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滿意建設年探索思考
時間:2022-10-13 10:30:00
導語:雙滿意建設年探索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組織部門自身建設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也是一個常議常新的重大課題。如何圍繞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一直是各級組織部門不斷研究的問題。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組織部門都在不斷探索加強組工干部隊伍自身建設的新方法、新途徑。今年,面對組織部門自身建設的新任務、新形勢,自治區黨委組織部提出了開展“雙滿意建設年”活動的新要求。這就要求各級組織部門必須緊緊圍繞“雙滿意建設年”的標準和要求,著眼于制度建設,探索建立“機關工作制度化、素質建設長期化、服務基層機制化、干部管理規范化、民主監督公開化”的長效機制,通過長效機制把組織部門建設成為最公道、最正派的部門,建設成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部門,把組工干部隊伍建設成為讓黨委滿意、讓群眾滿意的優秀團隊。
一、抓關鍵,促轉變,實現機關工作制度化
建章立制,完善內部管理,實現機關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是組織部門加強自身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建立“雙滿意建設年”活動長效機制首先就要緊緊圍繞自身建設,把建章立制作為組織部門自身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來抓。清理、修訂和完善現有的各項規章制度,并把活動開展中好的經驗、做法以制度的形式規范起來,重點建立健全以規范組工干部選調、培訓、考核、激勵和交流機制等為主要內容的組織部門人事管理制度;以規范程序、強化職責為主要內容的工作制度;以規范組工干部行為為主要內容的目標管理制度,從而形成一整套符合組織工作運行特點的機關工作制度,健全組織部門工作制度保證體系,促進機關工作的整體功能與效能。
(一)完善日常管理制度。組工干部的行為規范和組織部門的工作規范是確保組織工作高效率、高質量運行的基本保證。因此,建立“雙滿意建設年”活動長效機制,應從機關最基本、最日常、最本職的工作抓起,進一步細化《組織人事干部行為規范》和《組工干部工作程序》,不斷健全規范《組工干部考察干部行為規范》、《干部考察失察失誤責任追究辦法》、《組工干部日常行為準則》、《組工干部八小時外行為規定》以及《干部任免工作程序》、《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程序》、《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程序》、《領導干部任前監督程序》、《信訪舉報工作處理程序》等制度、程序,完善《機關學習制度》、《機關考勤制度》等機關辦公制度。把公道正派的要求與選人用人等各項工作緊密結合,力求做到每項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每個組工干部言行規范,作風嚴謹,逐步形成制度健全,工作規范的機關工作機制,確保工作效率不斷提高和工作作風不斷轉變。
(二)創新目標管理制度。工作目標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是調動組工干部工作積極性,推動工作持續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因此,組織部門要從創新完善目標管理制度入手,健全《科(室)、科長(主任)業績考核》等制度,對各項具體業務工作從提出、實施到完成的整套程序,以及各個環節的工作內容、工作標準、職能科室、責任人和相應責任作出詳細規定,對一些重點工作明確牽頭責任人,優化組合,強化管理,做到定人、定崗、定責、定量、定時,實現工作績效的最大化,提高目標管理的質量,推動長效機制的形成。
(三)建立問題整改制度?!半p滿意建設年”活動對組織系統自身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在活動開展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這些問題能不能得到有效整改,事關“雙滿意建設年”活動的成效。在活動中,只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整改制度,堅持邊開展、邊對照、邊檢查、邊整改的措施,才能保證活動的長期效果。因此,在“雙滿意建設年”活動中,必須按照“對己清正,對人公正,對內嚴格,對外平等”的要求,長期對照剖析自身存在的問題,針對查擺出來的突出問題,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及時制定整改方法和措施,切實解決實際問題。要實行整改公示制、整改責任制、整改跟蹤督辦制、整改效果評議制、整改結果反饋制、整改落實銷帳制等制度,做到月對照,季檢查,年反思,確保所有整改問題不拖延,不懸空,每一個整改的問題都有結果,以整改的實際成效促進工作。
二、抓根本,促提高,實現素質建設長期化
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效率組工干部隊伍,使組織部門和組工干部始終做到“讓黨委滿意、讓群眾滿意”,是“雙滿意建設年”活動的根本目的。因此,在“雙滿意建設年”長效機制的建設中,必須把學習和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加強組工干部理論修養和思想修養,提高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切實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紀律嚴明、公道正派的組工干部隊伍。
(一)建立組工干部全程培養機制。牢固樹立組工干部素質建設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站要高,看要遠,抓要實,堅持實施對組工干部的全程培養,把知識作為終身“嫁妝”,不斷給全體組工干部“充電”,補充“營養”,既管使用,也管培養,更管提高。針對新形勢下的組織工作現狀,確立加大頻率、延長時限、拓展內容、創新形式的培養思路。一是在知識結構上,不僅注意學習組織工作的相關知識,打牢深厚扎實的政治理論功底,而且要不斷擴大干部的知識覆蓋面,使其了解和掌握經濟、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識,加快知識更新速度,建立符合時展需要的組工干部知識體系;二是在專業結構上,加強對組工干部的專業培訓,特別是黨建理論、組工業務等方面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不斷強化專業的精深度,注重增強專業的復合度,使組工干部真正成為“業務通”、“多面手”,形成精益求精、科學合理的多元專業結構;三是在能力結構上,圍繞組織工作的目標任務,大力培養和提高組工干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加大實踐鍛煉與理論應用的結合。通過多管齊下的持續教育和注重長效的全程培養,有效促進組工干部素質建設進程。
