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民主進程思考
時間:2022-09-24 09:36:00
導語:村級民主進程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擴大基層民主,保證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進一步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農村的改革、發展和穩定,是當前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以推行村務公開為基礎,堅持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是加快村級民主化進程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們**鎮黨委在推進此項工作中作了有益的嘗試。
一、近年來推進村級民主化進程的實踐
(一)嚴格操作程序,抓好民主選舉
在**年上半年村兩委班子的換屆中,我們始終把民主貫穿于選舉工作的全過程,達到了換屆換出新面貌的目的。
1、抓好考察回訪,提名推薦工作。
根據黨支部委員候選人的要求,黨委分2個考察組歷時半個月對全鎮13個村進行了全面的考察回訪,共召開座談會15個,個別座談80多人。黨委在考察的基礎上開展了黨員推薦和群眾推薦工作,村黨支部共提名推薦初步候選人105人,村委會初步候選人主任提名129人,委員提名249人,充分體現了民意,體現了初步候選人的廣泛性和代表性。
2、抓好正式候選人公示、村委會候選人預選工作。
根據初步候選人的提名情況,組織黨內外群眾進行測評,并確定了正式候選人名單予以公示,公示不少于3天,公示期間共來訪2人次,來信3封,對提名的村委會初步候選人進行了資格審查,逐個談話,最后有43名主任候選人,83名委員候選人進行了預選,其中最多的中聯村有5名主任候選人,23名委員候選人進行預選。
3、抓好選舉環節,村委會嘗試直選工作。
各村黨支部在選舉大會時,到會黨員均超過了應到黨員的五分之四,選舉產生了村支部委員會人數37名,其中女支委8名,在村委會選舉中,界涇港、金星等4個村村委會班子進行公開直選,有2個村主任直選、委員預選,有7個村進行預選再差額選舉,有俞匯、**等六個村進行了候選人公開競職演說。通過選舉共選出村委會班子總人數39名,其中女同志13名,非黨3名,村兩委班子總人數共55人,其中交叉兼職21人,新進兩委班子8人,比換屆前減少15人。在選舉中有2名組織內定黨支部書記落選,1名村委會主任落選,現在新選任的中聯、銀水廟村黨支部書記由于黨員群眾信任,工作較有起色。
實行民主選舉,關鍵要把握宣傳關,讓群眾有有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要公平、公開、公正地開展工作,實施陽光操作,讓群眾稱心滿意地選出自己信任的干部。
(二)制定工作規范,加強民主管理
為了提高村務管理的透明度,我們在落實村務公開“五統一”工作制度基礎上,從強化措施入手,進一步規范村級民主管理工作。
1、規范村務公開工作
具體做到三個統一:一是統一選舉產生村民代表和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鎮黨委借村兩委班子換屆的契機,對一些年紀偏大、文化偏低、參政議政能力不強的村民代表及時進行了改選,對一些長期不履行職責的村民代表加大了調整力度。經過選舉,全鎮13個村共選出村民代表440名,比換屆前增加120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例比換屆前提高16%。同時,我們對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也統一進行了換屆,共選舉產生了53名監督小組成員,村均4名。在監督小組成員中,熟悉村級財務的會計和較強參政議政能力的原村兩委班子干部人數達到38名,占71.7%,為做好村級民主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是統一村級財務審核。我們規定各村在每月結帳截止日前一天為全鎮統一理財日,各村所有發票憑據,均由各村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進行集中會審。實行簽章報結制度,凡未經監督小組蓋章的發票,一律不準入帳。同時,我們對村務公開監督小組人員集中理財時的到會率也提出了明確要求,必須由三分之二以上人員參加方可進行理財。通過這一辦法,改變了以往財務審核工作上的滯后狀況,克服了工作中的弊端,使民主理財工作更加合理和規范。
三是統一制作村務公開內容。在村務公開內容上,我們重點抓了財務公開的統一編制工作。即各村村務財務公開內容統一由鎮會計服務所按照“五統一”的要求,依照各村的實際財務收支動作狀況編制財務公開表,并制作了統一的板面下發給各村,由村出納統一在每季首月的15日前的公開欄中公開,確保了村務、財務的及時公開。
2、規范“村會計委托”工作
