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性建設的歷史進程思考

時間:2022-10-22 03:20:00

導語:先進性建設的歷史進程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先進性建設的歷史進程思考

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特征。我們的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什么叫先鋒隊?“先鋒”者,即先進、先行、走在前列的意思。惟其先進,才稱得上是先鋒隊。所以,先進性是對黨的性質的基本要求,也是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能否始終保持先進性,決定著黨能否在歷史舞臺上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也決定著黨所領導的國家和人民能否不斷地走向興旺發達。

中國共產黨迄今已經走過了84年的歷程。80多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地創造輝煌的業績,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始終堅持走在時代潮流的前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著民族的大義和人民的利益,進行了英勇的斗爭,做出了無私的奉獻。同樣,為了保持黨的先進性,80多年來,我們黨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1840年以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面臨著救亡和進步兩大歷史任務。無數的志士仁人為此而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奮斗。中國共產黨最早就是由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建立起來的。他們鐵肩擔道義、立志救中華,不僅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而且表現出非凡的才能。這樣一大批先進人士聚集在共產黨的旗幟之下,給中國革命帶來了希望,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曙光。

黨在成立之初,就明確提出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問題。1922年黨的二大通過的《關于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對黨員提出了七個方面的要求,明確指出,我們黨“應當是無產階級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眾組織起來為無產階級之利益而奮斗的政黨,為無產階級做革命運動的急先鋒?!秉h最初的組織規模雖然很小,但卻發揮了先鋒隊作用,很快便掀起了工人運動的高潮。孫中山正是看到了共產黨的力量和作用,才力邀實行國共合作,從而興起了聲勢浩大的群眾革命運動和北伐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如何在農村斗爭的條件下保持黨員的先進性,成為黨的建設的新課題。1929年12月親自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提出了從思想上建黨的方針,明確要求“從黨內教育做起”,提高黨內的政治水平。還具體規定了黨內教育的方法,如黨報、簡報、編制各種小冊子、個別談話、批評、小組會、支部會、黨員大會、政治討論會、參加實際工作等,共有18種之多。特別是首次規定了“新分子入黨的條件”:“1、政治觀念沒有錯誤的(包括階級覺悟)。2、忠實。3、有犧牲精神,能積極工作。4、沒有發洋財的觀念。5、不吃鴉片,不賭博?!彪S著根據地的建立,我們黨開始在局部地區執政。1932年初至1934年10月,中華蘇維埃中央臨時政府在中央蘇區開展了一場反對貪污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成為我們黨廉政建設的初步嘗試。正是由于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探索和英勇奮斗,我們黨才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才以驚天地、泣鬼神的精神創造了萬里長征的奇跡。

抗日戰爭時期,把黨的建設作為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之一,提出黨的建設偉大工程,號召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黨。1938年10月,在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共產黨員應該成為英勇作戰的模范,執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紀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內部團結統一的模范,多做工作、少取報酬的模范,實事求是的模范,遠見卓識的模范以及學習的模范,等等。一共列舉了6個方面11個“模范”。后來,又撰寫了《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等重要文章,其中的名言警句,比如:“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種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等等,傳頌至今,經久不衰。撰寫的《我的修養要則》、《怎樣做一個好的領導者》,陳云撰寫的《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也從不同方面論述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問題。1941—1945年的運動,以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為主要任務,使全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受到一次普遍的、生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路線和增強黨性的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次全黨范圍的先進性教育活動。隨后,黨的七大制定的新黨章,第一次寫進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進的有組織的部隊,是它的階級組織的最高形式”,“代表中國民族與中國人民的利益”;同時,第一次明確規定了黨員的四項義務和四項權利。全黨空前的團結和強大,為奪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最重要的條件。

抗日戰爭勝利后,黨把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作為奪取中國革命最后勝利的重要保證。針對當時黨員隊伍迅速擴大,但一些黨組織也出現思想、作風和組織不純的問題,1947年,中央決定各解放區黨組織結合開展以“三查三整”(查階級、查思想、查作風和整頓組織、整頓思想、整頓作風)為內容的整黨運動。開辟了“開門整黨”的新途徑,使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有了更大進步。

