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網站經驗交流

時間:2022-08-26 12:33:00

導語:農業網站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網站經驗交流

在中國氣象局關于“興農網”工作精神指導下,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幫助下,在各省興農網站的協調配合下,“中國興農網”的各項工作正在持續健康的開展,為了今后工作做的更好,下面就分四個方面將“中國興農網”近來的各項工作向各位領導和“興農”同仁做一匯報交流。

一、認真研究落實四川“興農網交流會”會議精神,找不足制定努力方向

**年8月在四川召開了全國“興農網”工作交流會,各省農網在會上進行了網站建設經驗交流,大家也對“興農網”今后發展與建設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看法和想法,為了更好的落實會議精神,會后“中國興農網”專門召開會議,組織學習了許小峰副局長在“興農網”交流會上的重要講話,同時傳達了“興農網交流會”會議精神,并研究了需要盡快落實的工作。大家統一了思想認識,一致認為,“興農網”的工作是中國氣象局對外拓展氣象服務的一個重要窗口,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貫徹落實黨的**“大力推進信息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實施中國氣象局“三大戰略”的具體體現;也是進一步樹立部門形象,提升部門影響力的重要途徑。每一個從事興農網工作的氣象工作者,既要充分認識“興農網”工作的重要意義,也要全身心投入到“興農網”工作之中。我們深深感到,“中國興農網”擔負的重要責任和歷史使命。

根據“中國興農網”的發展和“中國興農信息網”建設的需求,我們對今后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措施。一要對農網工作進行全面認真的總結,找出不足后根據四川交流會精神制定改進措施;二要在氣象系統農網建設中,發揮好龍頭作用,真正做到上級領導要求的成為“信息的樞紐,技術指導的平臺”;三要盡快完善氣象農網發展的規范制度,如規范農業信息傳輸等,將農網工作納入業務化軌道。為此,我們先后做了以下工作。

(一)、善于總結、銳意進取,及時調整興農網工作目標?!爸袊d農網”自**年建網以來,正在健康持續的發展和壯大,通過幾年的實踐我們有了一些好的建設網站的方法和經驗,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認真進行總結是非常必要的。**年,針對全國興農網和“中國興農網”的建設與發展問題,我們將幾年的農網工作進行了認真的總結與回顧,并多次向上級領導進行“興農網”的工作匯報,共同商討興農網的發展。**年12月14日,中國氣象局專門召開了“興農網建設匯報協調會”,會議由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主持,中國氣象局各職能司主要領導主席了此次會議,“中國興農網”在會上做了有關“中國興農信息網系統工作總結和發展設想”的匯報。會上許小峰副局長詳細闡述了中國氣象局推進全國興農網持續、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標和要求。他指出,“各級氣象部門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加強對興農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中國興農網”作為國家級農網,一定要通過自身的發展,帶動全國興農網的發展?!薄白鳛榈胤睫r網都希望國家級農網起到龍頭作用,在信息實時性、共享性和軟、硬件技術上給予支持,所以‘中國興農網’在今后的建設上,一定要要明確建網的目的,以及自己肩負的任務:一個是尋求自身的發展,另一個就是做行業帶頭人,帶動全國各級農網搞好建設?!?/p>

根據中國氣象局氣發[**]290號《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國興農網建設和發展的意見》的文件和協調會精神,針對這兩個任務,我們認為“中國興農網”的發展,一定要嚴格按照中國氣象局對“中國興農網”提出的要求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一定要突出“中國興農網”的特色,充分發揮創新思想,面向市場,調整發展方向和市場需求;結合綜合業務,做好農業氣象、生態氣象、日常預報的服務;不斷豐富網頁內容,吸引網民;同時要發揮氣象部門的網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優勢,增強自身技術實力,拓寬信息來源,爭取把“中國興農網”建成品牌網?!叭珖d農網”的發展,我們的龍頭作用非常重要,我們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帶動全國興農網的順利開展,我們要站在氣象農業網站發展的高度提高思想認識,統籌和兼顧全國興農網的發展,做好信息的上、下暢通與技術指導的工作,擔負起國家級網站的責任與義務。根據以上的考慮,我們詳細制定了**年工作計劃和實施目標,并向上級領導做了詳細匯報,得到了中國氣象局法規司和國家氣象信息中心領導的肯定。

(二)、分析全國興農網發展,進一步提高興農網工作的認識和水平。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信息技術與信息產業是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的主要代表,信息技術已廣泛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的各個領域,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信息技術在我國農業領域的應用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在中國的農業網站數量已達到近6000多個,超過了法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數量之多的農業網站,氣象農業網站如何發揮自己特長,在眾多的同行業領域中不光要站住腳,而且要樹起品牌成為知名網站呢?從90年代末到現在,全國興農網的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經歷了幼年、童年的階段,現在可以說是到了成年,已經發展成熟,同時也正面臨著更大的考驗和發展。

