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縣鄉土樹種開發與產業化的研究
時間:2022-08-15 04:40:00
導語:關于縣鄉土樹種開發與產業化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縣鄉土樹種開發與產業化的優勢
1.1資源優勢
根據浙江林學院植物分類專家樓爐煥教授所帶領的課題組對*縣植物資源調查的結果表明,*縣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共有維管束植物215科、1063屬、2748種,分別占浙江省維管束植物科、屬、種總數的93.1%、77.8%和70.8%,已成為浙江省植物種質資源的基因庫。在*縣自然植被中,鄉土建群樹種(在森林群落中起著領導地位,對群落更新、演替起決定作用)種類豐富,均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城鎮園林綠化和鄉村荒山、火燒山地造林用途。比如,米櫧、甜櫧、羅浮栲、南嶺栲、絲栗栲、苦櫧、卷斗青岡、硬斗石櫟、黃絨潤楠、木姜潤楠、刨花楠、鳳凰潤楠、紅楠、紫楠、沉水樟、木荷等等。但是至今,這么多的鄉土闊葉樹種在城鎮園林綠化中應用很少,在鄉村荒山和火燒山地造林中應用也不多。
1.2區域優勢
*植物區系與我國華南、華中、華東和西南地區的植物區系,以及我國臺灣的植物區系有著密切的聯系。*縣是華東和華南兩植物區系的交匯地帶,因此,*自然植物種在華東、華南地區有比較強的適應性。因此,在*縣開展闊葉樹種開發和產業化,前景比較廣闊。
1.3城鎮園林綠化的需要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城市人口急劇增長,城市規模迅速膨脹,城市數量不斷猛增,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城市化的急劇發展對整個城市生態環境帶來的嚴重破壞,這些已成為城市進一步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的潛在的制約因素?!叭祟惪释匀?,城市呼喚綠色”,這深刻地揭示了現代城市環境建設所應遵循的基本準則,更反映了現代社會人們的普遍愿望。
當前城鎮林綠化四個趨勢:①生態高效性。城市園林綠化逐漸步入了生態園林綠化的時期,力求更好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②綠地植物群落穩定性。以往城市園林綠化雖然也關注了植物之間的搭配模式,但這種模式過于簡單,尤其在植物間的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配置不盡合理,因此,植物群落缺乏穩定性,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人力和物力進行維護管理。只有在園林綠化中,模仿自然群落結構,進一步提高綠地植物群落的穩定性,才能更好地調節和改善環境狀況,降低園林綠地管理和維護的費用。③趨向自然化。即追求回歸自然,要求在城市中營造“真山、真水、真自然”的生態景觀。④區異性。即講求與眾不同、別具一格。這種效果的實現,一方面,必須通過植物配置手法;另一方面,必須通過豐富植物種類。植物種從何而來,必須大量地依靠鄉土樹種。
1.4鄉村荒山和火燒山地造林的需要
根據浙江省林業廳*年統計數據,全省荒山和火燒山地面積較大。其中森林過火面積,全省*-*年47983公頃。其中:*年10589公頃,*年2576公頃,*年4450公頃,*年11120公頃,*年19246公頃。溫州市森林過火面積*-*年共計14300公頃,其中:*年4948公頃,*年954公頃,*年1404公頃,*年1499公頃,*年5495公頃。當然這些數字有一定的偏差,但是可以看出,森林火災的嚴峻性。其原因主要集中在造林樹種選擇上,以往基本上選擇針葉樹種——松杉類樹種,容易引起森林火災。近幾年,我省對荒山和過火山地造林樹種選擇提出新的要求,盡可能選擇闊葉樹種,這是一個導向,同時也給*縣一個機遇。
2*縣鄉土樹種開發與產業化效益分析
