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思考

時間:2022-10-16 04:49:00

導語: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思考

農村實用人才是農村科學技術普及的載體,是農村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廣大農民科技致富的寶貴財富。我縣歷來十分重視對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打造了一支優秀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為推進全縣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一、探索與實踐

(一)轉換機制,拓寬渠道,努力擴大農村實用人才隊伍。首先,科學籌劃。在調研、摸底的基礎上,根據我縣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村實用人才發展計劃,規范實用人才的選拔、培養,使實用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按照“實用、實際、實效”的原則,積極拓寬農村實用人才的覆蓋范圍,除傳統的種植、養殖、加工、運輸四大人才板塊外,拓展了在農村從事營銷、農機、建筑等行業人才和農村經紀人、致富帶頭人、民間技術服務業績突出的人才,為黨所用、為社會服務。其次,健全機制。制訂《**縣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選拔管理實施辦法》、《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獎勵暫行辦法》等,使農村實用人才的管理步入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同時,基層黨組織對農村實用人才給予重點關注、跟蹤培養,凡符合條件的及時吸收加入黨組織,選拔為村組干部,加大對優秀農村實用人才的獎勵表彰,樹立典型,大張旗鼓地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成功經驗。建立了農村實用人才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制度,組織農業專家對農村實用人才進行專業職稱評審,使這些“土專家”、“田秀才”有名有份,并落實相關待遇。其三,合理選拔。依托“十百千萬”工程,嚴把政治素質、業務技術素質和組織審核“三關”,真正把農村中能帶領農民學科技、用科技、走向致富路的實用人才,按照規定的程序、標準選拔出來,公布于眾。對于選拔出來的優秀實用人才,及時建立檔案,把他們的基本情況、技術特長、專業成果、所受培訓、發揮作用情況等資料逐一記錄,統一保存,分類管理,作為培養、使用依據。

(二)遵循規律,教育熏陶,大力提高農村實用人才質量。一是大力發展農村中等職業教育??h級重點辦好職業技術教育培訓中心,培訓鎮村科技干部和致富能手;鎮級重點辦好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學校,有針對性地培訓科技示范戶;村級以科技示范、經驗傳授為主,對廣大群眾進行實用技術、致富技術的傳授推廣。在培訓內容上,堅持按需施教,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培養急需的農村實用人才。在方法上,聘請有關專家定期到田頭針對生產實際舉辦講座,不斷更新農民的知識結構,了解市場形勢,避免生產的盲目性。利用農閑有利時機,組織有專長的實用人才到先進地區進行考察、培訓,學習經驗,不斷提高實用人才的自身素質。二是利用現代化手段,推廣電化教育。為適應電教和網絡教育發展的要求,積極開展“黨員電教服務三農”的實踐活動,在黨員電教VCD片庫專門建立“農村實用技術片庫”,下發“農村實用技術VCD目錄”;建立“**農業網”,及時提供農業政策法規、病蟲害通報、市場行情和符合本地實際的新技術信息等;利用《**新聞》、電臺、電視臺開辦專欄專題,大力宣傳農業知識與技術。

(三)科學服務,合理引導,全面拓展農村實用人才帶動共富。一是建立網絡,規范管理。對于登記在冊的各類實用人才,引導他們之間加強聯系,形成橫向成緯、縱向成經的交叉網絡,變單一的種植養殖模式為集生產、加工、服務、運銷于一體的綜合型大農業經營模式,組織農村實用人才與鎮黨委、政府簽訂雙向目標責任書,制定總體工作目標和年度工作目標,對不能按期完成任務的,或不能再發揮科技帶頭作用的人才要取消其待遇和優惠政策。二是辦企業,建基地,支持實用人才轉化身份。積極鼓勵農村實用人才興辦企業,擔任廠長、經理,吸納農村勞動力,帶富一方群眾。選用部分輻射面廣、經濟效益高、政治素質過硬的實用人才,把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交給他們,干給農民看,引導農民學,幫助農民銷,帶著農民富。三是建協會,結對子,發揮指導作用。根據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利用實用人才間縱橫交錯的網絡結構,不斷吸取外縣甚至是外國的成功經驗,建立專業合作組織,利用協會的技術、資金、市場資源,鼓勵實用人才通過“手拉手”等幫扶活動,采取結對子、以師帶徒、科技趕集等方式對周圍農民進行“傳幫帶”,讓更多的農民掌握新技術,使用新品種,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二、問題與不足

幾年來,我縣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初步培養出一批“土生土長”的農村實用人才,為農村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科技含量的提高起到了推動作用。但從經濟發展的要求看,實用人才隊伍建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一是管理服務過于宏觀。實用人才分布面廣,一家一戶分散作業,給人才管理帶來較大困難。管理模式的操作性、具體性不強,同時也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整合體制;二是培訓力度不夠。由于農村實用人才居住分散、專業雜亂、技術種類繁多,培訓課程的設置難以適應實際需要,只能停留在對種植、養殖、農村經紀人等帶有共性專業的培訓上,而對企業經營、信息技術等方面培訓不夠;三是作用發揮有待加強。部分農村實用人才在思想上存在小農經濟意識,影響整體作用的發揮。在參加“結對幫扶”等活動中還不積極、主動,作用發揮普遍不足。

三、建議與思考

要完善管理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強化實用人才隊伍建設關鍵在管理,要成立領導組織,健全管理網絡,形成組織部門牽頭,人事、農業、科技、教育等部門各司其職,鎮黨委、村支部具體落實的管理模式,力求形成管理工作的合力。同時,要加強制度建設,出臺相關規定,實行動態管理。完善建檔造冊、走訪聯系、交心座談、領導掛點等制度,使管理走上制度化。

要加強培訓服務,提高人才素質。培養實用人才的工作重點要放在提高實用人才整體素質上,納入農村黨員干部整體培訓規劃之中,充分發揮技校、電教網絡等陣地作用,每年定期組織實用人才集中培訓,進行政策、實用科技知識的理論輔導,提高素養;要立足實際,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實用人才走出家門與外界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到發達地區和先進企業參觀學習,啟迪思維,開闊視野。

要完善扶助機制,創造良好環境。一是政策上扶持。對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科研生產項目實施者,采取傾斜政策,重點扶持,為實用人才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二是技術上支持。充分發揮農業專家、科技人才的技術優勢,通過開展專家與實用人才結對活動,及時幫助實用人才解決在生產、經營中的技術難題。三是資金上扶持。對進行特色農業開發、有較大發展潛力的項目,積極爭取金融部門的支持,使農業小額貸款向實用人才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