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入黨對策思考
時間:2022-10-10 11:37:00
導語:干部入黨對策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我國農村實行村民直選“村官”,通過村民民主選舉直接進入村委會領導班子的黨外干部比較多,由于這些村黨外干部受到的政治思想教育比較少,對黨的領導核心地位認識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黨支部與村委會關系的協調。因此,大力發展村委會黨外干部入黨是理順農村黨支部與村委會關系的基礎,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一)提高認識,增強發展村委會黨外干部入黨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充分認識到發展村委會干部入黨是加強村黨支部對村委會領導的需要。要積極推進村支部班子成員與村委會成員的交叉任職,要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條件是村委會成員必須大多數是黨員。而對于村委會黨外成員較多的地方,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循序漸進,首先必須按程序把這些黨外干部培養發展入黨。村委會成員是通過村民民主選舉出來的,在黨的基本路線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范圍內,代表村民履行自治職責的“村官”,村黨支部發展他們入黨,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更好地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使黨的主張通過他們的積極工作付諸實踐,深入民心,充分發揮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
要認識到加強對村委會黨外干部的教育培養是提高村委會成員整體素質的有效途徑。只有積極引導村委會干部向黨組織靠攏,加強對黨外干部的教育培養,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思想覺悟、政策理論水平、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決策能力,才有利于村委會成員整體素質的提高,才能使他們自覺處理好村委會與黨支部的關系,更好地開展工作,推進村民民主自治進程。
要認識到發展村委會黨外干部入黨是培養農村黨支部后備干部力量的重要保證。建立和建設后備干部隊伍,關系到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對于農村基層后備干部,除必須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年紀輕、文化高、技能好、公論好之外,還要求有一定領導經驗。如今,農村不少青壯年外出務工,常年在外,客觀上給黨組織發展新黨員和物色后備干部帶來了困難。而新當選的村委會成員,多數年輕有為,樂意扎根農村基層,服務農民群眾,倒是現成的可塑之材。只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引導,幫助他們早日成熟并加入黨組織,黨在農村的后備力量就有保證,農村現代化建設事業就大有希望。
(二)加強村黨支部自身建設,充分發揮村黨支部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要強化農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地位。村黨支部要切實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依法依規支持村委會行使職權,做到總攬而不包攬,起把關定向作用。黨員干部要學理論、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律,不斷提高駕馭農村大局、發展集體經濟、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能力,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
要抓好村支部班子特別是支部書記的思想政治建設。有針對性地開展理想、信念、宗旨和黨性黨風黨紀教育,不斷提高支部成員的思想政治素質,營造勤政為民、廉潔奉公的良好氛圍;要教育村黨支部書記從大局出發,從事業發展考慮,認真抓好發展村委會干部入黨的工作,保證條件成熟的村委會非黨成員能夠順利地加入黨組織。
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當前,各基層黨組織只有緊緊地依靠群眾,密切聯系群眾,隨時隨地聽取群眾的呼聲,代表群眾的利益,才能團結群眾,使黨的主張成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每個黨員必須廉潔奉公,竭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模范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塑造黨員新形象,讓廣大農民特別是村委會黨外干部認識到黨的先進性和黨組織的溫暖,熱情要求入黨。
(三)切實加強政治思想教育,積極引導村委會黨外干部自覺創造條件向黨組織靠攏。新當選的村委會非黨干部,不少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靠一技之長先富起來的農民,他們由于受黨的教育較少,未能真正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此,各級黨組織要共同負起教育、培養的責任,對他們進行黨的基本知識、黨的優良傳統、愛國主義和政治形勢教育,使他們接受黨的主張,提高對黨的認識,在思想上靠向黨、在感情上靠近黨、在行動上靠攏黨;進行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啟發他們的政治覺悟,激發他們的政治熱情,培養他們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操,幫助他們樹立起自愿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信念,促使他們盡快投入到黨組織溫暖的懷抱中來。
(四)嚴格程序,慎重發展。發展村委會黨外干部入黨,要正確把握好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做到慎之又慎,成熟一個,發展一個。重視黨員質量,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一條重要原則,也是無產階級政黨自身建設的特有要求。不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我們都必須把好新黨員的“入口關”,防止不具備黨員條件的人混進黨內。
(五)落實責任制,確保農村發展黨員工作順利進行。要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深入調查研究,采取得力措施,堅持抓重點、抓薄弱環節,下大力氣掃除組織發展工作停滯不前的難點村,促進全面平衡發展。要落實黨員領導干部掛鉤黨建工作落后點責任制和發展黨員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對發展村委會黨外干部入黨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定期檢查,經常督促。對組織發展工作不夠重視的黨支部,要敦促基層黨組織的負責人向上級黨委說明原因;對有意設卡者,要嚴肅追究黨支部負責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