(二)建立組工干部綜合能力培養機制。一是按照《2001-2005年全國組工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規劃和計劃,做到長期有目標、短期有任務,完善集中培訓、上掛下派、拓展培訓等培訓措施,豐富教育培訓形式,確保組工干部培訓的持續性、針對性和時效性。二是建立《組工干部考學和業務培訓辦法》,不斷進行完善和改進,以強有力的工作落實推進機制,促進全體組工干部的鍛煉提高。在學習中注重與實踐的結合,使每位干部努力成為組織工作的“專家”,精通政策,熟悉情況,能及時拿出本職工作的建議和方案等。同時,注重培養“復合型”組工干部,在工作中,打破業務分工的界限,要求每位干部必須具備多方面業務能力,培養“一專多能”的組工干部。三是嚴格落實學習措施,緊緊抓住學習這一環節,以學習促提高,改變以往學習給工作“讓路”的做法,嚴格執行各項學習制度。在學習內容上,堅持理論學習與業務學習并重;在學習形式上,以開展“爭當學習標兵”活動,舉辦“組工干部”論壇等活動為載體,嚴格制定全年學習計劃,定時間、定內容、定授課人,堅持按時集中學習與經常性自學相結合;在學習成果的檢驗上,實行階段性測試,不定范圍、不定內容,采取開卷或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測試結果在部內排名次公布,以激勵全體干部爭名進位,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積極推進“學習型”機關建設。建設“學習型”機關,是組織部門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適應新形勢,樹立新形象,開創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建設“雙滿意建設年”活動長效機制,就應把推進學習型機關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努力在整個組織系統培養和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切實增強和豐富學習效果,不斷拓寬組工干部知識面。
三、抓服務,促作風,實現服務基層機制化
讓群眾滿意是“雙滿意建設年”活動的一項基本要求,讓群眾滿意就是要立足于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切實把組織部門建設成為服務基層,群眾滿意的窗口部門。
(一)完善窗口服務制度。一是把干部群眾來得高興,去得滿意,作為衡量組工干部服務水平的標準,通過健全《組工干部文明辦公》等制度,規范組工干部言行,切實改變組工干部機關作風,辦公辦事使用文明用語,接待來訪親切和藹,為民辦事熱情周到,做到接待群眾“一句問候,一杯熱茶,一個座位,一聲道別”,始終突出服務對象的地位,讓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切實樹立組工干部在干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二是從提高機關工作效率、服務質量入手,實行服務干部群眾承諾制度和重大事項掛牌督辦制度,明確辦事程序、辦結時限、辦事責任人,做到能辦的立即辦,不能辦的講明原因,讓來辦事的干部群眾心里有底,少跑“冤枉”路。三是建立首問負責制、責任事故追究制和民主評議等制度,對沒按時限和要求完成工作任務或群眾評議不滿意率較高的組工干部實行告誡制或給予部內警告、限期整改的相應處罰,從而不斷強化組工干部責任意識,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
(二)建立“一線”工作制度。建立“雙滿意建設年”活動長效機制,就要始終把群眾的認可和支持作為重要內容。因此,各級組織部門要把組工干部到基層鍛煉,到基層服務,作為建立服務機制的重要內容,建立“一線”工作制度,通過組工干部到基層鍛煉、實踐、調研,一方面提高組工干部實踐能力,推動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提高干部群眾對組織工作的認識,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從而使我們的工作得到更好的發展和促進。要進一步完善《組織部門科(室)與部分村(隊)、社區建立聯系點制度》、《科室及組工干部調研制度》等“一線”工作制度,促使組工干部多深入一線工作,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問題發現在一線,解決在一線,做到重心下移,主動傾聽基層黨員干部呼聲,掌握民盼,解決民難,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四、抓管理,促落實,實現干部管理規范化
加強對組工干部的激勵、約束、管理,促進工作落實,實施以制管人、以章理部是調動干部工作積極性,促進“雙滿意建設年”活動的重要工作。因此,在建立健全“雙滿意建設年”活動長效機制中,要通過對實際工作的反復研究、總結,制定出涵蓋機關每一個崗位的工作職責、職業道德,明確任務目標、獎懲措施,規范組工干部管理,做到既職責明確,又便于協調、齊抓共管;既能有效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又能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既能迅速反映各方面信息,又能及時處理各種問題。
(一)目標任務規范化。根據上級要求及全區總體工作部署,繼續制定完善組工干部工作目標責任制度,并制定《年度重點工作一覽表》,由各級組織部門依據個人分工分解到每位組工干部頭上,以《一覽表》的形式固定下來,確定責任人、任務、目標要求及完成時限。通過具體、規范的工作目標,使全體組工干部努力有方向,工作有干勁,既便于領導監督,又便于互相監督,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平。
(二)考核評議規范化。制定完善《組織部各科(室)和科(室)負責人業績考核辦法》,建立考核領導組織,確定考核原則、對象、內容、方法、評價依據及標準等。按照《考核表》內容,對共性目標、職能職責目標跟蹤督查,根據標準打分,年末結合民主測評、領導評價等評出優秀、稱職、不稱職三個檔次。激勵全體組工干部自覺地創造性開展工作,增強對所從事工作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獎勵懲罰規范化。建立嚴格的年度考評制度和靈活的考評機制,通過請群眾監督員進行民主評議、測評和組織全體組織干部個人述職,背靠背測評等多種形式對組工干部進行年度考評,確定優秀、稱職、不稱職三個等次。加大考核結果的運用力度,獎優罰劣,解決“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
- 上一篇:行政監察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 下一篇:黨員先進性基本特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