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機關工會的努力方向

時間:2022-07-29 10:34:00

導語:新時期機關工會的努力方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機關工會的努力方向

如何加強和改進機關工會工作,這不僅僅是機關工會工作者應當認真思考的的問題,同時也是全國和地方各級總工會以及各級機關黨組織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原因,各地都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著輕視機關工會工作的現象,同時法律法規方面依據不足也帶來機關工會職責定位上的不明確,導致了模糊認識,一些一會干部甚至某些工會的領導機關對機關工會的性質和任務認識不清,工作起來信心不足,工作顯得蒼白無力,在這種氛圍下,機關工會工作難以有所作為。

如何發跡機關工會目前的現狀,使之與改革開放新形勢的發展相適應,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強化對機關工會的組織領導,成立以公務員為主體的產業工會。長期以來,機關工會工作之所以沒有大的突破,與沒有一個相關的組織領導體系和相應的上級現任部門,站在更高的層面上來研究和指導機關工會工作有很大關系。“機關工會”即不是地方工會,也非產業工會,因此,有必要按機關工會系統的主體行業來劃分,成立一個全國性的機關工會領導組織機構即中國公務員工會。隨著黨政機關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入,黨政分開、政企分開以及公務員管理體制的日益完善,隨著高素質、專業化國家行政干部隊伍的建立,政府機關作為國家公務員系列,所呈現出的行業特點將更加突出和明顯。特別是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明確機關工會應當以公務員為主體組成的原則已經勢在必行。根據《工會法》第十條規定:同一行業或者性質相近的幾個行業,可以根據需要建立全國或者地方的產業工會。為了對公務員(包括參照公務員管理的黨群系列)這一特殊行業的工會工作加強指導,使其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有必要成立全國和地方的公務員工會,像其它產業一樣,全總對公務員工會實行垂直領導。各地方公務員工會以地方工會領導為主,同時接受上級公務員工會的指導。只有這樣有組織、有領導的研究和指導機關工會工作,建立機關工會完整的組織、理論體系,才能使機關工會工作成為中國工會整體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盡快出臺機關工會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機關工會工作要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有效地開展工作,首先必須有法可依,有相關的政策法規作保障。應盡快研究和制定《機關工會實施<工會法>辦法》和《機關工會條例》,就機關工會的性質、地位和作用,機關工會的職責和活動方式,機關工會的結構設置、人員編制、干部配備、職工民主管理的渠道、形式以及如何開展“職工之家”建設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增強機關工會組織建設和維權工作的法律依據,從根本上發跡當前黨政機關基層工作有名無實、軟弱渙散的尷尬局面。

三、大力加強各級機關工會領導機關源頭參與的力度,尋找維權工作新平臺。公務員雖受聘于政府,聽命于政府,但并不是說只能講奉獻,不能講個人利益。“以人為本”是符合時代潮流和人類進步的先進管理理念,尊重人、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和個人合法利益的實現也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目前,機關干部隊伍是按照《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來管理的,但在管理上仍然不夠完善,甚至有疏漏。比如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經常無償加班加點超負荷工作和休假制度得不到落實的現象比較普遍,嚴重危害了干部職工的身心健康。對諸如此類的問題,《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中沒有涉及,而《勞動法》又不適用于機關單位,這樣就出現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帶,迫切需要從法律法規方面加以規范和解決。機關工會尤其是它的領導機關有責任將這一問題向有關方面反映,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如建議重新修改《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或制定《國家公務員法》等等。特別是隨著我國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化經濟利益和權利的再分配,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將層出不窮。如公務員制度的進一步實施,機關工作人員在工資、獎金、保險、房改、車改以及錄用、任免、晉級、培訓、休假、獎懲、調動、退休和辭退等等方面將不斷有新的政策出臺。各級機關工會的領導機關就是要旗幟鮮明地代表和維護公務員隊伍的整體利益,在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涉及公務員切身利益的重大法規、政策、制度時,主動參與,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從根本上維護公務員的合法權益,拓展維權工作的新領域。而這種源頭參與工作,基層工會組織是無能為力的,其它群眾組織也是地法替代的。

四、針對機關的特點履行工會的各項職能,激發基層工會的活力。盡管目前黨政機關各基層工會在維護職工的勞動權益、經濟權益方面相對于企事業單位來講不那么突出和迫切,但不等于說機關工會不需要維權。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同樣是機關工會的基本職責和首要任務,只不過是機關工會的維權工作要結合維護對象的工作環境、自身特點和客觀需要而有所側重。一方面,黨政機關肩負著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障和促進中央與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重任,具有融制定、指揮、協調和服務于一體的運行特點;另一方面,在黨政機關聚集了眾多的高素質人才,他們文化程度高,業務能力強,具有較強的民主意識和參政議政能力。機關工會工作應從機關的這一現狀和特點出發,全面履行工會的維護、參與、建設和教育職能。一是要樹立全局觀念,努力在服務大局,服務機關中心工作上發揮作用找準機關工會工作的切入點和落腳點;二是積極開展職工民主管理工作,探索以職工(代表)大會、合理化建議活動和民主對話制度、政務公開制度、機關工會同行政有關部門的聯席會議制度以及領導干部接待日制度等機關開展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推進機關工會工作向深層次發展,以此擴大工會的影響,提高工會的地位;三是充分發揮工會的“教育”和“建設”職能,大力開展職工思想道德建設和業務競賽活動全面提高機關工作人員的素質,為建立高效廉潔的政府作出工會應有的貢獻;四是以“職工之家”建設為載體,將工會工作納入目標化管理,使工會工作具體可感、規范有序,從而密切干群關系,促進機關的人文環境建設,增強會員對工會組織的認同感。

五、加強和改善機關黨組織對工會工作的領導,為基層工會工作創造的外部環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根本指導方針。機關工作人員是我國工作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依靠的重要力量。機關工會是機關黨組織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工會工作是機關黨的群眾工作的一部分,是機關黨的工作的擴展和延伸。機關工會工作能不能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級黨組織對它的關注程度,也就是說認識能否真正到位。黨政機關所具有的特殊社會地位決定其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對工會工作能否受到重視直接關系到工會組織在社會上的地位和作用的發揮,直接關系到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指導方針能否得到貫徹落實的問題。對此,各級工會和各級黨組織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推進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黨委要在同級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獨立負責、步調一致地開展工作。報告特別提到要加強和改善黨對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領導,支持他們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開展工作。因此,黨對工會的領導主要是在路線、方針、政策方面的領導,在原則上把關,在組織建設干部配備上把關,而不宜直接包辦或替代工會工作。特別是在黨政機關,由于那里黨員多,黨組織的工作和工會組織的工作有交叉的地方,黨委更應該主動主動工會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并為開展好工會工作創造有力的外部條件。要注意在政治上樹立工會應有的權威,學會運用工會這只“手”做好機關黨的群眾工作。要把工會工作作為機關建設的重要內容列為議事日程,要像重視業務工作一們重視工會工作。專門研究工會工作,積極參加工會活動努力營造人人都來關心、重視、支持工會工作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