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思想政治反教材交流
時間:2022-10-11 05:54:00
導語:電信思想政治反教材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談到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典型教育,人們自然地會想到雷鋒、焦裕祿、孔繁森、李素麗、徐虎等家喻戶曉的模范人物。的確,這些不同時代涌現、樹立的模范典型確實對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作用。但與此形成對照的是,每個時期也總有不和諧音符的產生,一些民憤大、影響壞的反面典型的產生,往往又使我們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那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應怎樣對待和利用反面教材呢?反面教材利用能否對思想政治工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呢?這里我想談點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反面教材符合唯物辯證法原則
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就是要人們唯物辯證地看待問題,既要看到一定社會的積極面,又要看到其陰暗面;既要看到對社會發展起積極推進作用的人們,又要看到對社會進步起消極阻礙作用的分子。這樣,我們才能旗幟鮮明地弘揚社會發展的進步力量,有效地杜絕、扼制社會發展的消極力量,從而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駕護航、引導教育作用。如果我們只講正面典型,宣傳好的一面,不講反面典型,那么正面宣傳的作用也會大打折扣。比如對人們反映強烈的腐敗問題,思想政治工作者就不僅要從正面宣傳廉潔奉公的好干部焦裕祿、孔繁森等正面典型,同時還要就社會上或身邊的反面典型進行批判、譴責,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引導教育的作用。
同時,社會歷史是由追求自己目的人的活動構成的。由于人們的意志和愿望各不相同,并分別從事各種活動,從而對社會歷史起著不同的作用。恩格斯說:“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的?!鱾€人的意志……融合為一個總的平均數,一個總的合力……”。在恩格斯提出的關于社會歷史的創造表現為一個合力的著名原理中,我們可以看出,歷史的發展是由無數個互相交錯的力量融合而成的合力所推動的。每個人的意志都朝著自己所選定的方向去追求自己所祈求的東西。無數的個人意志表現為無數個交錯的力量,形成一個合力,每個意志都包括在這個合力里,都對合力有所“作用”。有的作用大些,有的作用小些;有的起正面的促進作用,也有的起反面的阻礙作用;有的在相反的方向上用力,有的在同一方向上從不同角度用力,因此,正面典型的促進作用和反面典型的阻礙作用都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我們就不僅要宣傳正面典型,引導人們應該怎么樣,同時還要揭批反面典型,教育人們不應該怎么樣。只講其一,不講其二,不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
另外,真理和謬誤是辯證統一的。利用反面教材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就會避免再犯類似錯誤,即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失敗是成功之母”。無視錯誤產生或不能正確地對待錯誤并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實際上就是無視真理,不能正確地對待真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反面教材利用,符合真理和謬誤辯證關系原理,可以使我們通過總結別人錯誤教訓獲得真理,更好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二、利用反面教材符合馬克思主義者的一貫態度
馬克思主義者對反面教材歷來都采取的是客觀辯證的態度,恩格斯說:“要明確地懂得理論,最好的道路就是從本身的錯誤中、從痛苦的經驗中學習?!彼€說過:“無論從哪方面學習都不如從自己所犯的錯誤的后果中學習來得快?!编囆∑酵疽惨回炛匾暱偨Y經驗教訓,向反面教材學習。早在1978年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鄧小平同志就講過,“現在要搞現代化建設,全黨必須重新進行一次學習……從實踐中學、從書本上學、從自己和人家的經驗教訓中學?!彼J為,“改革開放是很大的試驗”,“改革開放是有風險的,但我們的政策是堅定不移的,不會動搖的,一直要干下去,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總結經驗”。正是這種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科學求實精神,才使我們從撥亂反正開始,沖破了長期“左”的指導思想和“兩個凡是”的思想束縛,實現了工作重點的轉移,糾正了對馬克思主義的某些教條式的理解以及對社會主義的不科學認識,制定了一整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方針政策,形成了全國范圍的改革開放新格局,開辟了一條走向輝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同志也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有些干部經受不住考驗,出了問題,其中的教訓很值得大家共同吸取。現在有一部分同志還沒有從這些沉痛的教訓中警醒,不良風氣仍然在他們中盛行?!苯倳涍@段話十分深刻,其關鍵是從“沉痛的教訓中警醒”。
