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復合型人才調查思考
時間:2022-09-22 11:24:00
導語:WTO復合型人才調查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外經貿隊伍得到不斷壯大,人才素質不斷提高,有力推動了我市外貿出口利用外資和對外經濟合作迅速發展。但目前與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要求還不適應,面對挑戰和機遇,我們有關人才培養、人才輸入與輸出問題必須在觀念上進行價值取舍,重新思考市場對人才的確實需求,重新認識人才結構與國際化要求之間的差距,重新設計人才服務的多重功能,構筑起新的戰略思維。如何整合我市外經貿隊伍資源,優化人才結構,適應wto的需要,我們對外經貿隊伍復合型人才現狀作了調查和思考。
一、全市外經貿隊伍的人才結構現狀
據統計,目前全市外經貿系統138人(公務員)。從學歷上看,本科以上學歷32人,占23.2%,大專學歷76人,占55.1%,中專學歷9人,占6.5%;從專業技術看,外貿專業人員15人,占10.9%,法律、經濟管理,金融專業23人,占16.7%;人職稱看,中級職稱17人,占12.3%,初級職稱23人,占16.7%。全市外經貿系統138人中,年齡40歲以上有81人,占58.7%。
二、外經貿隊伍人才結構存在的問題
從以上人才結構基本情況分析,我市外經貿隊伍結構不合理,主要是:一是專業技能型人才缺乏。本系統雖然有技術職稱人員40人,但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沒有,且具有外經貿業務對口專業人員不多。大部分在職人員都是半路出家,邊學邊干,尤其是熟悉WTO運作規則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熟悉計算機專業知識的人才缺乏。二是外經貿復合型人員奇缺。根據我市外經貿發展的定位,我們不要求也不能得到一流的人才,但我們要求與之對應的人才專業結構必須同步。不要求具有“外語+專業技術+經濟+管理+法律”五重復合的智力結構,但必須有三重復合或二重復合的智力結構人才,可我們奇缺。三是人員結構存在年齡和知識老化的傾向,以及技術和管理骨干隊伍的綜合平均素質不高。實質上反映了后備人才不足。上述原因不同程度影響了我市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三、改善我市外經貿人才結構的設想和對策
經濟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如何提高我市外經貿人才整體素質,我們必須采取培養與引進并舉,改革與創新并舉,管理與服務并舉手段,改善我市外經貿人才結構,提高素質。具體做法:一是用好現有人才。目前外經貿隊伍中,不乏優秀人才,在人才的使用上,要堅持任人唯賢,能者上庸者下,不拘一格。這需要從制度上給予支持,真正實行公開競爭上崗。二是吸收優秀人才。根據外經貿發展的需要每年從外貿專業學院招考吸收一批畢業生充實外經貿隊伍。徹底改變外經貿隊伍文化結構、專業知識結構、年齡結構等問題。讓一大批懂專業知識,懂外語,懂世貿規則;具有創新開拓能力、靈活應變能力、敏銳分析判斷能力和果斷決策能力的新人得到培養,成為后備力量。三是加強現有人才培訓。首先,抓好在職學習。對現有人員的學習必須作出學習計劃,通過學習考核全面提升素質。其次,選送人員到外貿院校培訓,學歷培訓與非學歷培訓相結合,即長期與短期學習培訓相結合,以之改善隊伍的學歷、專業知識結構。這是最直接,最有效培訓外經貿人才的辦法。再次,選送一批具有培訓前途的后備人才到國外進修,學習先進國家的經驗和做法,為我所用。四是營造吸收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環境。我們要重視吸引人才,更要重視留住人才,兩者都需要有好的環境。我們關心人才,愛護人才,使用好人才,做到人盡其才,發揮其所長,有施展的平臺和空間;同時要提高優秀人才的工資和福利待遇,穩定他們。我們要制定出臺吸納優秀人才的優惠政策,從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等方面給予優惠,把優秀外經貿人才吸納引過來,壯大我們的隊伍,推動我市外源型經濟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