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產業調查思考

時間:2022-08-24 02:51:00

導語:文化旅游產業調查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旅游產業調查思考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而旅游業的發展對于推進縣域經濟的發展、促農增收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龍南縣充分挖掘客家文化資源,將客家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產業當中,著力發展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旅游產業,既推介客家文化,又促進旅游產業,*年,龍南進一步開拓創新,以建設“客家名城”、打造“*旅游強縣”為目標,以構建“贛粵客家旅游后花園”為定位,依托“客家文化年活動”這個載體,大力發展客家文化旅游產業,在海內外進一步唱響客家品牌,助推旅游經濟迅速崛起。

一、發展客家文化旅游產業的重要意義

*“南大門”龍南,其境內穿越105國道、京九鐵路、贛粵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設的大廣高速公路,獨特的區位優勢及豐富的客家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優勢,為龍南提供了發展客家文化旅游產業的優良基礎和環境。大力發展客家文化旅游產業,對弘揚客家文化、助推旅游發展均有重要意義。

首先,發展客家文化旅游產業是挖掘傳統文化,推介客家文化的重要手段。龍南客家文化獨具特色:370多座客家圍屋猶如珍珠散落大地;客家服飾樸素、大方,體現農耕生活習性;客家婚嫁習俗保留了中原漢族之古風,極盡慎重、鄭重和隆重之儀;風格火辣的客家山歌,表達了客家人對生活的熱愛。立足本地資源優勢,通過旅游這個平臺推介傳統客家文化,是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的體現。

其次,發展客家文化旅游產業是唱響旅游品牌,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渠道。雄峻多姿的小武當山、蒼翠如畫的九連山、郁郁蔥蔥的千年古樹群、九曲十八彎的龍頭灘……龍南諸多旅游資源豐富多彩。當前,旅游產業發展競爭激烈,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發展特色旅游產業。龍南大力發展客家文化旅游產業,唱響與眾不同的客家品牌,由此打造特色旅游產業,拉動經濟增長。

二、發展客家文化旅游產業的特色做法

近年來,龍南縣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創新思路,充分挖掘和開發客家文化資源,加快旅游產業體系建設,把客家文化旅游產業培育成縣里新的經濟增長點,把龍南建成旅游資源獨特、旅游形象鮮明、客家文化內涵豐富的旅游經濟強縣。

1、加大投入,建設客家文化旅游景點。龍南利用自身客家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緊鑼密鼓做大做強客家文化旅游產業。專門成立客家旅游開發領導小組,投入1000多萬元資金完善小武當山、客家圍屋、龍頭灘瀑布等“客家風情游”景點、景區的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設立了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和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硬化了通往景點的道路12公里;籌資80多萬元在景區設立中英文線路指示牌,硬化游覽步道;建設標準旅游公廁,整頓停車場,提高餐飲接待水平。

2、整合資源,打造客家文化旅游線路。龍南將客家圍屋開發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將同一線路的客家圍屋整合成旅游線路。在圍屋改造中,龍南以“尊重歷史、尊重現實、體現特色、提升品位”為原則進行修繕,既嚴格按照村莊整治要求對客家圍屋進行環境整治,又保持圍屋原有建筑風格;既遵照現代生活方式要求,又注重體現客家風俗。還在客家圍屋旅游景點開展文化建設,在圍屋內創辦文化活動中心,并成立香火龍、布龍、舞獅等文藝隊。目前,龍南已形成“隘背圍——漁仔潭圍——栗園圍——佛仔圍——關西新圍”客家文化旅游線路。

3、開發市場,進行客家文化旅游促銷。龍南成立客家表演團,編排客家風情節目,收集傳奇故事,開設民俗風情展廳,推出客家美食,并籌集100多萬元開通旅游專線車和開發客家旅游紀念品,將以客家圍屋、山水、飲食、服飾、風俗為內容的系列客家文化旅游項目推向市場。同時,鞏固以*為中心的北部市場,開發以廣州為核心的珠三角市場,拓展以梅州為龍頭的東部市場,與*、廣州、梅州等30多家新聞機構、旅行社簽訂“網上促銷”合同,并制作龍南旅游網頁,編印、攝制客家宣傳畫冊和旅游VCD光盤等投放海內外市場。