總的來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主要集中在“革命”上。我們黨努力探索和走出了一條在經濟文化落后、農民占多數的國家里推進黨的建設工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道路。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突出地表現在: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沖鋒在前,無私奉獻,直接經受生與死的考驗。、夏明翰、、楊靖宇、張思德、劉胡蘭、等無數黨的優秀兒女,共同特點都是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共產黨員”的旗幟。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近代以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并做出最大犧牲的黨,她以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輝煌勝利,在人民的心中樹立了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巍巍豐碑。

二、新中國成立后到改革開放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的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新的形勢、任務和環境,要求共產黨員全身心地投入到鞏固新政權、建設新社會,進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事業中,艱苦奮斗,勇于奉獻,在各行各業創造一流的業績。這是黨執政后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最主要表現和最大的特點。此外,由于黨執政了,手中有了權力,過去是動員群眾入黨,現在是很多人爭著入黨,其中免不了夾雜有個人利益的動因。這對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提出了新的更加復雜的課題。鄧小平在八大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指出:“如果在以前,一個人決心加入我們的黨,往往表示他決心冒著喪失自由和生命的危險,去為群眾的利益斗爭,去為人類社會的最高理想斗爭;那末在現在,就容易出現這樣的人,他們為著取得名譽和地位而入黨,他們在入黨以后,不去支持群眾的利益,反而妨害群眾的利益。誠然,這樣的人在我們黨內是極少數,但是,我們決不能忽視這個事實?!贝撕髱资甑臍v史證明,鄧小平當時的分析和預見是多么正確。

面對執政帶來的考驗,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兩個務必”的要求,同時號召全黨努力學習,不斷增長領導經濟建設和執掌政權的本領。1950年上半年,全黨開展了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整風運動,重點是整頓各級領導機關的工作作風。1951年下半年至1954年春,又進行了全黨范圍的整黨運動,分學習、登記、審查和組織處理四個階段,重點整頓基層組織,對黨員進行一次認真的審查。1952年,整黨工作與“三反”運動結合起來,查處了一批有貪污浪費行為和官僚主義現象的黨員干部及少數腐化變質分子。

1956年黨的八大科學分析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了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鄧小平在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指出:“黨的事業的勝利,黨對于人民所負的責任的加重,黨在人民中間的威信的增長,這一切,都要求黨對于黨員提出更高的標準?!彼?,八大黨章大大擴充了有關黨員先進性的內容,對黨員一共規定了十條義務,權利也擴充為七條。為加強對黨員、群眾的思想教育,從1951年到1960年,先后出版了四卷《選集》,為全黨全國學習思想提供了系統的教材。1962年,經中央批準,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修訂第二版出版發行。60年代初,中央作出大規模輪訓干部的決定。到1962年10月,全黨參加輪訓的干部達到1000萬人。

當然,由于在探索中國式的社會主義道路上的失誤,在如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方面,我們黨也有過深刻的教訓。1957年開展的整風運動,本意是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克服黨內的不良傾向。但后來由于種種復雜的原因,出現了“反右”擴大化的錯誤。此后,黨的“左”傾錯誤日益發展。1959年廬山會議以后,全黨開展了一場“反右傾”斗爭,一大批黨員干部被劃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1963年,又發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后改稱“四清運動”,結合進行整黨,重點是整所謂“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對黨員進行了重新登記。1966年,開始“”的十年動亂。從1969年到1971年,開展了以思想上整頓和組織上“吐故納新”為主要內容的整黨建黨運動。由于指導思想和路線方針的錯誤,這些運動都沒有取得應有的增強黨的先進性的效果。

雖然探索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艱難曲折,但在新中國成立后的20多年時間里,絕大多數共產黨員都以崇高的理想為激勵,在各條戰線上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涌現出了以李四光、焦裕祿、雷鋒、王進喜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共產黨員。正是在廣大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感召下,廣大人民群眾迸發出無比高昂的建設熱情,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和獨立自主的國民經濟體系,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使科技文化獲得迅猛的發展,取得了“兩彈一星”、人工合成胰島素等輝煌成就。

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黨和國家的歷史性轉折,鄧小平倡導的改革開放,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它不僅要求共產黨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走在改革開放的前列,而且也要經受改革開放帶來的新的考驗。面對這一特點,鄧小平鮮明地提出“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黨,執政黨的黨員應該怎樣才合格”的問題,要求我們進行新的探索,既要加強又要改善黨的領導。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對廣大共產黨員是一次活生生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的教育。圍繞著起草、通過和學習宣傳《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全黨又進行了一次生動的關于黨的歷史和正確對待和思想的教育。

