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小康社會思考
時間:2022-08-31 04:55:00
導語:建設小康社會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6月25日,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進修班講話強調,解放思想必須堅定不移加以堅持,改革開放必須堅定不移加以推進,科學發展及社會和諧必須堅定不移加以落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堅定不移地為之奮斗,這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更為人口大旗、農業大旗、資源貧旗、發展難旗的敖漢指明了發展方向。始終做到“四個堅持”,必能加快建設敖漢小康社會步伐。
一、不斷解放思想,保持清醒科學發展理念
總書記強調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解放思想的前提是實事求是,目的是不斷實現有效的創新和突破。當今敖漢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自然資源持續減少、春旱時間持續增長的自然旗情和交通等基礎條件差、資金人才短缺等諸多不利因素,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能力相對較弱,同時又面臨著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要求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新期待。在認真總結敖漢治旗執政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要依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主動應對,科學制定適應時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發展措施和執政方針。一是要使施政能力建設的思路更加務實。要增強水資源承載發展經濟能力的戰略觀念,合理開發利用地上地下水資源。整合各方面力量,利用現代農業建設手段,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加快設施種植、地膜等避災種植業建設步伐,確保人均水澆地或避災種植面積達到2畝以上。以市場為導向,轉變發展方式,培育形成“需求什么→加工什么→種植什么”的發展模式,提高生產效率。依據自然旗情,積極發展適應性種植,選育耐高溫抗干旱等抗逆品種種植,打造再造資源,為養而種,全力推動農業經濟由種植業主導型向養殖業主導型加速轉變。要大力發展食品加工業拓展農畜產品發展空間,培養自主產品消費群體,使農村食品加工業成為推動農村城市化的生力軍。要樹立自然資源大開發的理念,積極尋找與資源開發利用率高的主體合作,發展資源節約型經濟。要認識到資源是政策洼地地區的資源,是能人的資源,要制定優惠政策引資源流入或輸出人員利用外部資源發展生產。二是要使保持增產增效的主題更加突出。執政能力的提高集中體現在經濟發展上,具體通過各個產業或項目增產增效展示出來,發展每個產業或項目,即不能做秀,也不能低層次低水平的重復建設,而是要持續獲得增產增效。三是要使發展產業聚集要素的主線更加明確。要改變過去主要靠資本流入發展主導產業、資源性產業和再造特色產業的辦法,變為主要靠要素流入發展生產的辦法,在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冶金化工等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引要素流入積極發展能源、制造業等潛力產業。四是要使現代生產經營的組織方式更加普及。敖漢水稻、玉米、生豬、羊、牛、雞、草等主要農產業都有龍頭企業,但90%的生產農戶都游離在市場中,要通過現代企業制度的方法產工銷各方的權力和義務,引導農民以資金、技術、土地使用權、勞動力等要素入股,與龍頭企業結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制定政策支持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長期的合作共同發展的關系,由橫向聯合向“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縱向協作的鏈接模式發展。要推動工業園區向產業園區轉變,發展配套產業,實現專業化生產。五是要使以人為本的利益分配機制更加靈活。要在體制機制及改善優化發展環境上進一步解放思想,建立能調動各方積極性的體制機制,利用體制機制和優良環境聚集可利用的生產要素發展自己。并依靠科技進步和大力招商,突破資源和市場對經濟持續發展的雙重制約,使經濟發展更具活力。只要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用經濟發展帶動社會全面進步,就始終把握了治旗執政的根基。
二、推進改革開放,形成推動發展強大動力
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期內,隨著市場化步伐加快,城鄉差別加大,社會利益關系多樣化,敖漢面臨的經濟社會發展矛盾和問題更復雜、更突出,還有許多機制體制制度不完善、不成熟,這些不完善不成熟的體制機制不可能自然而然的完善和成熟,需要通過改革開放加以推進,通過不斷吸收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加以發展,激發和釋放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以人為本,深化激發和釋放活力的制度創新工作。制度創新的核心和主旨是建立按勞分配并兼顧效率優先的激勵機制,激勵必須充分體現決策、政務、用人等公務活動公開。要深化政治體制機制改革,完善黨的工作以“定舵”為核心、人大以“民主”為核心、政府以“效率”為核心、監察以“公平”(法治)為核心的政治制度;要不斷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繼續開放旗內資源、要素等市場,完善管理和投資體制,加速資源要素利用向效率高、效益高方向流轉;要完善分配制度,建立旗鄉財政適度分成制,給予鄉鎮發展經濟的積極性,打造強鄉、強鎮,以鄉鎮帶村,縮小城鄉差別,推進旗鄉協調發展;要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步伐,完善合作醫療、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及城鄉居民低保等社會救助保障制度,使全體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行居住地戶籍管理,構筑支撐小城鎮持續發展的特色產業體系,促進人口向城鎮集中,促進土地向規模流轉。