4、做美城市,夯實客家文化旅游基礎。龍南引進外資完成濱江大道、水東綜合市場、龍翔廣場等20多個城建項目,同時出臺稅收、土地、規費、引進人才等優惠政策,吸引了眾多客商投資商貿旅游項目,如引進客商新建面積達9000多平方米的濱江廣場超級購物中心,引進客商投資5000多萬元興建四星級富業大酒店,使客家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有了良好城市環境。龍南還在龍翔廣場建設客家圍屋、太平橋、客家母親雕像等客家建筑,在渥江河岸安裝大型客家文化宣傳牌,在賓館添置客家用具等,城市處處彰顯客家文化元素。

三、發展客家文化旅游產業的對策思考

如何進一步弘揚優秀客家文化,唱響龍南客家文化品牌,加快客家文化旅游業快速、持續、健康發展?龍南縣將*年定為“客家文化年”,以開展客家文化年活動為契機和載體,著力構建“贛粵客家旅游后花園”,出臺新的政策和舉措,營造濃厚氛圍,掀起新一輪發展客家文化旅游產業高潮。

1、加快客家文化旅游設施建設,搭建客家文化旅游平臺。繼續開展客家圍屋開發的同時,新增一批客家文化旅游設施。在縣城,啟動“龍南客廳”工程,按國際標準規劃,注入客家文化元素;建設客家尋根園,內設客家名人園、客家族訓園等;建設客家文化特色街,集中客家飾品、餐飲、茶莊等商家。在農村,建設客家人藝術村,形成客家文化創作、展覽和交易市場;建設一批客家民俗文化新村,如武當鎮客家圍屋群村,汶龍鎮客家秀才村,龍南鎮客家服飾制作村等??图椅幕糜卧O施的建設,搭建了客家文化旅游平臺,提升了城鄉文化品位。

2、加大客家文化旅游活動力度,增加客家文化旅游內涵。*年客家文化年活動有大型慶典活動和系列客家文化活動兩大塊內容。一是舉辦一次大型慶典活動。包括大型主題晚會、客家文化研討會、尋根活動等。二是開展系列客家文化活動。涵蓋龍南“客家圍屋第一縣”形象標志征集、客家書畫大賽和民俗攝影大賽、客家文化節形象大使預選賽、客家廚藝大賽、客家經典戲編排、出版客家文化書籍、客家服裝設計與表演等活動??图椅幕顒拥拈_展,可大大提升文化吸引力和旅游競爭力,使客家文化旅游產業向縱深推進。

3、優化客家文化旅游資源配置,擴大客家文化旅游外延。目前,龍南主要有以客家圍屋為主的客家風情游,以小武當山、千年古樹群為主的山水風光游,以九連山自然保護區、龍頭灘為主的自然生態游,以玉石仙巖、關西斜塔為主的文物古跡游四條旅游線路。要大力發展客家文化旅游產業,還得優化旅游資源配置,注重交通、自然、歷史等綜合優勢的發揮,打破壁壘,將龍南豐富的山水自然資源、文物古跡等與深厚的客家歷史文化資源整合起來,形成統一形象,整體推向市場,增強客家文化旅游生命力。

4、強化客家文化旅游聯盟協作,統一客家文化旅游戰線。作為客家搖籃和大本營,龍南與廣東有共同的客家文化淵源,龍南客家文化旅游可與珠三角形成統一戰線。一要敞開家門,招商納財。摒除“擔心錢被別人賺走”的思想禁錮,以“誰投資,誰受益”為原則,鼓勵珠三角客商多元投入,拓寬旅游投資渠道。二要實現客家旅游聯動。針對龍南和廣東旅游資源關聯性及兩地毗鄰區位優勢,推出“贛粵客家文化旅游”,將兩省客家文化旅游景點聯為一體,統一線路,由此加強兩省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客家文化旅游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