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員分類管理思考

時間:2022-10-26 02:52:00

導語:農村黨員分類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黨員分類管理思考

推行黨員分類管理為黨員教育管理開辟了一個新的途徑。近幾年來,我們在全縣農村黨員中推行分類定位管理,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制定的《**縣農村黨員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初步建立起農村黨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長效管理機制,探索出了一條新形勢下農村黨員踐行先進性要求、自覺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新路子,有力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農村黨員分類管理的實踐分析

**縣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全縣共設置農村基層黨組織982個,現有農村黨員18778名,占全縣黨員總數的62.7%。隨著城鄉一體化和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黨員隊伍出現了結構復雜化、就業形式多樣化、教育需求多元化等新情況。傳統的農村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在組織形式、教育內容、平臺設置上與新的形勢發展不相適應,需要我們探索更貼近實際的黨員教育管理新模式,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推行黨員分類管理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必然需求。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離不開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先進性作用的發揮,離不開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叭罕娍袋h員”,是指群眾主要依據黨組織和黨員的工作實踐來了解和認識我們黨,這關系著群眾對黨的態度,關系著黨的執政地位能否鞏固。他們首先是通過看黨組織怎樣管理黨員、黨員如何發揮作用來看待我們黨。因此,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基礎,加強農村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事關我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意義十分重大而深遠。

推行黨員分類管理是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必然需求。近年來,我們提出了“村務村民理、村官村民選、村情村民知、村策村民定、村事村民管”的工作思路,實踐探索了“海推直選”、“兩推一選”的民主選舉“村官”的做法,保障了農村黨員的民主權利,推進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進程。推行農村黨員分類定位管理,調動了廣大黨員參與商定村級經濟、社會發展等重大事務的積極性,更有針對性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使其黨內民主權利得到更好的行使,也使村黨組織班子的決策更加科學合理。

推行黨員分類管理是黨員踐行先進性的必然需求。當前農村黨員的組成比較復雜,主要有村組干部黨員、一般無職黨員、復退軍人黨員、流動黨員、弱勢群體黨員等多種類型,直接或間接導致了能力差異。比如老年黨員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年青黨員要弱一些、外出務工黨員因工作時間所限工學矛盾較突出、從事農業生產黨員掌握知識信息方面相對欠缺,等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員先進性的發揮。由此,我們通過推行黨員分類管理,使每位黨員找準自身定位,明確相應職責,發揮各自特長,實實在在彰顯了農村黨員的先進性。

推行黨員分類管理是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需求。共同的黨員身份和不同的黨員個體是和諧統一的。從現實情況看,農村黨員因年齡、文化程度、接受教育、從業狀況等情況的不同,導致其能力素質、知識信息、興趣愛好以及價值取向等的不同,出現個性差異,需要實行分類管理。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特別是中央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工程的實施,更是給基層黨員特別是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提供了直接便捷的方式,使得黨員的身份已不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地域人”,而是真正成為“組織人”。

二、農村黨員分類管理的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

(一)主要做法:

第一步,整合資源,科學合理分類定位。在深入調研、摸清實情的基礎上,根據農村黨員的職務、年齡、能力、流向、經濟等情況,以村黨組織為單位,適當將農村黨員分為村(居)組干部黨員、一般無職黨員、外出流動黨員和弱勢群體黨員四大類,分類登記造冊并建立檔案。通過分類定位,使廣大農村黨員“有職有責、有崗有位、有位有為”,充分調動了廣大黨員參與村級事物管理、帶頭發展經濟、展示才能特長的積極性。開展分類管理、設崗定責活動,為農村黨員發揮作用、踐行先進性要求搭設平臺,拓展空間。