通過進一步分析各省興農網的建設情況,我們認為,從全國農網發展看,氣象系統的農網發展已經有六七年的時間,各地的農網發展情況總體是健康穩步的,有些省農網在地方省里的作用和效益都是非常不錯的,得到了地方政府和農民朋友的肯定和贊揚,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一興農網建設各省的思想認識水平還不一致,農網的發展也不平衡。雖然表面上我們已經建立了覆蓋全國范圍的興農網系統,但實際上,有些省農網辦得非常好,而有些省差些,還有幾個省目前沒有開展農網工作。已建的興農網中,還有不少單位只是完成了興農網形式上的建設,而在信息渠道和服務體系的建立等方面工作做得不夠,興農網的作用和效益還未得到充分發揮。二興農網系統沒有形成規模,在社會上產生巨大影響。氣象系統的興農網已經有30多家,如果大家聯合起來,規模和聲勢都可以做的很大,一定能在社會上產生很大的影響力。但目前大家還大多是各自為戰,沒有聯合起來,當然這里一個是組織的問題,但很大的原因還是大家的思想認識沒有統一。三興農網之間溝通不足,信息資源共享有待加強。

在信息來源方面,還未能與有關涉農部門建立起長期、協調的合作關系,部門間的信息共享機制有待建立。另一方面,各興農網之間的溝通、協作不夠,部門內的資源共享工作還有待加強。為此,我們一定要以興農網的發展為重,將對興農網工作的認識和水平提高。求得不斷共同發展,穩步提高。

二、統一思想認識、提高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國家級網站龍頭作用

(一)、借東風、集思廣益確定“興農網”發展思路,鼓干勁、優質高效提高“興農網”工作效率

中國氣象局對“興農網”工作非常重視,**年12月2日,中國氣象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國興農網建設和發展的意見》,文件從對興農網工作的認識、定位、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人員建設、解決“最后一公里”、發揮網絡資源等11個方面進行了指導性意見,**年3月4日中國氣象局又下發了《關于深入貫徹中央1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做好氣象為農業服務工作的通知》,通知的第七條指出繼續推動興農網建設和發展,為促進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做貢獻。針對“中國興農網”的各項工作,在**年底,中國氣象局又專門召開“興農網工作協調匯報會”,會后了中國氣象局局長協調會議紀要,這些文件都對興農網的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和要求,尤其對“中國興農網”的工作寄與厚望,文件下發之后,中國興農網組織全體工作人員進行了認真學習、討論,在提高和統一了思想認識的基礎上,大家集思廣益談全國“興農網”發展和“中國興農網”如何帶好龍頭,帶動全國興農網發展。我們認為:“中國興農網”首要任務就是要研究如何整合“興農網”的信息資源,利用氣象部門的整體優勢,建立“興農信息庫”,把氣象“興農網”做強、做大,要以全國“興農網”整體發展為目標,不要只求各自發展,各自為戰。要有全局觀念,也就是整個氣象系統的農網觀念。根據以上工作思路,我們制定了**年的具體工作目標,進一步發揮技術平臺和信息平臺的作用。信息平臺建設,我們計劃在**年底,完成“興農信息庫”的全部建設,至此興農信息庫成為涵蓋全國農網系統的供求信息、價格信息、招商引資信息的大型綜合信息庫,并具有完備的搜索系統和全國第一個農業信息搜索專業網站“搜農”。技術平臺,為了全國農網更加平衡和諧的發展,培養更多網站技術,運行管理人才,我們計劃組織一系列培訓課程,培訓覆蓋面廣,從網站開發人員,信息采集人員到網站的管理人員,分層培訓,我們制定了具體培訓計劃,聘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和講師對各省農網技術工作人員進行應用軟件、數據庫、開發語言的集中培訓,培訓的內容分必修課程,包括農網數據傳輸格式、標準及擴展應用和農網數據共享傳輸平臺介紹;還有一些為選修課程,如,操作系統Linux、數據庫Oracle、后臺開發語言PHP/JSP、網站架構設計、農網數據傳輸格式、標準及擴展應用、農網數據共享傳輸平臺介紹、網站管理和編輯等,將集中各省農網技術人員的意見后,再最后確定選修內容。