目前,關于鄉土植物群落建群樹種開發和產業化技術研究,在*縣,乃至全省都比較少。因此,非常有必要對*縣鄉土樹種開發和產業化技術進行研究,通過研究和產業化示范,可以為華東地區提供城鎮綠化樹種和造林樹種。
根據筆者在*縣開展的鄉土樹種開發示范研究表明,可以利用本縣大量的荒山土地資源,種植鄉土樹種,發展鄉土樹種產業,可以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
在本縣建立1畝苗圃地,需要樹種種子50-75Kg,8元/kg,則種子費為500-600元;整地、播種、除草等人工費用約為500元;肥料、蔭棚費用200元。上述每畝成本合計1200-1300元。畝產苗木數量平均約*0株,每株市場價格0.2元,如果撫育管理較好,1年出圃用于造林可產生效益約為4000-6000元,除去成本可產生利潤約*多元。按*年全省森林過火面積4450公頃,每公頃造林3750株計算,如果*縣可提供其中40%的造林苗木,可以產生效益66.75萬元。因此,*縣必須抓住這個機遇,發展造林苗木。
3*縣鄉土樹種開發與產業化模式
通過入駐*縣近3年的工作,使我認識到欠發達鄉鎮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堅持不懈地抓下去。*縣比較偏遠,山多地少,交通條件較差,人口相對較多。發展鄉土樹種苗木產業,由于土地狀況的限制、農民認識不夠,尚未形成規?;l展之勢,但仍建立了一定的基礎。
工作期間,與縣、鄉政府的領導和其他省科技特派員多次商討,有必要從全縣發展的層面上開展項目,依托發達鄉鎮,著眼于欠發達鄉鎮,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發展“*縣鄉土樹種開發與產業化”項目,應以較發達的司前鎮為龍頭,因為司前鎮苗木生產已經有基礎,并且成立了花卉苗木經濟合作社,所以,建立以司前鎮為核心,帶動其他欠發達鄉鎮發展該產業,采取這樣的方式有利于鄉土樹種苗木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針對*縣的實際情況,發展城市綠化苗木尤其是常規苗木缺乏競爭力,發展鄉土苗木有一定的優勢,但是鄉土樹種要打入城市綠化市場還尚需時日。然而這方面的工作并沒有停止,我們已經與杭州蕭山園林工程公司達成協議,負責指導開發*縣鄉土樹種苗木產業化。從目前來講,在*縣發展鄉土造林樹種比較切合實際,更符合農民的利益,有利于提高農民收入,所以政府應該給予支持,鼓勵并引導該產業的發展。從長遠來講,適時適地發展鄉土樹種城鎮綠化苗木不能放棄,長短結合,才能創造出更好的經濟效益。
4*縣鄉土樹種開發與產業化保障措施
4.1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積極引導
農林產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導。所謂的支持主要是制度上的和技術的支持,切實做好農林產業的服務工作。對于*縣鄉土樹種開發與產業化項目,農林職能部門要給予相當的重視,積極爭取上級相關部門的支持,幫助扶持培育市場,監督激勵該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4.2堅持市場運作模式
作為一個農林產業,單純靠政府扶持是很難長久存活下去,還必須堅持市場規律。但是市場不是等來的,一定要積極走出去發掘市場。對造林苗木來說,不能只在*境域內找市場,還要在周邊市縣、周邊省份培育市場。苗木市場有其運作的規律,經濟合作社一定要遵循其中規律,積極制定行業標準,嚴格按照標準操作,有計劃有步驟開拓市場。
4.3積極建立并保護種質資源庫
學習國外林木引種成功經驗中除了按照林木改良總體計劃建立遺傳資源庫外,按引種材料和地域條件建立國家和省(或地域性)兩級引種林基地應提到議事日程,并配套建立長期性引種檔案。為此,建議在上級主管部門指導下,在*縣應積極行動起來,建立種質資源庫,結合遺傳資源多樣性保存,把發展的鄉土樹種列為重點對象建設省級林木引種和馴化利用試驗、示范基地,長期保存,為鄉土樹種開發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