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監察信訪監督交流
時間:2022-10-13 05:10:00
導語:紀檢監察信訪監督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訪監督是紀檢監察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提高信訪監督能力,對于提高紀檢監察監督水平意義重大。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提高信訪監督能力,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
一、注重工作方式,變被動式接訪為服務性接訪
一是要善待群眾,及時辦結。對群眾反映合情合理合法應該解決而且能夠解決的問題,要抓緊解決;對一些合情但不合理或政策不允許的問題,要宣傳政策,講清道理,解釋疏導;對一些政策不明確的問題,爭取上級明確政策,及時解答回復。二是要領導接訪,上下聯動。要按照這一接訪工作機制,實行縣鄉黨委、政府和部門領導干部定期公開接待群眾來訪的制度,對群眾反映的疑難問題,由負責接訪的領導干部組織相關部門現場辦公,督促處理落實。三是要突出重點,重心下移。重點是要建立定期下訪制度,每月至少組織紀檢監察干部下訪一次,深入問題多、群眾信訪頻繁的重點單位、重點企業、重點鄉村、重點上訪對象、特殊群體、弱勢群體等進行調查研究,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二、堅持依法辦事,變無序信訪為有序信訪
首先要強化依法信訪的宣傳教育。采取多種方式大力宣傳信訪舉報法規和相關知識,增強群眾依法信訪的意識。特別是要教育黨員干部帶頭遵守各項規定,不得策劃、煽動、組織、支持、參加集體上訪;教育信訪工作人員依法辦理信訪問題。其次,要明確依法信訪的基本原則。堅持“依法上訪,違法追究,雙向責任,注重導向”原則,真正做到暢通渠道、聽取民意、排憂解難、執政為民、依法依規、健康有序。再次,要建立健全信訪法規體系。通過建立健全法規體系,依法保護黨員群眾信訪舉報的權利,依法規定黨員、群眾信訪舉報的義務,規范依法處理信訪問題的行為,使受理、處理、反映、監督、反饋等各個環節都有章可循。最后,要采取配套措施推進依法信訪。充分發揮縣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作用,使他們成為群眾的“代言人”;可對重點信訪問題進行公開聽證;可選派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較高、作風公道正派的律師參與信訪接待,依法調解一些復雜信訪案件,不斷暢通信訪監督的通道。
三、著力維護群眾利益,堅持信訪監督正確的工作導向
第一,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思想不動搖。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思想,以群眾合法合理的意愿、期待和要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把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二,抓住損害群眾利益的重點問題不放松。針對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一些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及時研究、及時處理,使廣大人民群眾滿意。第三,查處損害群眾利益問題的案件不手軟。建立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快速反應機制,采取發信訪監督卡、信訪談話、立案查辦等方式,督促信訪問題的解決。對損害群眾利益的典型案件,要及時受理、認真調查、嚴肅查處,決不姑息遷就。
四、積極協調部門關系,形成信訪監督的整體合力
第一,要建立合理分流處理機制。凡進入法律程序的信訪問題分流到人大信訪部門接待處理,凡舉報非黨員干部或行政監察對象違法違紀的信訪問題,由專門信訪部門負責處理。對于紀檢監察機關受理范圍內的信訪問題,要按照“分級負責、歸口辦理”,“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層層分解信訪工作任務。第二,要建立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對于牽涉多個部門,或某一個部門難以解決的交叉、復雜、疑難的信訪問題,紀檢監察機關要主動牽頭組織協調,采取召開聯席會議、成立聯合調查組等方式,積極協調部門關系,齊抓共管,變“單兵作戰”為“團體配合”。第三,要加強督促檢查。紀檢監察機關要主動指導、幫助責任部門研究、制定解決信訪問題的辦法措施,并加強跟蹤調度,加強督促檢查,及時掌握進展情況,督促其按要求抓落實,抓整改,直到信訪問題解決。
五、加強制度建設,構筑信訪監督的長效機制
一要創新信訪接待制度。完善領導接訪日制度,建立與黨委、政府專門信訪部門、人大信訪部門協作接訪制度,拓寬信訪接待思路,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接訪方式,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接訪制度,律師參與接訪制度等。二要建立嚴密高效的處訪制度,增強信訪問題處理的力度。三要嚴格落實回訪制度。按照《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的要求,建立健全信訪反饋的相關制度。建立信訪處理情況登記臺賬,每辦一件信訪件,要在規定時間內及時向信訪人回復,真正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周惠華)
- 上一篇:查辦復雜案件經驗交流
- 下一篇:水文效能監察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