盡快建立各省農網溝通渠道,增進中國興農網與各省的聯系。針對成都研討會和局長協調會上都提到全國農網系統的工作人員之間溝通較少的問題,我們在原有溝通渠道的基礎上,采用更多手段與方式增進與各省之間的交流,如建立內部BBS等;同時繼續開展調研工作,吸取各省辦法經驗,及時了解各省對農網發展的看法,調研是一個有效便捷的手段,在過去幾年的調研工作中,我們走訪了四川、貴州、安徽、河南、浙江等省,吸取了辦網的好經驗,找到辦網中的問題,為興農網工作的更好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繼續進行**年全國農網交流會的工作。農網系統研討會已經舉辦了4屆了,每次研討會都能集合各省農網的意見建議,經驗教訓,是個溝通各省有無,研討農網系統如何健康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今年的研討會是我們**年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做好**年農網研討會的籌劃準備工作,收集各省意見是我們的主要工作。

(二)、整合“興農”信息資源,走“興農“集約化、規范化發展之路

中國氣象局《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國興農網建設和發展的意見》的文件第十條中指出:“積極發揮國家級興農網的作用。中國氣象局“中國興農網”要加快國家級信息平臺的建設,在做好對省級興農網的信息集成和網絡技術指導的基礎上,通過促進各地興農網的聯合、開發深層次的涉農信息、轉化相關科研成果、建設專業信息頻道等實際、有效的工作,對全國各地興農網已建成的網絡和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優化和共享,進一步帶動全國興農網的發展?!?*年6月21日,利用9210衛星頻道傳輸農業信息系統開始測試運行,《中國興農網衛星數據省級交換平臺》軟件也放到網上(/cnan/vsat/)交省級農網進行測試,自試驗運行一年以來,系統運行情況正常,測試情況良好,但也有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衛星網絡傳輸農業信息系統接收、發送工作正常。系統每天按照規定接收各省上傳的信息,并放到相應指定的WCM的頻道中,再由編輯人員進行編輯和;系統每天自動將“中國興農網”上更新的信息搜索后上傳到衛星頻道的下發目錄,供各省農網使用。

2、有衛星網絡條件的地方農網都能積極按照要求進行《中國興農網衛星數據省級交換平臺》軟件的測試工作。自**年6月21日通知下達之后,各省非常重視此項工作,積極進行信息傳輸的測試,并積極與中國興農網交換有關信息。

3、存在的問題。①一些省的農網沒有衛星傳輸的網絡環境,也就是衛星小站與農網的網絡局域網內部環境沒有接通,或衛星小站不由農網來負責管理,給信息傳輸帶來了一些麻煩,需要省局內協調解決;還有些省只有衛星單收站,不能上傳信息。②有些省在傳輸過程中沒有按照信息傳輸規定進行,使信息不能正常接收。③一些省反映由于農網工作人員比較緊張,故不能按要求傳輸信息。④、傳輸的信息內容制定的有些不合理,需要改進。

根據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解決以上問題,①開發一套更方便、可靠的internet信息傳輸平臺,解決省農網沒有衛星傳輸信息條件的問題;②規范信息傳輸格式與內容,各省信息員一定按規定傳輸信息,有必要的話進行全國農網信息員的技術培訓;③農網信息傳輸與整合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應該納入農網工作的業務化管理,我們相信只要思想重視,就能克服困難做好工作,這對擴大“興農網”的整體品牌效應與宣傳都是非常必要的。④對傳輸的信息內容進行調整,使之更加合適和適應“三農”發展。

省級internet供求信息傳輸軟件**年已經開發并使用,從一年以來的傳輸情況看,效果非常不錯,各省農網也反映很好,去年在浙江農博會上供求信息庫首次亮相就受到了省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農民朋友的歡迎。目前省級internet市場價格信息傳輸軟件和新聞類信息傳輸軟件平臺也已經建好,各省上傳信息即可以通過衛星頻道上傳,也可以通過internet傳輸平臺上傳。使農業信息傳輸更方便與可靠。

“中國興農網”一定要按照中國氣象局黨組的要求,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提高認識,堅持興農網的公益性定位;完善信息服務體系,打好信息服務基礎;繼續堅持“政府主辦、氣象部門承辦、涉農部門協辦”的發展思路,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社會力量和資源,把興農網辦成全社會的農業信息網;整合、優化全國興農網資源配置,充分發揮“中國興農網”的“龍頭”作用,共同打造出一個具有鮮明氣象特色的統一興農網大品牌;積極探索多渠道支持興農網發展的機制,逐步形成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投入為主,效益反饋為輔的發展格局。

(三)、多渠道建立“興農網”之間聯系,互相促進共求發展

建立信息員制度,信息傳輸快速準確。為更好的使信息傳輸通道暢通,在internet供求信息傳輸平臺建立之初,要求各地上報一個各省農網的信息員,專門負責本省的信息傳輸,信息傳輸中遇到問題時可以方便的找到信息員,大部分省按要求都上報了信息管理員,從各省internet供求信息傳輸情況看,安徽、貴州、遼寧、甘肅、黑龍江、江西、新疆、江蘇、山東、四川、浙江、河南等12個省每天都按要求傳輸信息,內蒙、云南、寧夏、山西等省是用衛星網傳輸農業信息的,從傳輸的質量、數量和效果看都是很不錯的。

