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準電力經驗交流

時間:2022-09-26 04:12:00

導語:精細準電力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精細準電力經驗交流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供電企業的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和內外環境等方面發生了全新的變化。這些變化,向供電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出了嚴重的挑戰,也為供電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極好的機遇。近年來,我們山東海陽電業集團公司立足于海陽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著眼于“服務黨委政府工作大局,服務于農業生產,服務于城鄉企業,服務于城鄉居民客戶”,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當前難得的機遇期,主動迎接各種困難和挑戰,走“精、細、準”管理之路,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增強了自我發展能力,為建設“一強三優”縣供電企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供電行業是個特殊的服務行業,它的消費群涵蓋了整個社會,影響著社會發展的進程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供電企業的這種特性,決定了它的管理,必須做到:系統嚴密、計量精準、反應敏捷。向管理要效益,就必須做到“精、細、準”,管到精致顯力度,管到細處見真功,管到準時見精神,管到深處有黃金。

一、明確的責任目標,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核心

企業管理諸多要素中,明確的責任是核心要素。有的人認為: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其實這種說法,并沒有徹底地說到位。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人應承擔或達到的責任目標及其完成這些目標的責任心和實際能力,不承擔任何責任的人,是無法管理的。如:有些企業冗員過多,無法確定明確的責任目標,因此就難以管理。在企業內部,每個人都在一個具體的崗位上工作,因而承擔著不同的責任目標。企業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保證這些責任目標的實現或完成,所以明確責任目標,決定并影響著企業領導者的思想力、決策力,管理者的管理力、親合力,員工的執行力、向心力,并最終決定了企業的興衰成敗。山東海陽電業集團公司在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以明確的責任為核心,以量化目標為尺度,建立了環環相扣的責任體系,保證了各項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1、責任目標定量化。山東海陽電業集團公司將各部門、崗位的目標進行定量化,以定量化的目標數據作為提出問題的依據、分析判斷的基礎、考察評估的尺度,使無形的管理變成有形的管理。全公司各項生產、經濟指標都量化、細化,分解落實到單位、到人,實行全過程的閉環管理,使每個人都明確哪些工作該我管、管多少、怎樣管、管到何種程度,每項工作都處于有人管的局面。如:在線損管理中,該公司制定了降損節電計劃,把任務和指標層層分解,實行分壓、分線、分臺區統計考核。35千伏及以上線損指標分解到生技部、調度所,10千伏配電系統和低壓線損指標考核到供電所、到人;對低壓線損分別制訂380伏、220伏低壓線損總目標,并細化分解到各供電所和用電村。實現了從低壓到高壓,網供線損指標的無縫覆蓋,做到了線損管理無盲區。**年上半年,該公司高壓綜合線損同比降低了0.92個百分點,低壓線損降低了2.45個百分點,累計增加效益273萬元。

2、責任目標網絡化。一個企業,不管有多少分支機構、有多少工序、有多少環節、有多少崗位,都必須相應制定出定量化的責任目標。當然這些目標,不應該、也不能是孤立的、毫無聯系的,而應該是相互關聯、相互制衡、符合企業管理流程邏輯的、有機的結合體。因此,我們海陽電業集團公司在責任目標的制定過程,就充分地考慮了各方面責任目標的內在邏輯性和外在可行性,從公司本部到各供電所,從供電主業到多經輔業,從生產經營到黨建精神文明建設,使全公司的責任目標網絡化,并全部輸入微機,實現了責任目標一網化管理。

二、健全的規章制度,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礎

在制定出責任目標后,山東海陽電業集團公司按照“定編、定員、定崗、定責”的要求,從保證責任目標的實現和完成出發,先后修訂了涵蓋公司生產經營、安全生產、電力建設、優質服務和黨建文明建設的制度體系。根據國家電網公司要求和企業實際,建立健全了工作標準、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完善了各個崗位的責任制。這些制度的制訂、健全和完善,使全公司的各項工作都能有據可依、有章可循,使責任制的實現和完成有了保證,使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有了堅實的基礎。

