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提升產業發展層次與水平

時間:2022-08-01 04:57:00

導語: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提升產業發展層次與水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提升產業發展層次與水平

產業集聚是生產力實現空間布局上的優化,是各種生產要素在一定地域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產業集群是某一產業領域相互關聯的企業及其支撐體系在一定地域內發展并形成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經濟群落。產業集聚是產業集群形成的內在要求,產業集群是產業集聚的重要方式。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推進工業化向高級階段發展的重要途徑,更是*“十一五”經濟社會既快又好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充分認識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重要意義

1.產業集聚和產業集群是提升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最有效的戰略方式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競爭力,越來越體現在產業集聚的發展上。從國際上看,產業集群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強勁競爭力的象征。例如,美國微電子和生物技術集中的硅谷、汽車設備及零部件制造集中的底特律、新材料和能源工業集中的匹茲堡、飛機制造和金屬加工業集中的西雅圖,德國汽車工業集中的慕尼黑、化工業集中的法蘭克福、光學儀器業集中的韋熱拉,意大利金屬閥門制造業集中的諾瓦拉、紡織業集中的科墨,都是經濟實力強、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地區。從國內看,產業集聚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格局產生了極為重要和深遠的影響。沿海發達地區由于產業集群的蓬勃發展,其區域經濟表現出強勁的成長性和產業競爭力。例如,廣東珠江三角洲的404個建制鎮中,以產業集群為特征的專業鎮占了1/4,而在浙江88個縣市區中,有85個形成了“塊狀經濟”,溫州的皮鞋產業集群、諸暨的大唐襪業集群、嵊州的領帶產業集群、海寧的皮革產業集群、永康的五金產業集群都是其中突出的代表。目前,國內很多省市都在把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作為提高地區競爭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應對全球化挑戰的一種重要政策措施。

2.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是*“十一五”經濟社會實現更快更好發展的最緊迫任務

新世紀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步伐明顯加快,繼2003年呈現一些轉折性變化之后,去年已顯現一些階段性特征。但應該看到,*作為欠發達省份的地位還沒有根本改變。體現在工業發展上,近年來我省通過實施以工業化為核心的發展戰略,工業化進程雖然明顯加快,但企業規模小、布局相對分散、聚集度低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特別是在產業集聚和產業集群方面還非常薄弱,這也是導致我省工業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經濟規模不大、產業實力不強、發展后勁不足最根本的原因。因此,要實現省委十一屆八次全議提出的“在新的起點上實現全省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發展”的要求,必須順勢應時,搶抓機遇,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把加快產業集聚和培育產業集群,提升產業發展層次水平,作為“十一五”時期我省經濟發展最緊迫的任務,作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抓手。

二、突出“四個圍繞”,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

“十一五”是*崛起進程中極為重要的歷史時期,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推進工業化的過程中著力發展產業集聚和產業集群,使生產要素向六大支柱產業集聚、向骨干龍頭企業集聚、向中心城市集聚、向工業園區集聚,形成一批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要通過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實現增強“三個能力”的目標:即增強搶占國內外市場競爭的能力,增強搶占市場份額和與市場份額相對應的就業崗位的能力,增強搶占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的能力。

1.圍繞六大支柱產業加快產業集聚。支柱產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骨架和脊梁。要圍繞全省六大支柱產業的發展壯大和裂變擴張,重點支持構成產業骨架和支撐的重大項目,支持延伸產業鏈、引發產業集聚的關鍵項目,做大做強一批六大支柱產業領域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集群,重點要加快建設銅產業、有機硅及新材料產業、離子型稀土產業、現代中藥和生物制藥產業、沿江重化產業、數字顯示產業、特色陶瓷產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等八大產業基地。要重點支持我省的銅、汽車、現代家電這三大具有突出競爭優勢的產業集聚式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搶占培植市場競爭力強的工業體系的制高點。銅工業要在穩步擴大銅冶煉能力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銅精深加工和金、銀等稀貴金屬的深加工,最好是能把江銅的電解銅“吃光用盡”,把*打造成全國具有絕對優勢、在世界有重要地位的銅產業基地;汽車工業要堅持走開放與合作的道路,在新款車型、發動機及重要零部件的配套開發中拓展重大項目;現代家電產業要突出整機擴產、重要零部件配套,把握行業發展前沿和動態,積極發展技術先進的產品。

2.圍繞中心城市加快產業集聚。中心城市具有產業集聚式發展的人才、資本、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優勢。圍繞中心城市加快產業集聚,就是要依托完善城市功能,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將城市規劃與產業規劃有機結合,形成合理的產業布局,充分發揮城市的輻射、聚集和帶動作用,構筑產業集聚。當前我省要以中心城市為依托,加快產業培育,加大城市布局和產業布局調整力度,盡快形成一批特色鮮明、輻射力大、競爭力強的產業集聚區域和產業集群,重點是形成南昌現代制造業、九江港口產業、贛南輕工產業、贛東北有色冶金產業、贛西鋼鐵產業等五大產業集群。

3.圍繞骨干龍頭企業加快產業集聚。骨干龍頭企業是產業集聚和產業集群的領頭羊,對推進產業集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積極培育一批關聯性大、帶動性強的骨干龍頭企業。要以大開放的思路,以現有中央和省屬大型企業為依托,圍繞產業集聚、產業升級、技術進步,通過裂變擴張、上市嫁接、合資合作、兼并重組、產業延伸、協作配套等多種手段和途徑引發、謀劃、挖掘重大項目,力爭盡快形成一批銷售收入過百億、利稅超10億的大型企業集團。二是依靠骨干龍頭企業強大的集聚功能促進產業集聚式發展。要圍繞骨干龍頭企業加強產業配套建設,鼓勵龍頭企業不斷將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產工藝分離出來,鼓勵龍頭企業采用多種方式對其上下游配套企業進行重組、改造,通過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集聚帶動效應,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關聯企業、配套企業集聚,不斷吸引資金和生產要素進入,加快產業集聚。

4.圍繞工業園區加快產業集聚。我省工業園區發展要在壯大產業集群上做文章,力爭做大做強一批布局集中、主導產業突出、特色鮮明的高成長性工業園區,使園區成為產業集聚的有效載體。一是要強化園區產業集群規劃。要抓住各地工業園區建設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的有利時機,做好工業園區發展規劃與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的銜接,為產業集聚和產業集群留足充分的發展空間。要有意識引導園區企業之間建構產業聯系,建立起園區工業系統內物質——能量循環利用的網絡。二是要引導產業向園區集中。要以增強產業集聚度和關聯度為目標,重點支持工業園區特色產業鏈延伸配套形成產業集群的關鍵項目。要抓住國內外產業梯度轉移的機遇,增強園區招商引資的產業導向性和項目選擇性,實行定向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三是要充分發揮產業的聚集效用建設園區。對園區基礎設施、勞動力群體和信息服務三大公共要素,要適應產業集群發展的需要來建設,增強園區對產業集聚發展的吸引力和服務能力。例如,統籌考慮產業的空間布局,集中建設交通、通信、電力、污染處理、物流配送等基礎設施;根據園區的產業特色,有針對性的培養勞動力群體,提供技術、市場等信息服務,加快研發、法律、金融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四是完善園區配套體系。圍繞構筑產業集聚和項目集群效應的優勢,著力做好為大產業大企業的協作配套服務,推進國有企業轉產搞配套,引導民營經濟創業搞配套,承接外來企業搞配套,發展“專、優、特、精”中小企業,因地制宜建設產業配套協作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