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人才隊伍建設思考
時間:2022-10-22 02:13:00
導語:村級人才隊伍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形勢下,人才資源已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加強村級人才隊伍建設,已成為當前一項迫切任務。
一、村級人才隊伍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撈刀河鎮地處長沙市北部城郊,總面積93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萬人,轄24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目前的村級人才隊伍在一些方面已經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形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基層工作的順利開展,主要表現如下:
(一)村干部各方面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少村級班子中不同程度存在“三偏現象”,即:年齡偏大,**年圓滿完成支村兩委換屆選舉試點工作后,撈刀河鎮27個村(居)中有22個實現了支部書記、主任“一肩挑”,平均年齡48.6歲,新選書記年紀最輕的為25歲,但是50歲以上的仍有15個;文化程度偏低,換屆后,在新的村(居)支部書記中大專學歷的才3人,高中學歷的12人,整體文化程度偏低;能力偏弱,有部份村干部對發展集體經濟辦法不多,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認識模糊,對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意識不強,不能成為群眾致富的領頭雁。
(二)村干部精神狀態有待進一步加強。一是奉獻、進取精神有待進一步加強。由于村級經濟基礎薄弱,絕大多數村都沒有固定的村級收入,村干部待遇普遍偏低,最多的如高嶺村每年補助8000元左右,而絕大多數村還不到4000元,個別村甚至拿不到分文報酬,加上由于村工作環境的復雜性,不少村干部理想信念動搖,忙自己的事情多,忙公家的事情少,辦理民事村務少,顧自家發財致富多。少數村干部以條件差為由,在職期間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工作主動性不強,應付了事,“等、靠、要”思想較嚴重。二是民主作風有待進一步形成。有的村班子領導搞一言堂、家長制,重大事情不經集體商量,沒有很好地推行重大村務公決制度。
(三)社會存有偏見、環境不優。目前,社會上少數人始終認為“農民就是農民,即使成為人才也還是農民,就算成為黨員也不一定能當人才用”,在他們眼里,能致富的就是人才,而沒有認識到人才才能更好地致富。
(四)村干部隊伍青黃不接,后繼乏人。村級人才隊伍出現青黃不接、后繼無人的局面,有的村推來推去就那么三五個人,黨員人數占總人數比重普遍偏低,如高嶺村,全村1930多人,其正式黨員63人,預備黨員2人,正式黨員年齡普遍偏大。造成這樣的局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地理及認識原因。由于撈刀河鎮正處于城鄉結合的地區,進城方便,青年新生力量處于分散、流動狀態,村級組織難于對他們開展有效的教育和培養。有的年輕人由于受社會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不愿入黨,不想當村干部,認為有本事不如自己掙錢,加之個別村干部怕自己“位子”坐不穩,怕被后來者“奪權”,導致私心雜念嚴重,盡量不發展年輕黨員。二是管理措施不健全。部分村對村級人才隊伍的培養、選拔缺乏硬性措施,對本村人才隊伍的建設既無領導分管,又無具體人抓;既無臺帳,又無名冊;既沒有規范的規章制度,又很少組織開展業務學習、參觀交流、科技攻關和輔導農民等活動。
二、加強村級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思考
(一)夯實基礎,健全機構。加強村級人才隊伍建設,鎮、村應成立實用人才、入黨積極分子、后備干部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完善村級人才隊伍建設機制,以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為基本標準,嚴格按照“兩推一選”、“公推直選”的辦法,培養選拔那些政治素質高、群眾威信高的“雙高型”人才和帶頭致富能力強、帶領群眾共同富裕能力強的“雙強型”人才,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