在制度完善的基礎上,該公司建立起與之相配套的完整的考核體系,實行全面的績效考核,將個人收入、榮譽及職務晉升(或聘用)和工作業績掛鉤??己藱C制包括五個層面:對公司領導層,實行年度目標考核;對主業部門主要負責人,實行任期目標考核;對多經企業主要負責人,實行效益指標考核;對供電所長,實行任期指標考核;對全體職工,實行崗位目標考核。通過嚴格考核,做到一級管一級,一級為一級負責,實現壓力和責任的無縫傳遞,使考核者有理有據,被考核者心中服氣。

在建章立制的過程中,該公司始終注意從人本觀念出發,堅持各種制度都能有利于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都能使員工的人格受到尊重,都能使員工的個性得到張揚,都能使員工的人生價值得到體現。通過制度規定,確立了企業總目標對員工個人價值的包容性,體現了員工個人價值與企業總目標的同一性。我們認為,無論是目標責任的制定,還是具體的目標考核,其根本目的不是懲罰、不是扣獎金、不是促使員工下崗,更不能使員工的人格受到損傷;而是促使員工積極性的發揮,促使員工能力的提高,最終促使員工勞動致富和企業得到發展,實現企業與員工個人的雙贏。因此,該公司堅持“作為決定地位”的導向,堅持物質、精神獎勵并舉。對樂于奉獻,做出貢獻的職工,公司黨委都給予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獎勵,引導職工崗位成才,崗位奉獻。進一步完善分配制度,設立超利潤指標、對外創收、招商引資等“八大貢獻獎”,真正做到激濁揚清、弘揚正氣、獎勤罰懶、公平合理。為強化各級人員責任,對生產、經營、營銷等工作均實行排序,每月下發考核通報,并將考核結果公布,這樣不僅激勵了先進,鞭策了后進,而且為及時發現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提供了可靠依據。

在工作中,我們體會到:建章立制是企業管理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任何先進的管理理念也不能變為現實,任何先進的管理手段都無法實施。

當然,關鍵是各種規章制度要符合實際,切實可行,否則就會變成形式主義的累贅。

三、持續的科技創新,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動力

在農電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新形勢下,供電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打破傳統的管理模式,大膽突破創新,實現由傳統管理方式向現代化管理方式的轉變。靠科技求發展,求突破,以科技創新帶動管理創新,把科技創新的成果轉化為管理創新的平臺和手段,是提高企業實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趨勢和方向,是企業加快發展的必由之路。

面對新的形勢,我們山東海陽電業集團公司以科技進步為導向,不等不靠,努力探索,大膽改革現有管理模式,以信息化帶動企業管理的現代化,全力打造“數字化”供電企業。

電力負荷管理是電力需求側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當前,電力負荷管理普遍存在管理理念陳舊、應用范圍不廣、負荷控制管理結構簡單、功能單一等問題和不足。在近兩年全國大范圍缺電的大背景下,加強電力負荷管理,對于引導全社會科學用電、計劃用電、節約用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針對這一形勢,該公司自主研發了基于GPRSCDMA無線網絡的TY2200電力負荷管理系統。該系統通過GPRS通信技術,充分挖掘使用電能基礎數據,能實現全網、分級、分壓、分線、分區等不同類別、全方位的線損電量的統計和分析;可完成電能量的遠方自動采集、電量結算與分析和表計設備在線監測,為電量、負荷、線損管理提供可靠依據。目前,海陽電業集團公司電力負荷監控面達到監控電網用電負荷的100%,負荷控制能力達到控制電網用電負荷的83.7%。TY2200電量負荷管理系統為該公司構筑了需求側管理現代化平臺,改進了營銷工作方式,使許多不可控環節變成了實時可控過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降低了工作中的誤差率,節約了管理成本。