總結歷史教訓,適應新的形勢,1980年2月,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制定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這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一份重要文件。其12條準則中,有9條是直接對黨員的要求。如:1.堅持黨的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2.堅持集體領導,反對個人專斷;3.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嚴格遵守黨的紀律;4.堅持黨性,根絕派性;5.要講真話,言行一致;6.發揚黨內民主,正確對待不同意見;9.同錯誤傾向和壞人壞事做斗爭;11.接受黨和群眾的監督,不準搞特權;12.努力學習,做到又紅又專。1982年,十二大制定的新黨章,繼承和發展七大、八大黨章的優點,結合新的歷史條件,比較系統地規定了共產黨員的八條義務和八條權利,對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這兩個八條,成為迄今黨章有關內容的基礎。

針對“”結束后黨員隊伍的狀況,按照十二大要求,1983年10月,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做出《關于整黨的決定》,從1983年冬季開始對黨的作風和組織進行一次全面整頓。這次整黨分三期進行,到1987年5月基本結束,歷時三年半。后期進行了黨員登記和組織處理,開除黨籍3.3萬人,不予登記9萬多人,緩期登記14.5萬人,受黨內留黨察看、撤銷黨內職務和向黨外組織建議撤銷黨外職務、黨內嚴重警告、警告等黨紀處分的共有18.4萬人。這次整黨也有發展不平衡、一些地方走過場的現象,但總的來說,全黨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都有了進步,為新時期保持黨的先進性積累了經驗。

1987年的十三大,制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并按照鄧小平的思想,提出“從嚴治黨”的要求。十三大之后,各地黨組織妥善處理了一批不合格黨員。

新時期,從中央到地方,建立健全了以黨校為主,包括干校、行政學院等在內的干部教育體系,建立了包括培訓、輪訓和在職學習在內,學習與使用相聯系的干部教育制度。全黨結合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完整地準確地理解馬列主義思想,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這一時期黨的建設也存在一定問題。當然,從總體上來說,黨的先進性建設,為改革開放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廣大共產黨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勇于實踐,敢闖敢試,發揮模范作用,打開了各方面體制改革的局面,使我國的生產力得到了新的解放和發展,人民生活開始走向富裕,在國際上的地位迅速提高。

四、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

1989年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后,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國際國內風云變幻的條件下,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不動搖,從容應對復雜局面的考驗,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積極探索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新途徑。

1989年8月,中央發出《關于加強黨的建設的通知》,總結當年春夏之交政治風波的教訓,要求下決心解決黨的建設中的一些迫切問題。

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和黨召開十四大,標志著改革開放進入新的階段。1994年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通過《關于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對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做出了全面的部署。

理論武裝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一項重要內容。1992年,十四大確立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隨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理論武裝的措施,包括編輯出版《鄧小平文選》,印發學習綱要,舉辦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理論研討班等。十五大前后,興起了學習鄧小平理論的新高潮。特別是連續舉辦了兩期新進中委的中央委員候補委員研討班。同時,在黨員隊伍中開展了為期3年的學理論、學黨章的“雙學活動”。中央黨校和地方各級黨校常年舉辦各種進修班、培訓班。中央制定了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逐步建立了干部培訓、中心組學習、講師團輔導等一整套學習制度。

1995年11月,同志提出領導干部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1996年,提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1997年,十五大提出新形勢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明確要求。針對黨員干部隊伍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了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1998年11月,黨中央決定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深入進行以“三講”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至2000年,全黨共有70多萬領導干部參加了“三講”教育。其他黨員也以不同方式受到了教育?!叭v”教育成為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保持黨員先進性的一次創造性探索和實踐。隨后的十五屆六中全會又通過了《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

世紀之交,同志集中全黨智慧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黨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全國上下迅速興起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熱潮。在農村1500多萬基層黨員和干部中,開展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收到了“使干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的良好效果。黨的十六大進一步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進黨章,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

十六大之后,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幟,把偉大事業與偉大工程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突出強調“兩個務必”,要求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采取一系列措施,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做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決定;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堅持集體領導,加強制度建設,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廣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加強黨內監督,加大反腐敗斗爭的力度,制定系統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把執政能力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重中之重,做出全面部署;在認真試點的基礎上,開始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最近又明確提出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等。所有這些舉措,進一步開創了黨的建設的新局面,受到了廣泛的贊揚和肯定。

