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建設思考
時間:2022-09-29 10:36:00
導語:安全文化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果說國家安監總局的成立表明我國政府對安全工作更加重視,那么總局局長李毅中對安全生產五要素的簡明闡述及其排序,就是在回答怎樣才能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李毅中說:“加強安全生產要重視五個要素,即安全文化、安全法規、安全責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逼渲小鞍踩幕笔俏逡住_@是既謀遠又慮近的治本良策,是真知灼見,也是對無數安全工作者和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經驗的高度概括。以這樣的認識來對待安全生產,可以預見,一個真正與長效機制相吻合的完善的體制即將形成。
回顧建國以來的五次事故高峰,教訓就在于我們一直把安全生產當成一項由少數人從事的職業,或某個部門的階段性工作來抓,沒有持之以恒地把它作為全民參與的社會文化事業和企業基礎條件來建設,甚至以封閉式的行業構想和高不可攀的專業門檻來弱化全民的參與。
就因為安全生產只是一項工作,才長期受到體制改革、機構調整、職能轉換、經濟增長速度的影響。如果不是這樣,而是將其視為一項關系國家、民族可持續發展的文化事業來建設,舉國上下受其熏陶,人人都養成尊重他人生命、珍惜自己生命的習慣,并使之上升為備受推崇的道德規范,成為有較高科技含量的文化習俗,那么即使對行政機構做怎樣的調整,對管理職能做怎樣的轉換,對經濟發展做怎樣的提速,也不會沖擊到企業的安全生產。
企業是政府安全工作的重點,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重在預防,而從文化上預防最可靠。因此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一定要站在安全文化的高度來展開,要面向未來,以人為本。這樣個人可以提高安全素質,企業便有了利于公眾安全的保障。
總之,全民安全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靈魂。以安全法律法規為準繩,以安全管理和安全科技為手段,以公眾安全參與和員工安全自律為保證,這樣就能形成有利于安全生產的文化氛圍,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人本理念就能變成現實。
- 上一篇:日本安全生產啟示
- 下一篇:創新群眾性安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