繼續擴大開放范圍和水平。敖漢人口多,經濟欠發達與資金、資源、人才不足和技術落后是敖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突出矛盾,利用旗外資金、技術、人才是發展敖漢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對外經濟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形式。今后一個時期,敖漢旗要在引進資本彌補旗內建設資金不足,引進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發展新興產業,引進人才充分利用旗內外兩個資源、兩個市場發展經濟上狠下功夫。要廣泛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冶金、能源化工、農產品加工及農業產業,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資金、人才轉移,發展敖漢新型工業經濟,拓展和擴大就業水平,依托產業發展提高勞動力素質。引進人才借力發展經濟,特別是發展敖漢非資源的制造業經濟,把非資源經濟打造成敖漢持續的、最大的經濟增長點。
三、落實科學發展,引導經濟高效持續提升
總書記強調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是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內在需求??茖W發展有節約能源、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護環境、增加產品產量等諸多好處,能推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和諧并進發展。敖漢自然資源有限,經濟基礎落后,又處于追趕發達地區的關健時期,科學發展至關重要。
首先,要轉變發展觀念。改變追求GDP增長而忽視生態環境保護和濫耗資源的觀念,扭轉追求數量硬指標而忽視人全面進步等軟指標的觀念,建立和完善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讓科學發展成為各項事業發展的靈魂和指針,成為干部指導經濟工作的前提。其次,要創新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模式,改變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根據旗情,著力發展冶金建材、能源化工、農產品加工、花炮四大主導產業;打造沿河的稻谷、玉米、蔬菜產業帶,打造寶國吐-老虎山冶金化工產業帶,打造京通鐵路農畜產品加工帶,打造新惠-四家子線花炮產業帶;圍繞草、牛、羊、雞、林、藥材等適宜氣候變化且能打造的高效品種,建設種養加產業體系,圍繞礦產資源,建設資源深加工產業體系,有意識、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制造業產業體系;發展冶金化工產業、農產品加工、食品工業和機電產品制造業等產業園,延長產業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態勢持續化。第三,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茖W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根本方法是統籌發展,強力推進經濟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以經濟發展帶動全旗人民生活、居住、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水平的提升,不斷提高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的整體水平。
四、堅持奮發有為,建設敖漢人民期待的小康社會
總書記強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斗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小康目標是黨根據國情依據戰略機遇期提出的,目標催人奮進,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會不斷取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成就。敖漢是國家扶貧重點縣,經濟基礎溥弱,自我發展能力和潛力有限,建設小康社會任務很艱巨,需要比發達地區付出更大更多的艱辛。
一要認清形勢。當前敖漢自然資源逐步走向深度開發,再造資源強勢打造,有承接產業轉移的區位優勢,已形成良好的政策洼地,特別是有一批想干事會干事的干部并聚集一批企業家在敖漢,只要對形勢有清醒的判斷和把握,抓住發展機遇,求真務實,頑強拼搏,定能實現小康目標。二要在抓機遇上更有為。充分利用全旗土地面積大,再造資源能力強,區位優勢明顯的優勢,抓住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發達地區產業、資金、人才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的機遇,看清發展的新趨勢,找準種養、礦產、能源、化工、花炮、農產品加工、非資源制造項目為發展突破口,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努力把敖漢建設成為冶金深加工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能源化工生產基地、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成為經濟要素富集、充滿創新活力的區域,努力使敖漢建設成為赤峰地區經濟的重要增長極。三要在抓落實上更有為。學講話重在落實,要在搶抓機遇、開發先進技術、調整經濟結構、構建戰略支點、發展循環經濟、打造外向型經濟等方面抓落實,要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抓實,一個階段一個階段走好,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實現,促進全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四個堅定不移”指明了敖漢發展前進的思想保證、強大動力、基本要求和奮斗目標,是全面建設敖漢小康社會順利實現的根本所在,只要全旗廣大干部群眾深刻領會總書記講話精神實質,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改革開放,牢牢把握科學發展這條主線,自覺奮力深入踐行,就一定能夠奪取全面建設敖漢小康社會的新勝利。
- 上一篇:鄉村債務加快農村發展思考
- 下一篇:招商引資形勢分析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