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供電黨群經驗交流

時間:2022-09-26 04:13:00

導語:和諧供電黨群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和諧供電黨群經驗交流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的提出,是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深化的必然結果。企業的黨建和群團工作同樣要適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的要求,同樣要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不斷地加強和改善。對供電企業黨、工、團組織來說,有三個方面的工作需要很好地統籌。

一、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提高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水平和構建和諧企業團隊的能力。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深刻闡述了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這也是企業黨組織構建和諧企業團隊的基本要求。

一是創新干部選拔任用機制,變相馬為賽馬,不拘一格選才用才,為年輕干部的脫穎而出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要改變傳統的選才思路,不再憑主觀的“相馬”來選拔人才,而是要給予他們充分表現自己才能的機會,在“賽馬”中發現人才;要改變傳統的用才思路,在堅持德才兼備標準的基礎上,更多地看到人的一技之長,并揚其長避其短,而不能因其有一技之短便棄而不用;要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針設計干部隊伍,更多地關注年輕干部的成長和使用,注重培養他們,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從企業人力資源的角度考慮問題,不再使他們成為一種資源的閑置或浪費。這是構建和諧企業團隊的內在需要和人才基礎。

二是創新領導干部考核機制,引入績效考核的新理念,把干部考核量化到企業兩個文明建設的各項指標中去,真正實現能者上、庸者下。要改變以往的干部考核方式,以實際工作績效為重要標準,引入“無功即是過”的新觀念,摒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無功無過,原地不動”的舊觀念;要改變以往對領導責任的追究機制,不再搞說一句“我負有領導責任”便萬事大吉的老一套,引入“引咎辭職”機制,使“領導責任”不再停留在口頭上,使干部在其位就要謀其政、負其責。這是構建和諧企業團隊的制度保障和干部基礎。

三是切實改進領導作風,真正以職工群眾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提高企業黨組織在職工群眾中的威信。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的提出,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一次新挑戰。能不能構建一個和諧的企業團隊,關鍵在于能不能建設一支作風優良的企業黨員領導干部隊伍。要以“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根本目的,加大教育力度,使領導干部把心思放在職工身上、撲在工作和事業上;加快制度建設,使領導干部的權力只能用在為職工服務、為事業服務上;嚴格獎懲機制,使領導干部樂于為職工辦事、恥于為自己謀利。這是構建和諧企業團隊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基礎。

二、加快企業文化建設,大力弘揚企業精神,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美譽度,促進供電企業和諧團隊建設。建設和諧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落實到企業黨組織,構建和諧企業團隊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以先進企業文化為支撐的企業內部的和諧氛圍。

一是以先進的企業文化確保和諧企業團隊發展方向的正確性和目標模式的科學性。在供電企業,建設什么樣的和諧團隊、怎樣建設和諧團隊?這是企業黨組織在確立和諧團隊創建目標、建設和諧團隊實踐中首先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在當代,不同企業對企業發展模式的選擇是多種多樣的。建設具有供電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可以確保和諧團隊發展方向的正確性和目標模式的科學性。這種正確性和科學性集中表現為制度安排,也就是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引導人們自覺選擇有供電特色的企業發展之路。

二是以先進的企業文化為供電企業構建和諧團隊提供思想和精神資源。首先,發展企業文化有利于引導職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和處理問題,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和極端化。其次,發展企業文化有利于樹立和落實科學的企業發展觀,有利于和諧團隊的形成。進而,發展企業文化有利于從企業改革與發展的實踐中發掘新的精神因子,提煉新的思想元素,培育新的和諧理念及和諧精神。

三是發展企業文化有助于營造以和諧為基調的輿論導向和文化氛圍。通過企業內報刊、網頁等多種途徑,深入宣傳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以及尊重人格、尊重個體、維護公平、保持公正等理念和典型;深入宣傳團隊和諧、干群和諧、班組和諧、人際和諧及社會和諧的價值和意義,使尊重、理解、文明成為企業氛圍的基調。同時,還可以借助企業文體活動等所特有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功能,作用于職工的精神和心理層面,引導職工的精神消費,滿足職工的精神需求和審美需求,調節職工的情感和心理,促進企業全體員工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形成積極、健康、包容、寬容的心態,為和諧團隊營造良好的心理基礎和社會氛圍。

三、建立和完善穩定協調的勞動關系,有效發揮企業群團組織的作用,促進企業各項工作的和諧發展。和諧團隊的創建,最終將落腳于人與人之間、人與企業間的協調。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成效的工會工作、催人奮進的共青團活動,將是和諧團隊創建的有效載體和有力支撐。

一是充分發揮傳統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把矛盾化解在初期,化解在基層,化解在日常工作之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貫徹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決策,推進構建和諧團隊、創造和諧管理境界作為首要的任務。當前,供電企業深化改革和生產經營任務十分艱巨,面臨的困難和矛盾很多。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在構建和諧團隊的目標下不斷加強和改進,在穩定職工思想、振奮職工精神、營造良好氛圍和人際環境上下大力氣。要加強思想引導工作,引導職工積極參與改革、支持改革,正確對待改革發展中的利益關系調整,通過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要求。要密切關注職工思想動向,促進職工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變革,積極幫助職工在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壓,把和諧理念有效地傳遞到每個職工內心。

二是工會組織必須在供電企業構建和諧團隊中有所作為。要最大限度地組織職工,投身改革發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建功立業。要切實履行維權職責,化解勞資糾紛,維護企業穩定。要切實為困難職工排憂解難,當職工的貼心人。要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組織的特點和優勢,開展各種群眾性活動,把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到實現“一強三優”目標、“三抓一創”思路和構建和諧團隊的實踐中來。要以建立穩定協調的勞動關系為著力點,代表和維護職工利益,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保持企業和社會的穩定。要完善維權機制,著重建立健全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勞動合同制度、平等協商與集體合同制度、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制度,把解決勞動關系中的矛盾和問題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三是共青團等企業群團組織要增強服務能力,在供電企業構建和諧團隊中發揮更大作用。企業和諧團隊的構建離不開青年職工的參與。作為企業聯系青年的紐帶,共青團組織的責任重大。要針對當前青年職工在學習成才、就業創業、精神文化、權益維護等方面的具體需求,著眼幫助青年職工解決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豐富服務項目,強化服務手段,構建服務體系,使共青團服務青年的覆蓋面和實效性不斷增強。同時,共青團組織要在構建和諧團隊中發揮生力軍作用,還要做到三個帶頭:帶頭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在各項具體工作中,依靠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來不斷提高企業的工作水平;帶頭創建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為創造和諧單位、和諧部門、和諧機關、和諧班組作貢獻;帶頭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做到政治素質高、技術業務精、道德風尚好。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的提出和實踐,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歷史使命。我們只要在貫徹落實“一強三優”目標、“三抓一創”思路的過程中,不斷認識和把握新形勢下和諧團隊建設的特點和規律,我們就一定能夠把企業的各項工作推向新水平,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