正是靠著幾代共產黨人發揮的先鋒模范作用,靠著他們團結和帶領全體人民共同奮斗,中華民族才出現了今天這樣一個自近代以來最輝煌的時代,才展現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偉大復興的光輝前景。

回顧80多年的歷史,我們黨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包括途徑、方法和手段方面,都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其中,至少有這樣幾條值得注意和研究。一是保持先進性要始終與黨的路線綱領相聯系。只有黨的路線綱領正確,廣大黨員的先進性才有正確的方向和科學的指導,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起到推動各項事業進步的作用。同時,廣大黨員的先進性又是制定正確的路線綱領的基礎,是保證路線綱領得到實施的重要條件。所以,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必須緊緊圍繞黨的路線綱領進行,不能孤立地就黨員的先進性談先進性。要從整體著眼,依靠廣大黨員的先進性,推動確立和始終堅持正確的路線綱領;同時,又通過充分發揮廣大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黨的路線綱領得到更好的貫徹落實。

二是保持先進性要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精神。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保持黨的生命活力,使先進性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使黨始終走在時代潮流的前列。同志說:“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堅持用發展的眼光審視和評估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完善自己,永不自滿,永不懈怠,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這是我們黨始終保持先進性的根本要求?!?/p>

三是保持先進性要著重抓好制度和機制的建設。黨的先進性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從多方面著手,采用多種方式和手段。鄧小平說,制度建設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因此,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應注意改進和完善黨的建設包括黨員管理的各項制度,從制度上引導和約束黨員的行為;完善激勵和約束機制,形成鼓勵、支持和保護黨員發揮先進性的良好環境;把教育與管理結合起來,按照制度加強管理和監督。

四是保持先進性要堅持從思想上建黨的原則。在農民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怎樣建設一個真正具有工人階級先進性的黨,是我們黨從成立之初就面臨的重大課題。提出從思想上建黨的方針,創造性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并使之成為我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任何黨員的先進性都不是由出身決定的,更不是一勞永逸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就必須始終堅持從思想上建黨的原則,把黨作為錘煉先進性的熔爐,不斷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加強黨員自身的學習和修養,使廣大黨員真正解決從思想上政治上入黨的問題。

五是保持先進性要把經常性教育與適當的集中教育結合起來。我們黨歷史上,比較明確地稱為整黨和整風的運動或活動,一共有8次。1941—1945年的運動,1947—1949年結合進行的整黨,1950年的整風和1951—1954年的整黨,1957年的整風運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的整黨,1968—1971年的整黨建黨,1983—1987年的整黨,1998—2000年的“三講”教育。這些運動或活動,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偨Y經驗,可以說,平常時期,要通過學習教育、特別是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使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一定時期,又可以根據形勢任務的需要,集中地開展學習教育,著力解決某些突出的問題,使黨員的先進性有比較明顯的提高。在集中教育的過程中,要掌握政策、注意方法;同時也要注意建立長效機制,以鞏固集中教育的成果。

六是保持先進性要善于繼承、運用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我們黨的先進性,既集中了工人階級的優點,又吸收了中華文明的精華,是在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劉少奇、、鄧小平等人都接受過中國文化的長期熏陶,善于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都曾經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吾日三省吾身”,“慎獨”,“舍生取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傳統思想的精華,勉勵自己,教育黨員,并使這些思想得到了改造和發展。同志提出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等要求,也是對傳統文化的運用和升華。傳統文化不能與共產黨人的先進性相比,但它們對共產黨人確實產生過巨大的激勵作用,現在依然有著強大的影響力。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非常有必要利用這種寶貴的資源,對其加以改造、升華,用以激勵廣大共產黨員。

80多年來,我們黨的先進性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正如總書記指出的:“一個政黨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痹谛碌男蝿菹?,我們黨面臨著許多新的課題。在肯定黨員隊伍主流的同時,也必須充分意識到存在的問題。能不能始終保持先進性,是擺在我們黨面前的一個長期的課題和考驗。所以,紀念建黨84周年,我們一定要繼續努力,不斷把黨的先進性建設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