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化縣建設思考

時間:2022-09-25 05:43:00

導語:電氣化縣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氣化縣建設思考

農村電氣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條件,更是體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果的重要標志。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進程中,作為電網企業,為農村經濟、農業發展和農民生活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電力保障,特別是國家電網公司啟動的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百千萬”工程,無疑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的新引擎。山西朔州供電分公司在實施“三新”戰略、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大力推進農村電氣化建設工程,全面提高農村生產和生活用電水平,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助推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7年12月18日,朔州懷仁縣新農村電氣化建設順利通過了國網公司和山西省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考評組驗收,成為山西省首個新農村電氣化縣。

一、以科學發展觀引領新農村電氣化建設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新農村電氣化建設是電網企業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服務“三農”事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所以,我們一定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新農村電氣化建設。黨的十七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中,首次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而電氣化建設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大力倡導節能環保理念,引導和幫助廣大農民群眾使用安全、方便、潔凈的電能。電氣化建設是推進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對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方式、促進農業科技進步、控制農村污染物排放,都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依據朔州市“十一五”農網規劃,編制了朔州市新農村電氣化實施方案,對農村電氣化建設總體工作進行了遠景設計,提出了具體目標和工作要求,制定了新農村電氣化建設標準,積極有序地推進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工程。從2006年開始,朔州全面啟動了1個電氣化縣、4個電氣化鄉、59個電氣化村的新農村電氣化試點建設工程,以全面提高農村用電水平,更好地服務當地新農村建設,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建新型農網夯實新農村電氣化建設之基

加強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建設新型農網,加大科技投入含量,以推進農村經濟發展和電氣化建設。在新農村電氣化建設中,朔州供電分公司積極推廣使用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全面提高設備的科技含量,積極應用節能技術和設備,促進電網節能降耗。朔州懷仁縣在完成一、二期網改投資7000萬元后,2006年又投資1300萬元完成了的二、三、四批縣級城網改造工程,投資1250萬元完成了老舊設備改造,投資365.48萬元完成了大修技改工程項目。2007年投資3260萬元的城北110千伏變電站開工建設并投入運行,完成懷仁站2#主變增容改造工程任務,更換了鵝毛口站2#主變。通過電網改造,老舊設備得到了改造,配網設備檔次有了較大提高,優化了電源布局和網絡結構,形成了以110千伏線路為支撐,35千伏線路為主網架的電網布局,有力地推動了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通過對電網的改造,提高了電網安全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據統計,2007年,改造后的懷仁縣農網35千伏變電站主變全部為節能型主變、開關無油化率達到100%,縣城6條10千伏線路實現了手拉手供電。懷仁35千伏以上電網全部輻射到了各個鄉鎮,電網所有變電站均實現了雙回路供電。農村供電可靠性RS3達到99.839%,D類電壓合格率98.52%,客戶評價滿意率達到98%以上,大力推進了電網自動化建設,對發展現代農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夯實了堅實的基礎。

三、走示范先行發展新農村電氣化建設之路

在電氣化建設中,根據朔州供電分公司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合理確定不同的建設方案。制定了科學的農村電網發展規劃,將電氣化建設納入新農村整體規劃中,按照解決電網改造歷史遺留問題、新農村電力配套建設以及滿足農村負荷增長等進行分類規劃實施,著力消除農網安全隱患、降低電網損耗,提高供電質量。依據懷仁縣新農村建設規劃,投入資金910萬元,先后為海北頭等32個新農村進行了路燈亮化工程,對農村負荷增長快的臺區進行了重點整治,投入農村電氣化改造資金800多萬元,將基礎條件較好的鄉、村作為重點列入首批農村電氣化鄉村建設示范點。通過改造新增農村配變27臺/2300千伏安,改造更換農村變臺32臺/3800千伏安,更換接戶線75千米,安裝更換電表集裝箱3400個、安裝更換終端保護8500個。并在工程施工中,結合實際認真執行國網公司《新農村電氣化村典型供電模式》,對新規劃建設的新農村堅持高標準電力配套,整體推進。按10-15年不落后的方案進行電力設計,積極采用箱變、電纜、玻璃鋼表箱、電子脈沖表等先進設備,安裝了電壓監察裝置和低壓無功補償裝置。率先建成了四個B類電氣化鄉,建成峙峰山村等49個高標準的電氣化村。在大力推進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的進程中,朔州堅持“政府發動、鄉村主動、電力推動、百姓互動”原則,突出建管并重,逐步形成了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管理體系。在加大對新農村電網建設投入的同時,加強農村用電管理和服務網建設,實行村企共建,在村里設立用電協調小組、增強了農電管理的規范性、民主性和法制性,有力地推進了新農村電氣化建設進程?;緦崿F了“電網建設適度超前、電氣裝置安裝規范、電能質量符合標準、電能損失明顯減少、電力設施保護責任明確、科學用電知識普及、供電關系和諧有序”的良好格局。

四、以新農村電氣化建設惠澤三農

新農村電氣化建設,提高了農村家庭電氣化水平。使農民的生活逐步走向城市化,它是一項惠及廣大農民的“民心工程”。廣大農民認識到,電力是最安全、最清潔、最可靠、最經濟的能源。而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給廣大農村提高可靠、優質的電力能源,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用電的積極性,提高戶均家用電器擁有量和人均生活用電水平,使老百姓流傳的“變化哪里來?靠了電氣化”得以印證。據統計,2006年懷仁縣人均GDP達到1.91萬元,其經濟發展水平達到國家電網公司新農村電氣化標準體系B類標準,全縣年人均社會用電量1867千瓦時,人均年生活用電量171千瓦時,2007年懷仁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9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13億元,農村家用電器每百戶增加了10.8臺,全縣農村用電量突破1億千瓦時。實踐證實,新農村電氣化建設,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強了農村安全用電普及程度,提高全民愛電、護電、用電的積極性和農村家庭電氣化水平。

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為新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用電環境,為農民、農村、農業提供了堅強的電力支撐。

◆山西朔州供電分公司梁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