建立農網系統的內部交流平臺(BBS),**年4月,興農網開辟了內部論壇頻道,讓各省辦農網的同志可以在其中暢所欲言,互通有無。大家在論壇上也對“中國興農網”的一些工作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議和看法,如供求信息的與顯示問題,我們都進行了改進。

完善興農網建設負責人制度,為了落實中國氣象局關于“興農網”建設的目標和完善“興農網”業務化、規范化,完善“興農網”負責人制度非常必要,一是“興農網”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對實現“興農網”業務規范和目標管理非常必要;二是為全國“興農網”建立一個有機和方便的聯系,上下貫通,“興農網”的工作落實能很快找到各地的負責人;三是對“興農信息庫”的完善非常必要,在遇到問題時可以方便找到負責人協商解決問題。同時對健全業務管理機制,提高興農業務管理措施與水平也是必須的。

(四)、加強法制觀念、提高法律意識,利用法律維護“興農網”利益

“中國興農網”自**年12月至今,出現了兩次關于網絡轉載文章版權問題的法律糾紛,據反映安徽、浙江、吉林等興農網也遇到了累似的問題,問題都是“北京三面向版權有限公司”責成律師事務所處理農網采集信息侵權的事情,給包括“中國興農網”在內的農網系統網站帶來一定的困擾。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非常重視,專門到一些權威律師事務所進行了法律咨詢,通過咨詢我們了解了在互聯網上除轉載純新聞類的信息都要支付稿費,雖然我們目前轉載這些信息根據法律條文不構成侵權,但是一定要按照互聯網轉載信息的規定,既要支付作者版權轉讓前的稿酬,同時也要支付“三面向”公司版權轉讓合同生效后的稿酬。同時我們也咨詢了其它網站遇到這類問題是如何解決的。隨后我們將遇到這些問題后采取的一些做法和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的一些想法向法規司進行了匯報,法規司對“中國興農網”采取的做法和想法給予了肯定,并針對其它省的問題,將“中國興農網”采取的做法發文給各省興農網。同時,中國興農網聘請了國內知名律師事務所-岳成律師事務所擔任“中國興農網”的常年法律顧問。在這次交流會中,我們也邀請了岳成律師事務所的法律專家來專門給我們講講互聯網上的法律問題。

(五)、根據省市農網建設需求,尋找更適合、經濟實用的信息錄入系統

中國興農網根據某些省資金投入較少,但又非常需要一套使用方便快捷的信息編輯系統,目前中國興農網使用的TRS公司的WCM采編發系統,雖然使用還可以,但價格很貴,連每年的技術支持費按20%計算都需要5萬元左右。經過多方考察,我們感覺由中國華云技術開發公司和北京數動盛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HY-iEMS系統是一套全功能、開放性、互動式的Internet信息平臺,且經濟實惠。經過中國興農網在氣象科技網上的測試,感覺系統安全穩定,操作也很方便和人性化。

(六)、探索興農電子商務平臺,尋找解決“最后一公里”更直接、更有效的方法

**年6月上旬,“中國興農網”來到廈門興農網,對中國農村產品網(廈門興農網)進行了調研,“中國農村產品網”的前身是廈門興農網,是中國興農網系統的組成部分?!皬B門興農網”在充分借鑒中國興農網系統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努力尋找新的發展方向,另辟蹊徑,一開始就確定了以建設“電子商鋪來推介農村產品,吸引客商”為核心的服務功能。經過一年多的實踐驗證,確實達到了良好效果。店主普遍實現了產品的順利銷售。在這個基礎上,為了進一步發揮這一有效功能,更廣泛地服務農村和農民,**年初開始重新設計和建設,更名為“中國農村產品網”。通過調研我們認為,電子商務是網絡發展趨勢,而現在電子商務技術也逐漸走向成熟。充分發揮中國興農網系統的網絡優勢,發展中國農村產品網系統是可行的,對于實現解決“最后一公里”直接服務于農民和中國興農網系統發展的延伸與拓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并且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也可以說是全國興農網充分地利用互聯網,拓展發展空間的新的商機,我們已將我們的一些想法向法規司進行了匯報,當然在實施過程中還需要認真的進行對每一步驟的嚴密思考與研究。