“村會計委托”是新形勢下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一項新舉措。我鎮的“村會計委托”工作始于2001年11月份,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我們抓得較緊。我們著力抓好四項工作。一是明確了村級財務的審批權限。制定出臺了《**鎮村級財務管理的若干規定》,500元以下財務由各村經聯社社長審批,500元至1000元由村經聯社社長、主任會簽,1000元以上由村三副班子集體審批,重大支出由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審批。二是抓好結帳環節。規定各村必須每月結帳,會計月度為每月25日至次月24日,26日至30日為各村的結帳時間。三是把好村級招待費和村干部報酬支出關。對各村的村級招待費用進行最后把關,嚴格控制在規定比例之內。**年有6個村村級招待費用超支,鎮會計服務所堅持原則,在村干部年終考核中按規定扣除。村干部報酬統一憑黨委、政府考核通知書執行。四是規范統一帳戶處理,避免了村級帳戶處理上的隨意性,改變了以往“各村各法,只要得法”的做法。同時做好原始憑證的把關,對一些不符合財務、稅務要求的單據,作退回處理。
3、規范村級合同管理
一方面,我們開展了對經濟合同的審核。**年通過審核發現,全鎮13個村的731份經濟合同的簽訂率為67%,另外33%的合同有的是口頭合同,有的是無效合同,而年底合同的兌現率僅為54%,帶來了“三提五統”等一些應收款的收繳難,嚴重影響了村級工作的正常運轉。為此,鎮黨委下派聯村工作指導組,對各村的合同進行了全面清理,原先沒有簽的補簽,原先不完善的完善,原先未兌現的要求兌現。經過努力,**年的合同兌現率已上升到78%,2003年767份合同簽訂率達到97%,1-11月合同兌現率為63%,預計到12月底為75%。另一方面,為進一步規范合同管理,我們委托鎮財政所設計了村經濟合同的主要樣式,包括企業類承包合同、漁塘類承包合同、租賃類合同,并規定各村在簽訂合同前做到能招標的必須公開招標,簽訂的合同特別是涉及金額較大、群眾普遍關注的合同必須由鎮司法所監證,防止暗箱操作,以提高透明度,避免在群眾中產生不必要的猜疑。
(三)完善約束機制,強化民主監督
為使村級民主管理工作切實抓出成效,我們始終把建立健全約束機制,強化民主監督作為保證村級民主管理、村務公開工作得以健康有序開展的重要內容和根本措施來抓。
1、全面落實村民代表會議制度。
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是村務、財務管理的民主監督組織,是村民自治的議事決策機構,認真落實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對于提高村級民主管理水平,推進基層民主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健全和完善了《**鎮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在賦予村民代表會議以更多的權力的同時,切實抓好村民代表會議制度的落實。一是抓好代表通知到會率。規定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須提前三天通知到人,并落實村班子人員分片組做好聯系工作。二是抓好會議內容的事前知曉率。凡是須提交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或形成決議的,必須事先把會議議題告訴給各位村民代表,以便代表們能有充足的時間多方征集群眾意見,集中民智,提高會議的質量。三是抓好代表發言率。每次會議前都重點落實好3名以上村民代表作好會議中心發言準備,真正做到發言有的放矢,會議氣氛熱烈。
2、健全和完善村級民主監督制度。
我們突出抓了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的作用發揮。一是明確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的工作責任,主要有三項職責,即對收入憑據的審核,重點是審核簽訂的經濟合同與收入;對非生產性開支的審核,重點是村級招待費用和村干部報酬;對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核,重點是審核預算單和決算單。二是切實加強對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的培訓。為使監督小組成員能更好的履行其工作職責,我們對全鎮各村的監督小組成員統一進行了一次業務培訓,重點是熟悉政策法規和各村在財務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些帶有傾向性、苗頭性問題,以進一步提高監督小組的實際理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落實監督職能。
3、建立黨委督查制度
