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思考
時間:2022-10-24 04:54:00
導語: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雙為"教育活動中,師宗縣圍繞全市組織工作總體部署和要求,以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為目標,緊緊抓住第一要素,創新載體,健全機制,以務實的精神開創了組織工作新局面,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思想和組織保障。
一、提高干部素質轉變干部作風
為了進一步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切實轉變干部作風,我縣實施了三項機制。一是建立和實施了學習考試機制。去年,全縣干部職工在學習中,撰寫理論文章、調研報告及心得體會共1646篇,人均做讀書筆記12000多字。為了檢驗學習效果,縣委組織425名鄉科級領導干部參加了非常過硬的"雙為"閉卷考試,鄉鎮和部門也相應組織了6731名一般干部職工進行"雙為"考試,做到效果檢學,硬考促真學。考試結束后,組織部對4名不及格的鄉科級領導干部進行了誡勉談話。在去年的基礎上,我們適當擴大了學習范圍,編制330道復習題引導學習,年底將對所有干部職工進行統一閉卷考試。為確保這一機制長期堅持并收到實效,縣委明確規定:鄉科級領導干部連續2年考試不及格者,給予降職處理,連續3年考試不及格者,給予免職處理;股所及其以下干部連續3年考試不及格者,給予待崗學習處理。學習考試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找到了強化干部學習的突破口,激發了干部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面積提高了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二是建立和實施了公開承諾機制。**年,各鄉鎮和部門按照縣委的統一要求,向群眾公開的承諾都逐一兌現。今年的承諾更加注重為民辦實事,各鄉鎮和部門本著精而實的原則,把黨務政務公開與辦實事承諾相結合,向社會作出1572條承諾,其中有676條是為民辦實事的。公開承諾機制實施后,全縣干部圍繞承諾轉作風、干實事,呈現出"三多三少"的可喜變化:深入基層聯系群眾、訪貧問苦的領導明顯多了,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干部明顯多了,強化管理、提高效率的部門明顯多了;人難找、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現象明顯少了,一杯茶、一張報打發時光的情形明顯少了,推諉扯皮、軟弱渙散的班子明顯少了。三是建立和實施了社會投訴機制。**年,師宗縣成立了社會投訴中心,妥善處理群眾反映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一年來,共受理來信來訪20件,均在5個工作日內給予答復。根據投訴,經調查核實,3名工作人員受到了相應處理。另外還在地方電視頻道開辦《今日民情》專欄,對涉及群眾利益的事件給予及時曝光。社會投訴機制的落實使全縣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得到了保障,密切了黨群、政群、干群關系,化解了熱點、難點,減少了上訪,推動了政府及各職能部門作風的轉變,促進了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實施末位淘汰,激活第一要素
為充分調動干部的積極性,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管理機制,我們到湖南學習考察,在本縣深入調研,把外地經驗與本地實際結合起來,建立并實施了末位淘汰機制。**年12月23日,我縣組織召開了"干部公評大會",對323名鄉科級領導干部進行社會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3名正科、6名副科級領導干部實行末位淘汰,對名列前茅的5名正科、10名副科級領導干部實行獎勵,并授予"社會滿意的好公仆"榮譽稱號。具體實施做到三個"注重":
第一,注重評價體系的科學性。一是評價主體來自社會各界,由縣級領導、上級主管部門、全縣鄉科級領導干部、單位內部職工、擔任過副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離退休干部和民營企業納稅大戶六個層次組成。二是評價對象正、副科分塊統計,分類排名,任職不滿半年的鄉科級領導干部不作為評價對象。三是評價內容不僅針對干部的德、能、勤、績、廉,而且還將公開承諾的兌現情況納入評價。四是評價方法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無記名評價,統計時由個體的定性評價轉化為群體的定量評價。五是評價等次以"優、中、差"定性表述,對不清楚干部情況的,可在票冊另設的"不了解"欄目勾選,統計時以"中"折算。六是數據處理引入現代技術和設備,通過計算機高速處理。為了在當天快速準確地拿出結果,我們請電腦公司設計開發了專用的統計軟件,配備了10名計算機專業人員和14臺高配置電腦完成數據處理工作。