三、“中國興農網”工作不斷求新,為將“中國興農網”建成品牌網而努力

(一)農網二次改版,更具可看、實用性

中國興農網運行到現在已經快4年時間了,期間大型改版工作一次,遠遠跟不上興農網建設工作的進程,為此,從在**年4月到8月中旬,中國興農網進行了第二次改版工作,此次改版,中國興農網不管在外觀上還是內容組織上都有很大的改觀,更突出了全國農網系統的龍頭網站,并在網上突出管理和組織活動功能,供求庫、價格庫突出顯示。在網頁效果和使用上,更注重人性化和實用性,并完善了搜索功能。

(二)、興農網活動持續開展并越辦越好

在做好全國農網的溝通,協調發展的工作的同時,中國興農網自身的發展也是不容忽視的,繼中國興農網首屆“興農杯攝影大賽”的落幕,我們找到了一條可以聯絡網民,并有效豐富網站圖片內容的有效途徑,在**年,我們計劃舉辦第二屆興農杯攝影大賽,大賽在形式上,獎項上,和參與面上都將有較大調整,此活動正在實施之中。那時,將會有更多的網民加入進來,以辦大辦活辦強我們的網站。在合適的時候增加興農網圖片庫。

(三)、信息共享的組織管理更完善,活動更方便開展

在信息共享方面,我們在加強衛星網信息收集分發管理工作的基礎上,加快建立了興農信息庫,將各省的信息有機的組織起來。興農信息庫開發后的首次應用,是在**年浙江農博會上,將“中國興農供求信息庫”的信息通過電子屏幕直接顯示在農博會上,農民即可以在現場通過供求平臺直接供求信息,也可以通過各省的后臺支持將供求信息到庫里,在浙江農博會上吸引了許多農民朋友的關注,活動結束后,得到了浙江省政府的高度贊揚,同時我們也收到了浙江農網給“中國興農網”發來的書面感謝!這是中國興農信息系統的首次互動活動,也是中國興農信息網向縱深發展,為“三農”服務的一次具體體現。在此,我們也呼吁各省積極參與此類活動,當有類似活動時,只需向“中國興農網”遞交鏈接申請和組織活動的需求,“中國興農網”將按需求組織好活動的各個步驟,滿足活動的要求。活動中的互動將會對整個活動產生更加巨大的影響和造成更大的聲勢。

(四)、統一品牌第一步,“供求信息庫”閃亮登場

繼**“四川-全國農網研討會”后,為了更好落實研討會精神,為“三農”服務,本著統一品牌求發展的原則,中國興農網在原有衛星網傳輸農業信息的基礎上,開發出“省級internet供求信息用戶平臺”和與原有的衛星網傳輸系統共同搭建起了“全國興農供求信息庫”,此系統建在國家級網站“中國興農網”服務器上,充分利用了目前網絡資源,為國家級信息平臺的建設邁出了第一步。本系統已于11月20日正式投入運行。

(五)、“中國興農網”鍵入法制軌道,依法維權

“中國興農網”自**年12月至今,出現了兩次關于網絡轉載文章版權問題的法律糾紛,一次是光大律師事務所的信函,一次是澤和律師事務所的電話,問題都是“北京三面向版權有限公司”責成律師事務所處理農網采集信息侵權的事情,針對這個問題,“中國興農網”非常重視,專門到相關律師事務所進行了法律咨詢,同時“中國興農網”也咨詢了其它網站遇到這類問題是如何解決的,一般他們采取的做法是首先將侵權的信息拿掉,表明自己的積極態度;其次等待對方的反饋信息,因為對方提出的賠償條件都比法律約定的賠償高幾倍,此時不要答應他們提出的任何無理條件,只需等待。這樣就產生了如果按照律師的說法只采集純新聞類的信息,農網的信息量就不充足,信息層面也顯得狹窄。為避免今后產生不必要的法律糾紛,又不影響網上的信息,“中國興農網”采取了以下做法,通過實踐我們認為是可行的。

1、信息采集

⑴、網上只采集有關純新聞類的信息。在互聯網上采集信息注意只采集有關純新聞類的信息,一些有個人觀點的理論文章盡量不采集(如采集一定與作者聯系按規定付一定稿費);

⑵、發掘內部信息。各省農氣中心都有非常好的有關農業氣象服務方面的資料(旬、月、災害等產品),將這些信息整理后在網上;

⑶、與其他同類網站簽協議互換信息。根據雙方意向簽協議,采取互換信息或其他方式獲得采集權利;

⑷、自動獲得稿件。擴大宣傳歡迎網民投稿,在農網(改版后)增加投稿信箱(凡登載的文章付給作者一定費用);

⑸、專家約稿(付稿費);與有關專家約稿撰寫文章;