鎮黨委從民主管理入手,每月組織人員在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統一理財日進行督查,對未及時開展理財活動的,責成各村作出解釋。每季組織人員對各村的村務公開情況進行突擊抽查,查公開內容是否與備案底稿內容相符,看內容是否真實,是否有移花接木現象。同時,加大了對各村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事項和重大工程項目公開的督查力度,監督各村是否都將它們列入公開的內容,是否已及時公開,從而進一步提高民主管理工作的透明度,真正消除群眾心中的疑慮,讓群眾放心、滿意。二年來,我們還對村務公開欄設置不符合要求的5個村,責令重建或擴大面積,對下村時看不到公開內容或已被其他宣傳資料覆蓋的村,黨委及時與村主要領導談話,要求其從思想認識上找原因,并責令及時改正。
二、推進村級民主化進程存在的問題
1、村級領導認識不夠到位,怕實行村級民主管理失去權力。存在著上面熱、中間冷、下面溫的現象,即:鎮以上一級組織對推進村級民主化強調宣傳多;村一級則認為村級民主化程度高,束縛了村干部的手腳,不利于大膽開展工作;絕大多數群眾認為,只要村干部為民辦事,自己參不參與村級事務持無所謂態度。
2、群眾對選舉工作有厭煩情緒。5年一次選縣代表,3年一次選鎮代表,3年一次選村民代表、推選村委會候選人、預選、正式選舉,群眾認為民主化步伐是加快了,但老百姓是弄糊涂了,這么多選舉,有情緒,導致參選率下降,棄權票增加。
3、村務公開重支出公開輕收入公開,透明度不高。村務公開內容支出明細公開比較到位,但收入的公開不夠詳細具體,如鎮一級的土地補償款未能及時補助到村一級,帶來公開難,企業、漁塘等合同兌現難帶來了收入公開難。
4、村民代表會議制度真正落實難,群眾參與村務管理渠道不暢。有近一半的村在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未能按照要求提早通知各位村民代表,召開會議有些隨意性,村民代表不能廣泛征求群眾意見,事前不知道會議內容,在召開會議時沒有充分的醞釀討論時間,不能體現真正的民主決策。
5、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監督有思想顧慮。雖然各村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是經村民代表選舉產生的,從一定意義上是在行使全體民村的職責,但實際操作起來比較難,公開監督小組成員都是本村的村民,抬頭不見低頭見,即使有些村務、財務存在一些問題也不愿意直接向村主要領導說,有些是礙于情面蓋章。
三、進一步加快村級民主化進程的探索
黨的十六大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推進村級民主化,使農村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軌道,有利于發展農村基層民主,活躍農村基層民主生活;有利于保障農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有利于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和黨風廉政建設,強化黨員和群眾對干部的監督;有利于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穩定。要推進村級民主化進程,關鍵是要加強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提高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是水平。
(一)進一步加強村黨支部班子建設
要在農村實現民主化管理,抓好村級黨支部班子建設是關鍵,只有黨支部班子真正重視村級民主,才能得以順利的推進。
一是在具體的黨支部選舉時,全面實行“兩推一選”為主要內容的村黨支部換屆選舉制度,在選人用人上必須堅持德才兼備的標準,體現時代要求,符合時代精神,切實把品德好、能力強、作風正、威信高、群眾基礎扎實的、能帶領群眾致富建設小康社會的黨員選進村黨支部班子,特別是選好配強黨支部書記,提高村黨支部在群眾中的公認程度。
二是鎮一級層面上要采取多種措施,加強推進村級民主化進程的宣傳教育工作,使村干部增強民主意識和法制觀念,樹立群眾觀點,澄清各種疑慮和模糊認識提高自覺性,增強主動性,要引導各村把發揚民主,同依法辦事統一起來,既要保護好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又要保證群眾依法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
(二)積極穩妥地推行村委會的民主選舉民主選舉是指按照《村委會組織法》的規定,由村民直接選舉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指定、委派村委會成員。
實行民主選舉,重點是要把握好三個環節:一是由村黨支部主持推選成立村民選舉委員會,其成員由村民會議或各村民小組推選產生,村民選舉委員會主持村的換屆選舉工作;二是由村民直接提名候選人;三是精心組織投票選舉,實行差額、無記名、秘密寫票和公開計票,當場公布選舉結果的原則。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民主氣氛濃郁,有條件的村可以實施海選,海選是影響最為廣泛的一種,它產生于吉林省犁樹縣雙河鄉平安村的換屆選舉中,海選是提名確定村委會成員候選人的一種形式,由村民直接提名候選人并根據提名得票多少,按照差額選舉的原則確定正式候選人。