第二,注重操作環節的嚴密性。為確保末位淘汰嚴密有序地實施,縣委成立了領導小組,下設秘書組、后勤組、宣傳組、安全保衛組,具體負責人員抽調、表冊設計、材料撰寫、后勤保障、宣傳報道、統計匯總、醫療救護和安全保衛等工作。公評大會前,先向各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發函80份征求評價意見,并得到了及時回復;又派出10個考核組歷時半個多月到各鄉鎮、部門組織職工進行民主評議,參加評價的職工達2257人。同時,對參評人員和被評對象的名單進行反復核實,對參加統計匯總的工作人員進行多次培訓和演練,對電腦公司設計的軟件進行不斷改進和調試。公評大會上,共526人參與現場評價。其中,縣級領導36人、擔任過副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離退休干部16人、民營企業納稅大戶76人,鄉科級領導干部398人。整個操作過程嚴密有序、公開透明,**市公證處的兩名公證員和眾多新聞媒體對社會評價現場進行了全程監督。
第三,注重妥善安排在末位淘汰中被免職的干部。在末位淘汰中被免職的干部原工資待遇保留一年。一年后,表現好的可保留原工資待遇,較為突出的經考察可重新提拔使用;對無理取鬧、拉幫結派、誣告誹謗、蓄意制造事端的,取消原工資待遇,給予紀律處分。**年,縣委對在末位淘汰中被免職的干部做了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并把他們妥善安置到合適的工作崗位。目前,這9名干部情緒穩定,安心本職工作,有的同志在新的崗位上積極工作,表現較好。
師宗縣對鄉科級領導干部實施獎勵和淘汰,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反響,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充分調動了社會各界參與民主管理和監督干部的積極性,對有效疏通干部出口,解決干部能上能下的問題進行了成功嘗試。各級領導干部思想上也受到了很深的觸動,進一步增強了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激發了想干事、敢干事、干好事的工作熱情,形成了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
三、建立"三公開一聽證"制度,深化村級民主政治建設
為進一步擴大基層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加強村務財務管理,加大民主監督力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我縣在深入開展"雙為"教育活動的工作實踐中,建立和推行以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和質詢聽證為主要內容的"三公開一聽證"制度。**年3月,我縣在大同鎮開展村務財務質詢聽證試點工作,取得成功經驗后,在全縣推廣延伸:向下延伸到村民小組,橫向擴展到鄉鎮站所,向上提升到鄉鎮、科局級單位。目前,全縣104個村委會都推行了此項制度。在質詢聽證中,共提出問題1314個,現場解決825個,說明解釋115個,承諾整改374個。"三公開一聽證"制度的實施取得了五個方面的成效:一是增大了黨務、村務、財務的透明度。"公開"和"聽證"的方式為群眾對干部提出意見建議創造了機會,提供了場所,使村"兩委"的黨務、村務、財務得到進一步公開,使每一位村民不僅了解村"兩委"的重大決策,而且明白村里的收支情況;不僅了解村"兩委"辦事的結果,而且清楚辦事的過程。二是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過去,群眾對村里的大事小事,特別是經費收支心存疑慮,擅自猜測,議論紛紛;村干部也覺得自己為群眾操心受累不被理解而心存委屈。質詢聽證會讓大家把問題擺到桌面上來討論解決,架起了干部群眾溝通理解、共謀發展的橋梁。三是增強了群眾民主參與、民主監督、民主管理的意識。質詢聽證會一般每半年或一年召開一次,每次除了代表參加質詢外,還允許其他村民旁聽,從而使村民能親臨質詢聽證現場,參與村務管理,增強了村民對干部的信任感,提高了村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四是及時化解了農村的熱點、難點問題。參加質詢聽證會的村民代表具有強烈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樂意把群眾關心的問題帶上來,在聽證會上為群眾說話,反映群眾心聲;被質詢方對代表提出的問題當場回答,作出承諾,把一些可能影響黨群干群關系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五是強化了干部的自我約束意識。在質詢聽證會上,群眾可以直截了當、面對面地對村"兩委"干部提出質疑,使干部感覺到群眾的監督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從而強化了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和自我約束意識。
干部素質的提高,干部作風的轉變,末位淘汰機制的實施,"三公開一聽證"制度的推行,為我縣實施"云嶺先鋒"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今后,我們將認真貫徹省委、市委的決定,按照本次會議的安排部署,鞏固深化"雙為"教育成果,全面啟動實施好"云嶺先鋒"工程,在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反腐敗工作、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機關黨組織建設和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建設五個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 上一篇:農電安全以人為本體會
- 下一篇:農村電價管理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