⑹、加大網站自己的稿件撰寫,這樣既解決了信息源也鍛煉了員工能力。

2、當發生反映網上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時,在第一時間將此文章從網上拿掉,表明我們重視與即刻更正的態度

3、聘請法律顧問,健全法律機制。請法律顧問一是負責內部對法律問題的咨詢與普及,二是當今后遇到此類事情的時候,由懂法的專業人士去解決,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中國興農網”已經聘請岳成律師事務所做農網的法律顧問,并將此項事件列入每年的工作計劃。

4、在網上登出農網的免責與版權聲明。

(六)、根據發展需要完善了“中國興農網”二期工程建設的系統功能

通過TRS系統的引用,信息的采集更加輕松,界面更加實用,內容更加豐富,網站服務器的訪問速度也有了提高。

(七)、首屆“興農杯”攝影大賽,獲得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在**年11月12日上午,“中國興農網”在中國氣象局成功舉辦了隆重的頒獎活動,為獲得金土地、銀鋤和銅牛獎的獲獎作者頒獎。攝影大賽的頒獎實況在中央7頻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農民日報、科學時報、中國氣象報等媒體都做了報道?;顒荧@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八)、加強衛星網業務傳輸建設,完善網絡系統平臺服務

根據中國氣象局黨組的要求,為了充分發揮氣象現代化建設的效益,進一步拓寬氣象服務領域,增加農業服務手段,提高服務水平,達到使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目的。經與天氣司和國家氣象中心協商,決定利用現有的全國衛星通信網絡傳輸農業信息,并申請了專用農業信息傳輸目錄,衛星網絡傳輸在試驗傳輸基礎上于**年7月正式運行。并在“中國興農網”網頁上專門建設了衛星網有關信息的頻道,為更好的方便各?。ㄊ校┺r網對“衛星系統省級農網傳輸軟件”的使用,制作了中國興農網衛星數據交換系統省級平臺操作手冊,并發給用戶進行使用。

(九)、不斷完善“興農數據庫”的軟件和傳輸平臺功能,更好發揮信息平臺的作用

去年11月下旬我們建立了“興農網供求庫”和“供求傳輸信息平臺”,通過半年多的使用情況看,效果非常好,按照中國氣象局對“中國興農網”信息平臺建設的需求,“中國興農網”又開發、完善了“興農數據庫”的其他功能。

1、建立了市場信息庫和省級農網市場信息傳輸平臺(intetrnet)

通過建市場信息庫和省級市場價格信息傳輸平臺(intetrnet),可以整合各省的市場價格信息,這樣全國各地的市場價格信息網民可以通過方便的查詢和調用,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市場價格分析系統對全國市場價格進行統計分析,對市場價格的走勢給出準確的評價,更好的服務“三農”。

2、建立了招商引資信息庫和省級農網招商引資信息傳輸平臺(intetrnet)

建立信息類(招商引資)信息庫和省級信息類(招商引資)信息傳輸平臺(intetrnet)的建立,省級農網將能從internet信息傳輸平臺上直接上傳各類信息類的信息。市場價格和信息類省級信息intetrnet傳輸平臺的建立,較好的解決了有些省使用衛星網絡傳輸信息不方便的問題。

3、開發了信息管理統計軟件,所有從衛星平臺和Internet平臺傳輸的供求、價格和招商引資和新聞類信息的實時統計

統計程序根據要求可以按市場、價格、信息類(招商引資)的信息分別按不同的類的天、月、年或隨意進行統計(統計包括衛星平臺和Internet平臺上傳的信息)。此軟件是為了方便業務管理人員對農網信息傳輸的規范和方便管理而開發的。

(十)、密切與地方農網的聯系,給予地方農網技術開發與網絡運行上的指導,共同求得壯大與發展。完成了“北京興農網”的網頁改版、升級工作。已交付“北京興農網”使用。

(十一)、拓展京郊服務,探索“最后一公里”之路

“中國興農網”不斷擴大京郊的服務,先后四次深入京郊平谷,推出《綠谷桃花節》系列報道;在第20個教師節到來時,為北京香山腳下紅旗村小學師生懷念7年前為搶救兩名小學生而英勇獻身的21歲青年教師杜麗麗老師制作了專題《老師,一個輝煌的名稱》;房山慶祝教師節活動、采摘節、“第三屆北京二00八奧林匹克文化節”系列活動;“密云**旅游節和攝影大賽”等各類專題近20多個,制作視頻專題片20多個。“中國興農網”與京郊政府建立了順暢、友好的聯系,他們非常重視“中國興農網”的宣傳,總是同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大媒體一起邀請“中國興農網”做宣傳??梢哉f在眾多媒體參加的各類活動系列報道中,中國興農網成了新興、專業、高效媒體的代名詞。