在現實生活中或我們身邊,反面典型總是存在的,它們對一些人起著懲前毖后的警示、教育作用,對另一些人又起著消極的腐蝕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以此為契機、為教材,教育引導人們的思想與行為向著符合黨和人民要求的方向發展,防止其消極影響的腐蝕、蔓延。馬克思主義150多年的歷史發展證明,它正是在同各種錯誤思潮的斗爭中實現著不斷的創新與超越;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也無不是不斷地總結經驗、不斷地從反面教材和錯誤中學習,開拓前進的結果。歷史的發展一再地昭示我們,真理的獲得離不開錯誤,真理的發展同樣也離不開錯誤。真理和錯誤總是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的。
三、反面教材利用得當,能夠從反面促使人們從正向善,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收到正面典型宣傳收不到的教育效果
反面教材利用與正面典型宣傳不同,它不是要教育人們應該怎么做,而是要從危害、教訓、失敗中告訴人們不應該怎么做,如果怎么做就會怎么樣,從而以鐵的事實,雄辯地達到教育、轉變人們思想的目的。當然,事前教育,正面典型宣傳引導是很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很重要方面就是預測、疏導、防患于未然,但是,如果我們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已經發生、慘痛的教訓已成事實的話,那我們也要及時地做好亡羊補牢的工作,并以此為戒,不再重犯。歷史上不乏屈原、岳飛、林則徐這樣的愛國者,但也有靳尚、秦檜這樣的誤國、賣國者;既有雷鋒、焦裕祿、孔繁森這樣的克己奉公、無私奉獻者,也有劉青山、張子善、禹作敏、褚時健這樣的貪污、蛻變、腐化分子;既有李雙良、李素麗、徐虎這樣的普遍模范勞動者,也有坑蒙拐騙、制假售假、走私吸毒、搶劫殺人的敗類……因此,僅有正面宣傳是不夠的,反面教材利用十分必要,而且反面教材利用得當,還可以收到正面典型宣傳收不到的教育效果。比如重慶綦江虹橋垮塌案的公開審理,就象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教育影響了全國人民。
四、利用反面教材應該注意的幾個原則性問題
1.有選擇、有分析的針對性原則。
反面教材利用首先要注意案例和時機的選擇,案例選擇重要的是看案例的發生、發展、結局與當前的教育對象有無意義上的關聯和警示教育作用,以利使人們從他人與自己相近的行為后果中幡然醒悟。當然這里還有一個教育時機的選擇問題,就是要從事態發展和教育對象心理活動的最佳時機入手,才會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實事求是的客觀性原則。
反面教材利用一定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客觀性原則。無論是對反面教材的分析,還是對教育對象的評判,教育者一定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切勿感情用事,或夸大其辭,或掩蓋什么。鄧小平說:“過去我們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勝利,是靠實事求是;現在我們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同樣要靠實事求是”。同理,要搞好思想政治工作也離不開實事求是,只有說實事、講真話,才能心地坦然,自信從容,從而達到教育影響的效果。
3.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效性原則。
反面教材利用要有目的、有計劃,從反面教材的選擇、利用,到教育形式的采取、教育過程的進行以及受教育者會產生什么樣的反應、結果如何,教育者都要做到胸中有數。在反面教材利用過程中,重在要做到有批判、有鑒別,指出其要害,分析其原因,真正使受教育者能夠從“沉痛的教訓中驚醒”,收到實際的教育效果。
4.有節有制的教育性原則。
反面教材利用并不是有意識地要抓誰、批誰,而是選擇已經發生的具有一定警示教育意義的案例,達到教育他本人以及其他人的目的,不僅使當事人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給他人和社會造成的危害,感到自己罪有應得,產生悔過自新的想法,同時也使其他人的心靈由此受到震撼,唾棄丑惡行為,轉變錯誤思想,并時時以此為鑒,警鐘長鳴。
總之,利用反面教材既符合實事求是的辯證精神,又符合馬克思主義者的一貫態度,只要我們掌握科學的原則,恰當地利用好反面教材,就一定能起到清除錯誤,消除阻力,推進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
精品范文
10電信工程就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