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信用建設經驗交流

時間:2022-10-13 10:34:00

導語:社會信用建設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信用建設經驗交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也是信用經濟。在當前國際經濟逐漸走向一體化的新形勢下,如果沒有良好的信用制度作保障,就難以在國際市場立足。誠實守信是中華文明的精髓,"言必信,行必果"歷來是炎黃子孫崇尚的傳統美德。然而一個時期以來,由于受各種思潮的影響,一部分人的價值觀嚴重扭曲,坑蒙拐騙、逃脫債務、制假售假、言而無信等現象沉渣泛起,社會的信任度、安全度下降,投資環境衰退。大力整頓和規范信用秩序,建立穩定可靠的社會信用體系,是關系我國下一步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社會信用衰退給我國的經濟和社會造成了很大危害

一是影響了國家經濟和國家形象。社會信用度的低下狀態直接給國家的經濟建設造成了嚴重損失,阻礙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國家經濟發展的勢頭如果減緩,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不可能有較大提高,人民對國家的期望和信任感就會下降,同時也會使我國在國際交往中的國際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是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由于一些唯利是圖、不講信用現象的大量存在,不但給企業和經營者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損失,對他們以后的生產經營活動也造成了嚴重困難,一些企業和經營者甚至由此陷入重重危機之中,倒閉停產隨時可能出現,直接影響了以后的經營收入。這些損失是難以用數字來衡量的。

三是影響了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不講誠信的行為破壞了經濟交往中的信用原則,加深了以后經濟活動中的不信任程度,各種審核就要越來越嚴格,合同內容就要越來越復雜,從而增加了經濟活動的中間環節。而中間環節的增多必然會增加成本,延誤時機。同時,一些人的不講信用的行為增加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還會滋生一些犯罪行為,破壞社會治安,干擾社會生活秩序。

四是影響了社會風氣。由于不講信用的人往往能夠不付出艱苦的勞動而輕易發財,在社會中具有很強的"示范性"。一些人因為成為"大款"而倍受人們推崇,而其財富是否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所取得卻不被人們重視。人們往往對那些通過各種巧妙欺騙手段迅速致富的人羨慕不已,甚至加以模仿,導致了不講信用行為的蔓延擴大,敗壞和毒化了社會風氣。

二、社會信用衰退有著深層次的經濟及社會原因

原因之一,人們在走向市場的過程中,競爭意識、效率意識、管理意識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道德滑坡現象。過去人們長期生活在計劃經濟體制的框架中,企業利益和個人利益被壓制在一個比較狹窄的空間,當傳統體制被新的政策性外力所沖破,原有的道德基礎也隨之動搖,人們在更新觀念的同時,誠實守信、童叟無欺、不取不義之財等傳統美德也逐漸退隱,一些腐朽的思想濁流涌進國門,相當多的市場主體的道德觀向個人主義、唯利是圖轉換。由于社會變革時期是各種思想和道德觀念的大碰撞、大匯集時期,人們的分辨力相對弱化,多數人采取對此隨波逐流的態度,從而使社會信用衰退有了更廣泛的社會性。

原因之二,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剛剛建立,法制防線還不完善,存在許多漏洞。假冒偽劣、惡意拖欠、各種欺詐活動等不講信用的行為,大多數是侵權行為,甚至是犯罪行為;而從目前的執法力度來看,遠遠跟不上違法的擴張,使一些違法行為得不到有效的打擊和懲治,造成"違法成本"較低。缺少了法律的強制約束,就會使一些不法分子無所顧忌地從事犯罪活動;而一部分通過非法手段暴富起來的人的道德選擇和行為方式,又會對社會信用衰退產生了一種誘導和示范作用。

原因之三,一些地方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也成為社會信用衰退的催化劑。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本地經濟的發展,對于本地商家不講信用的行為采取慫恿、庇護的做法,出現了一批造假專業村和造假鄉鎮,甚至還有造假縣。在有些地方還形成了欠債有理、欠債有利的觀念,一些地方的司法部門甚至也陷入到保護本地債務人的泥坑中去,致使商業正氣在這些地方樹立不起來。

原因之四,有些政府機關從部門利益出發,打著為部門、為職工謀福利的幌子,搞一些違背市場規律、違反紀律規定的事情,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盛行一時。一些機關工作人員以權謀私,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大搞權錢交易,權力尋租。黨風、政風中的問題又影響了社會風氣,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滋長蔓延。有些人信奉"有錢能使鬼推磨",產生了許多無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影響了市場的正常運作和發育,使廣大商家產生了信用危機。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呼喚社會信用

第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競爭,是一種平等競爭。所謂平等,是指法律賦予市場主體資格平等、地位平等、機會平等、起點平等。以平等競爭為原則,市場運作過程中的不公平交易、投機取巧行為、偽劣造假現象都應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是一種自主的契約經濟。市場主體之間訂立的各種契約只要是在法律所不禁止的范圍之內,就具有與法律相同的效力。換句話說,契約就是主體之間專門的具體化了的"法律",或者說契約是就某一具體的經濟關系而在當事人之間立的"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當事人重合同守信用,全面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既要重視自己的權利,也要尊重他人的權利。在一個沒有信用基礎的社會里,很難產生現代市場經濟,既使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私人企業,如不誠實守信,公平交易,也要被社會所淘汰。

第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具有國內、國際開放性的經濟。只有實現中國市場經濟與國際的接軌,中華民族才能全方位地走向世界。采用世界通用的商品生產的數據標準、技術標準、質量標準和行為規范,是把我國的市場經濟送進國際市場的唯一途徑。而要實現與國際的對接,建立規范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良好的社會信用就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證。

第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滿足社會主體全面幸福為價值目標的權利型經濟。不必諱言,致富是每個經商者追求的目標。但也必須認識到,每個經商者要靠誠實勞動致富,每個經濟組織要靠履行經濟義務致富,走利人利己、利國利民的致富路子。一個不重視財富的市場主體是很難生存和發展的,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能只言利而不講義,更不能見利忘利、唯利是圖、損人利己。

四、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建立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

首先,要加快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實施,加快建立規范的信用考評監管體系和企業、個人誠信體系,大力扶持、幫助守信者,嚴厲制裁失信者。要發揮市場優勝劣汰的作用,使不講信用者迅速淘汰出局。

其次,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自律組織的作用,制定適合本行業特點的行業道德規范。行業道德規范要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并高于一般的社會公德要求。對于嚴重違反本行業職業道德規范的從業人員,要給予嚴肅處理,以維護行業道德的權威性和行業的純潔性。

再次,行政管理和執法部門要轉變工作作風,以良好的作風為全社會的誠信建設做出表率。要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認真解決以權謀私、循私枉法、執法不嚴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

又次,要把誠實守信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教育和引導企業、經營者樹立"誠信為本"的商業理念,恪守商業信譽,自覺抵制以次充好、制假售假等短期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要利用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大張旗鼓,廣泛宣傳,大造聲勢,使誠實守信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最后,執法機關要加大執法力度,打擊違法犯罪行為。要明確權限,強化監督,運用法律的武器,懲處違法違規者,鼓勵守法經營者,促進社會風氣的整體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