(十二)、主動出擊、宣傳自我,不斷擴大網站知名度

為了更好的做好宣傳工作,我們采用了三種宣傳方式:一是請媒體宣傳我們,中國氣象報、科學時報、中央7頻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農民日報等多家媒體都多次做過宣傳。

二是主動向媒體推出自己向媒體投稿宣傳,經統計:中國日報社、中國日報圖片網、科學時報、中國氣象報、中國青年報、華風影視等多家媒體采用我們發給他們的新聞稿件近20篇、圖片百余副。

三是在為別人宣傳的同時宣傳我們自己,今年我們為京郊各區縣和局內制作和了有關氣象與農業的新聞稿約200條以上,并為他們拍攝了近20個專題視頻。

(十三)、日常業務工作,開拓思路,日新月異,網站貼近“三農”步步高

一個網站的搶眼點,一是頁面設計美觀、常動常新。既剛點入網站時經常有新的專題或活動的宣傳圖片,由不同而引起網民的注意。二是信息找準網民的關切點,更新快。通過采取網站評比、攝影大賽、節假日換問候圖片等增加了網站的活躍氛圍。我們也采取經常調整網站頻道的信息,根據社會關注信息增加專題或聚焦的方式,使“中國興農網”的信息常變常新。應農時、農事,“中國興農網”不斷退出為農服務專題。為了更好的服務“三農”,根據市場需求與天氣變化,“中國興農網”在網上相繼推出了“春播春種與氣象”“三夏與天氣”“興農"讀圖”等專題,這些專題得到了網民的認可和歡迎。

(十四)、“中國興農網”在農博網聯合農民日報、CCTV農業頻道共同發起的“**年中國農業網站100強”大型評選活動中,“中國興農網”進入100強。

(十五)、充分發揮氣象內部資源,全心全意為“三農”服務

中國氣象局系統內部有非常好和多的農業氣象信息資源,過去由于內部溝通不夠,使得許多好的資源沒有很好的利用,當我們了解到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院在河北建有農業氣象試驗基地,我們主動與他們聯系,希望充分利用他們的資源,共同宣傳,此事得到了他們的贊同,現在我們之間已經達成意向,由他們的農氣專家做“中國興農網”的網上專家,而他們的試驗成果由“中國興農網”做宣傳。

總之,通過我們的辛勤工作,中國興農網越來越受到農民朋友的歡迎,中國興農網的點擊率日均七千人。

四、“中國興農網”存在不足與今后努力方向

(一)、進一步提高農網建設思想認識,加強“中國興農網”的龍頭作用。“興農網”的工作一直得到了中國氣象局領導的高度重視與支持,全國“興農網”工作的正常、健康開展,“中國興農網”作為國家級龍頭網站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興農網”一定要踏踏實實的作好興農網的各項工作,才能不辜負領導的期望,為全國“興農網”工作的正常開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為此一定要提高全體員工對“興農網”工作的思想認識,并通過理論與科技等多種方式的學習,提高大家的整體素質,不斷開發深層次的涉農信息,并將其轉化為社會實踐和科技成果,進一步帶動全國興農網的發展。

(二)、繼續加強興農業務的規范,進一步提高組織管理水平。“興農網”的工作是一項長期、規范的業務,是中國氣象局服務“三農”的一件重要工作,為了更好的落實好中國氣象局“興農網”工作的指示精神,“中國興農網”配合中國氣象局法規司做好全國興農網的工作流程和制定信息傳輸目標管理制度與標準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將對提高全國興農網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加大“興農數據庫”的共享,發揮“興農信息庫”的社會效應。目前興農信息庫已經建立,要更好的發揮其社會效應與作用是今后興農網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們對興農信息庫宣傳不夠,大家還不能充分認識到興農信息庫的作用,所以在各地活動開展時沒有發揮其特有的作用。今后我們要積極與?。ㄊ校┡d農網聯系,及時了解各?。ㄊ校┡d農網的需求,組織好各項活動,加大宣傳,使之在社會中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效益。

(四)、強化“三農”服務觀念,多種方式有效解決“最后一公里”?!白詈笠还铩钡墓ぷ魇墙鼛啄旮鬓r網都在積極探索和研究的主題,全國興農網也都采用多種方式解決信息進村、入戶的問題,并取得了比較好的經驗,真正給農民朋友帶來了實惠,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中國興農網”幾年來為京郊“三農”服務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成為京郊農民的朋友和信任網站,是京郊宣傳的一個重要窗口,但目前工作的主動性和服務方式仍需要加強,根據農民朋友計算機網絡還不是很普及的問題,我們擬采用“中國興農網”聯系信箱和宣傳卡片的方式擴大宣傳力度,農民朋友可以多方式的聯系到我們,并將宣傳范圍擴大到七個京郊縣。同時考慮建立全國農村產品網站,利用目前社會流行的電子商務平臺,直接服務于供需雙方。不斷將興農網的各項工作推向更高的水平。