農電“兩改一同價”和“四到戶”管理后,供電企業工作量不斷增加,管理難度不斷加大。我們山東海陽電業集團公司超前應對,積極探索,與山東大學共同開發研制了“中低壓電網用電管理綜合自動化系統”。該系統集遠程監控、運行管理、同步抄表、計量管理、預付電費等于一體,具有實時監控、反向控制功能,徹底改變了過去人工抄表、收費的傳統做法,在國內中低壓電網用電管理中闖出了一條新路子。

該公司開發應用的“縣鄉一體化系統”,將供電管理業務延伸到了供電所、電工組。包括低壓業擴、電費電量、線損分析、計量管理、供電所電費財務管理等6個子系統,涵蓋了供電所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時,它還能夠滿足供電所全部26種基礎資料的填寫、綜合查詢等工作。

各種管理信息平臺的綜合應用,使海陽電業集團公司經營管理變被動應對為主動控制,變結果管理為過程管理,變事后補救為事前預防,創出了一條現代化管理模式,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跨入全國先進行列。

四、優質的誠信服務,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體現

市場經濟時代,實際就是“人人都是服務員、行行都是服務業、環環都是服務鏈、人人都是服務對象”的服務經濟時代,因此,優質誠信的服務成為一個企業管理水平的體現。我們山東海陽電業集團公司堅持“優質、方便、規范、真誠”的服務方針,以客戶滿意為目標,以誠信服務為核心,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不斷創新服務手段,努力打造優質服務品牌,使公司連年獲得海陽市行風測評第一名,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贊譽。

1、創新服務體制,就是要以滿足客戶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優質服務職能重新進行整合,重新理順內部辦事程序和流程。為此,我們公司成立了營銷部,分別設立了客戶報裝中心、配電事故搶修中心、電費結算中心、計量檢測中心、95598客戶信息中心、負荷監控中心等6個營銷服務中心,建立起了有序高效的現代營銷管理體制,適應了消費群體的多元化、消費需求的個性化,使服務職能更加明確,服務流程更加清晰,實現了營銷服務現代化。

2、豐富服務手段,增添服務內容,做到服務跟著需求變,企業跟著市場變。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用電客戶對電力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海陽電業集團公司及時重組了服務機構,優化業務流程,簡化服務程序,并在員工中開展苦練內功,提高業務能力的活動,努力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具體是公司首先進一步完善了《業擴報裝全過程管理辦法》,先后兩次壓縮上電時限,大大提高了電力客戶業擴報裝速度。二是對所有接火工程都安排在凌晨進行,盡量避開用電高峰,最大限度地減少客戶用電時段的停電時間,方便了客戶,減少了客戶經濟損失。三是以客戶滿意為目標,以制度約束為抓手,不斷優化供電服務環境,建立了優質服務領導負責制、走訪用戶制度、業擴工程領導督辦制、電力流動服務制、優質服務定期查擺制、工程預決算查詢制六項制度,打造了優質服務的金字招牌。四是推行親情服務,以情為核心,創新服務方式。全面推行“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特色服務;“現場辦公、上門服務”主動服務;“走出去、請進來”延伸服務;“有獎舉報、內查外聘”監督服務等措施,建立起與客戶的聯系與溝通的橋梁,進一步密切了企業客戶的關系。

企業發展無止境,企業管理也就無止境。近幾年來,我們海陽電業集團公司在國家電網公司和山東電力集團的領導下,通過堅持以科技為導向狠抓內部管理,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目前,已完成了由210多臺微機組成的基于大型數據庫的管理信息系統——MIS系統,實現了用電管理、生產經營管理、財務管理、調度和辦公自動化。13座變電站全部采用微機集控系統,達到了無人值班的標準。集團公司現擁有25個企業(實體),形成了集團化、多元化、全方位、跨區域、跨產業、跨行業的經營格局。先后榮獲國家一流縣供電企業、省級文明單位、山東省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山東省先進黨員活動室等榮譽稱號。

但是與同行的先進單位相比、與形勢發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著很大差距,我們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但海陽電業人深信:“管理”深深深千尺,管到深處有黃金。這黃金不僅僅是企業的經濟效益,而更重要的是海陽電業人的一種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