(二)加強管理,提高認識。一是加強對現有村(居)干部特別是黨支部書記的教育和管理,使其在思想意識上切實認識到村級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村支“兩委”班子換屆后,撈刀河鎮各村級班子的戰斗力、凝聚力得到了提高。鎮充分利用鎮現代遠程教育陣地,加大了對村干部的培訓力度,積極鼓勵村黨支部書記上學深造,提高其先富領富能力、民主集中能力、駕馭全局能力和建設隊伍能力。在村級人才隊伍的建設過程中各村大都采取了一定的有力措施,在海選過程中就有高嶺、大明等幾個村新當選的村干部為當地實用人才。二是加強對農村黨員和預備黨員的教育和管理。農村黨員是貫徹黨在農村各項政策的骨干力量,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領頭雁”,他們在加強村級人才隊伍建設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撈刀河鎮將農村黨員和后備干部的培訓納入了年度計劃,充分利用時間進行集中培訓,提高他們的認識能力。三是要大力實施農民素質工程,加強農民的思想道德、科技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術培訓。加強對群眾的教育和管理。1999年以來,撈刀河鎮以貫徹實施“村民自治”為契機,注重發揚民主,讓群眾選好帶頭人,管好領頭羊,在積極參與村級事務中理解、配合和支持村委會工作,通過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措施,不但改善了黨群、干群關系,而且村干部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發展意識明顯增強,促進了村級人才隊伍建設。
(三)優化環境、創造條件。一要優化輿論環境。要通過各種宣傳媒體造就尊重實用人才、尊重有真才實干人才以及農村黨員干部的輿論氛圍。二要優化選撥任用環境。要將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村后備黨員干部切實納入人事部門職稱管理范圍,每年組織對其中優秀者評定職稱,對成績突出者破格晉升選用。三要優化人才獎勵環境。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實用人才和有貢獻的人才的激勵措施,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
(四)創新機制、培養人才
一是加強農村鄉土人才的培養。“人才是第一資源”,農村的發展離不開那些懂科技、信息廣、頭腦活的新型鄉土人才,如何做好農村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工作,是建設新農村的關鍵。撈刀河鎮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鄉土人才庫,把政治素質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識,懂得經營管理的回鄉知識青年、退伍軍人、鄉鎮企業家以及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的優秀黨員作為重點對象加以培養。制定科學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包括短期、中長期規劃、一般人才和較高層次人才規劃、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規劃,各村建立實用人才網絡和人才臺帳,使人才底子清楚。加強對適用人才的培訓、提高、啟用措施,加大實用人才的培養、培訓力度,定期組織各類鄉土人才通過黨校、遠程教育網絡等方式進行政治理論和實用技術培訓,積極開展送科技下鄉、專家上門服務和巡回輔導,加快鄉土人才知識更新步伐。組織鄉土人才到發達地區和先進村學習,選送有發展潛力的鄉土人才到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學習,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鼓勵和支持鄉鎮、村干部、農技人員領辦、創辦、建立各類科技示范服務基地,帶領農民群眾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實施剩余勞動力轉移。二是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的培養。對農村后備干部隊伍要實行“遞進培養”,注重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農村基層干部。廣泛吸納各類優秀人才,儲備一支年紀輕、素質高、潛力大的后備基層干部人才隊伍。通過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以及自學等形式,培養后備干部,選拔了一批政治上堅定、事業心強、公道正派、勇于奉獻的優秀青年,納入到了各村后備干部隊伍中,由鎮黨委統一管理,組織部門對其進行跟蹤管理,確保了每個階段每個村都有優秀人才作后備。三是加強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針對目前不少村存在的農村黨員“青黃不接”和年齡老化的問題,對那些有意愿入黨的要熱情接待,嚴格把關,同時對于那些入黨積極分子應在村級或組級重大活動或建設予以重任,進行適當的考察和磨煉。在發展黨員工作中采取“兩優先、四傾斜、四優化”的工作思路。即優先發展具有一技之長的致富能手、技術標兵、業務骨干入黨,優先發展優秀人才后備干部入黨;向35歲以下各類優秀人才傾斜,向工作生產第一線優秀人才傾斜,向貧困落后、黨員隊伍老化村的致富人才傾斜,向高知識群體、新型經濟社會組織中的優秀人才傾斜;優化教育培養機制,優化載體活動機制,優化責任監督機制,優化服務管理機制?!蓖ㄟ^以上措施最大限度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解決農村后繼乏人的局面。
精品范文
10村級巡察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