(五)、重視興農網宣傳,進一步加大興農網多角度的宣傳工作。宣傳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這對于社會認識你,了解你都是必須的,2002年計算機世界一篇“興農工程”的報道的確給“中國興農網”帶來了不凡的凡響,但這幾年這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夠,尤其是對全國興農網的宣傳更是不足,全國興農網的建設和作用需要加大力度和多視角的宣傳,讓網民和社會了解你,知道你,你才能會擁有更多的服務群體,你也才會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要加大對興農網的宣傳,爭取多與宣傳媒體建立良好長期的聯系,積極主動的為他們提供素材宣傳興農網,不關門辦農網。

(六)、加強與各涉農部門建立長期、協調的合作關系,爭取實現部門間的信息共享。網站豐富、可靠的信息資源是吸引網民最有效的手段,社會上各個農網都有各自的特點,擁有其不同的信息資源,“中國興農網”要進一步加強與涉農部門之間的聯系,爭取實現部門間信息交換與共享。同時也要挖掘氣象系統內的農業氣象信息資源,將農業氣象信息充分的利用和宣傳,更好地服務“三農”。

(七)、做好興農技術培訓,充分發揮“中國興農網”技術平臺指導作用。根據全國興農網的發展需求,做好興農系統的技術培訓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整個興農網的發展很不平衡,有些辦的好的網站從技術水平和隊伍素質上都非常過硬,但有些剛建興農網的省和一些不太發達地區的興農網在技術水平和隊伍素質上就比較欠缺,所以技術與管理上的培訓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這對于全國興農網的整體發展和建設要求都是需要的。**年4月我們在農網內部論壇上征求了各省農網對培訓內容的意見,大家認為,網頁制作和數據庫及網站管理和信息傳輸等方面的培訓都非常重要,“中國興農網”經過全面考慮,并征求了法規司的意見,擬在今年10月召開全國興農網技術培訓班。

(八)、加大統一品牌的各項工作,進一步促進全國興農網的協調發展。我們要從思想上認識統一品牌的重要意義,就是為了全國興農網共同成長與發展,必須重視這項工作,并制定可行的手段和措施落實好六個統一(統一領導、統一名稱和標識、統一組織和互動、統一信息格式和傳輸平臺、統一管理和統一宣傳)的工作,以推動全國興農網之間的相互支持與協調發展。

(九)、不斷完善省級衛星和internet傳輸平臺的建設與功能,繼續發揮好“中國興農網”信息平臺的作用。從**年至今省級衛星和供求internet信息傳輸平臺的推廣使用情況看,全國有一半的農網都能夠每天按照傳輸要求進行工作,但有些省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沒有開展工作,這與我們的工作不到位和傳輸平臺功能不完善有很大的關系,今后我們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同時也希望沒有進行此項工作的省在這次會議上與“中國興農網”進行好好的溝通,達成共識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要充分認識此項工作的深遠意義,目前社會上許多同類的網站為了擴大宣傳都在搞信息聯盟,而我們氣象系統的信息網絡擁有這么好的管理渠道和信息資源,如果不充分利用發揮功效,將是巨大的浪費和損失。為此,我們要建立信息共享機制,興農信息平臺的資源大家可以共享和使用,既可以豐富網上信息同時也形成了更大的規模,產生更大的影響。

(十)、進一步加強全國興農網之間的聯系,溝通有無,共求發展。采取內部論壇、notes、電子郵件、農網間調研、農網負責人和信息員等多種方式,建立暢通的聯系渠道,進一步加強中國興農網與各省興農網之間的聯系和溝通,這對于全國興農網的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我們一定要和各農網之間建立友好的聯系,繼續經常在內部論壇上作好論壇主題的組織討論,同時根據需求我們擬在會后在網上專門開辟技術交流論壇;繼續組織好去省級興農網的調研工作,一為及時了解全國興農網的發展建設情況,二為更好的學習省級興農網辦網的好經驗,取長補短進行良好溝通,互相學習促進興農網的發展。

路漫漫,任重道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一定按照中國氣象局對“中國興農網”的指示和要求的精神,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貫徹好黨的**關于“發展信息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好中國氣象事業發展“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的戰略思想;以**貴州全國農網交流會為新的契機,繼續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一如繼往地把興農網工作抓好、抓實,努力把興農網辦成促進農業增效的網、為農村辦實事的網、受農民歡迎的網,將興農網的品牌做大、做強,以實現氣象為農服務的新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