政,具有特殊重要的職能作用。

(一)充分發揮行政審判職能作用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持續過程,在正確處理影響構建和諧社會的諸多矛盾中,妥善處理好政府與人民群眾、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關系至關重要。行政訴訟是解決行政爭議、協調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關系的有效機制,是協調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關系的“減壓閥”和“化解器”。人民法院充分發揮行政審判職能作用,對于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改善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關系:維護和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二)加強行政審判工作是推進依法行政、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客觀要求。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核心內容,實現依法治國首先必須實現依法行政。歷史的經驗表明,任何一種權力都有自我擴張的特點和被濫用的可能,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就必須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這是法治社會的重要標志。“官清民自安”,一個守法、公正、高效的行政機關對于增強人民群眾的信任、減少行政爭議、改善干群關系意義重大。規范行政行為和推進依法行政,不僅需要加強行政機關的內部監督,也需要建立并實行一套行之有效的外部監督機制。行政訴訟對于監督促進依法行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行政審判工作是充分發揮人民法院職能作用的重要形式。*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的決定》,深刻闡述了新時期人民法院的性質、地位和職能作用,深刻指出了人民法院肩負著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使命,在鞏固執政黨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構建和諧社會中負有重大歷史責任。行政和刑事、民事審判共同構成了人民法院完整的審判權。在三大訴訟中,行政訴訟調整的是不平等主體之間的行政法律關系,行使的是審查監督各級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重要職責,體現的是司法權對行政權的監督與制約機制。因此,行政審判更能體現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更有利于樹立提高黨和國家良好的法治形象及公信力,也更能體現審判機關的法律地位、性質和作用。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茖W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這就要求行政審判工作必須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貫徹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就要求行政審判工作要不斷增強為經濟建設工作服務的自覺性,通過辦理各類行政案件,切實提高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能力,保障社會公平和正義的能力,運用司法手段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服務經濟建設、促進改革發展的能力,保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順利實現??茖W發展觀強調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等共同推進,這就要求行政審判工作必須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緊緊抓住影響和制約改革發展的關鍵環節,要樹立優化發展環境意識;圍繞解決所有制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城鄉經濟統、招商引資力度、經濟發展水平等發展環境方面的問題,要解放思想,就是要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的決定》,圍繞“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為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務。

人民法院的行政審判工作如何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轉變作風,狠抓落實,促進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筆者認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行政審判工作要確立與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現代司法理念,通過審理經濟行政案件加大對經濟行政管理關系的調整力度,嚴格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性,保障地方經濟體制改革部署的有效實施,堅決糾正違法和不當行政行為,協調“官”、“民”矛盾,保障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不受非法行政行為的侵害,從而為經濟體制改革創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另一方面,在行政案件的審理和執行中要慎重選擇審判和執行時機,努力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特別注意正確處理政策與法律的關系、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關系、發展經濟與依法辦案的關系以及審理常規案件與審理新類型案件的關系。要積極改革和創新行政審判工作機制,加強訴權保護,完善訴訟程序,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確保裁判公正,提高審判效率,為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