實行好民主選舉,有利于把村民群眾信賴和擁護的遵紀守法、辦事公道、廉潔奉公、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熱心為村民服務的選民選進村民委員會班子,從而推進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三)全面實施重大事項的民主決策民主決策就是村級重大事務以及村民關心的熱點問題處理,都要先召集黨員大會討論,再提交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討論,按照大多數人的意見實行民主決策。
在村級民主決策主要是參與好兩個方面的事務:一是村民直接參與本村事務的決策,由村民群眾作為決策主體共同決定村級重大事務。在現階段,村民直接參與村重大事務決策的形式主要是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二是村民委員會在廣泛吸納村民意見的基礎上,根據民主自治原則進行決策處理一些日常事務。
因此凡是涉及全體村民共同利益和村里工作的大事,都應經過村民或村民代表會議認真討論,民主協商、共同決定,不能由村黨支部和村委員會少數人說了算,在外出務工經商人員比較多的村,可以采取發放民意卡進行征集意見,按照現在**鎮各村的村情,一般可以采取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民主決策,在具體的程序上應把握好6個重要環節:1、事前通知,提前三天通知召開村民代表會議的內容;2、走訪群眾,村民代表要廣泛征求群眾意見;3、會上發言,讓村民代表盡量發表意見;4、醞釀討論,盡量避免醞釀走過場;5、會議決定,會上要對討論的重大事項作出決議;6、會后宣傳,讓村民群眾了解決議內容,便于順利開展實施。
(四)強化民主管理工作
民主管理就是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由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實行村務公開是實行民主管理的前提。
村務公開就是黨支部、村委會、村集體經濟組織把各項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項和村民關心的事情定期向村民公布,讓村民了解實情,實行監督。做好村務公開工作重要是抓好定點定時公布、征詢意見和管理三個環節。定點公布,就是各村都要在村辦公樓外,群眾聚集點或其他便于群眾閱看的地方設立村務公開欄,財務公開一季一公布,每一件較重大事項完成之后,要及時向群眾公布結果,有條件的村要逐步實行廣播公布,定期公開的時期應全鎮統一,便于群眾記憶,并逐步形成制度。征詢意見,就是每次村務公開后,要及時開啟征求意見箱,以適當方式聽取群眾意見,特別是要加大對收入的公開、合同兌現的公開,對群眾提出的疑問要及時作出解釋;對群眾提出的要求要及時予以答復,對大多數群眾不贊成的事情應堅決予以糾正。管理就是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則要在黨支部領導下負責對村務公開的全程監督,對檢查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處理意見,讓群眾滿意,不走過場,不搞形式主義。作為鎮黨委一級要支持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的工作,讓他們放手大膽地去工作。
(五)加大民主監督力度
民主監督就是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通過有序的民主途徑,對村領導班子和村干部實施監督。
根據行政村工作的特點,重點需建立健全兩項民主監督制度。
1、民主評議村領導班子和村干部制度。村委會班子及其成的工作,都要由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民主評議或民主測評,對于黨支部班子及其成員,應由村黨支部大會并吸收村民代表進行民主評議,評議一般結合在一起進行,每年組織一次,評議中,村兩委班子成員都要作述職報告,并接受黨員群眾的咨詢,根據測評結果,對不稱職得票超過1/3的予以談話教育,根據測評結果,對連續兩年不稱職票超過1/3的,是黨支部班子的進行組織調整,是村委會班子的予以罷免。
2、村干部任期離任審計制度。凡村一級主要領導在任期間,由鎮財政部門組織進行任期審計,對發現問題的及時予以糾正,對發現有經濟責任的予以調離,在離任后,也應及時進行審計,核實業績,明確應負的經濟責任。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一方面要建立并完善民主監督的具體制度,做到有制必依,按制辦事;另一方面要明確村民群眾是監督的主體,通過各種措施使村干部真正懂得群眾是衣食父母,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任何時候不能顛到主人和公仆的關系,自覺接受群眾的民主監督。
- 上一篇:農村黨員先進性因素思考
- 下一篇:村級財務監督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