第二步,明確職責,提出踐行先進性的具體要求。各村(居)黨組織對黨員進行合理定位后,在提出農村黨員3項先進性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從生產生活中的具體事情入手,從身邊的細小事情入手,分別提練出不同類型農村黨員的先進性具體要求:對村組干部黨員提出7項先進性具體要求,對一般無職黨員提出6項先進性具體要求,對流動黨員提出3項先進性具體要求,對弱勢群體黨員提出2項先進性具體要求。使各種類別的黨員在學習、生產、生活中都有具體的準則,定期進行履責情況評價,使分類管理工作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更加貼近實際。

第三步,分類實施,創新黨員管理新模式。根據不同黨員類型和特點,采取不同模式進行管理,年終進行嚴格考評。對村組干部黨員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要求村組干部黨員認真履行職責,勤勤懇懇為民服務。積極開展“十帶頭”活動,要求他們在新農村建設中帶頭學技能、興種植、搞養殖、辦企業、活流通、闖市場、當業主、美家園、濟貧困、樹新風,向黨組織簽訂目標責任書或向黨員大會作出承諾,明確任期內“帶頭致富和帶領致富”的職責,把有職黨員履行職責和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情況納入年度考核,與薪酬掛鉤。對一般無職黨員實行設崗定責管理。各村黨組織根據農業生產、經濟發展的需要和無職黨員的特長、年齡、經濟狀況,設立“學習宣傳員、黨風廉政監督員、組織生活監督員、村務監督員、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指導員、文明守信宣傳員、民事糾紛調解員、政策法規宣傳員、農業科技輔導員、黨群聯戶聯絡員”等多種“先鋒崗”,結合村情實際,提出崗位職責和目標,同時開展一系列星級爭創活動,使無職黨員開展工作有名有份。對流動黨員實行跟蹤聯系管理。針對農村黨員流動性、分散性較大的特點,主要采取定期上門走訪和對口幫扶、定期聯系匯報、流入地與流出地雙向管理等辦法,通過信函、電話、網絡郵件等方式,寄發《致流動黨員的公開信》和“流動黨員連心卡”,加強溝通和聯系,為流動黨員提供“直通車”式服務。使農村黨員“外出務工不脫黨,人行千里有黨管”,讓流動黨員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對弱勢群體黨員實行幫扶救助管理。主要采取黨內救助和黨員結對幫扶相結合等措施,通過“傳、幫、帶”的作用,為他們提供致富信息并進行定期技術培訓,讓貧困黨員掌握1-2門實用技術,讓他們為新農村建設建言獻策,為村里重大決策的推行發揮帶頭和宣傳作用。同時要求他們管好子女爭做“五好家庭”。

第四步,引導履崗,分層發揮黨員作用。把開展農村黨員分類定位管理與開展“三級聯創”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構筑分層發揮黨員作用的互動平臺,實行公開上崗和動態管理。通過召開黨員大會,將崗位名稱、職數、工作職責向全體黨員公布,由黨員申報崗位。村黨組織按就近便利、擇優選配原則,確定上崗人選,并公布黨員認崗、定崗情況和崗位職責要求,接受群眾監督,掌握程序和要求,為發揮好作用奠定基礎。同時,強化考核評崗,將考核結果作為民主評議黨員的重要依據。

第五步,加強指導,建立長效工作機制??h委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組織、紀檢、宣傳、黨校、農委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全縣農村黨員分類管理工作實施領導小組,統籌安排,精心組織,嚴格按程序、按要求開展好這項工作。各鄉鎮由黨委書記負總責,加強對分類管理工作的督促、指導和協調,建立分管領導和掛鉤部門對應聯系村黨組織黨員分類管理工作制度,結合實際制定出合理可行且操作性較強的黨員分類管理辦法,進一步細化、量化對黨員的考核與管理。各村黨組織制定工作計劃,認真組織實施,定期組織學習、開展活動、匯報工作,保證各項工作目標落到實處??h委組織部把農村黨員分類管理作為黨建工作的特色工作來抓,納入黨建目標責任制考核,建立完善一系列長效工作機制,實行規范管理,保障黨員分類管理工作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

(二)初步成效:通過兩年多時間的黨員分類管理工作的探索實踐,做到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因人施教不搞“一鍋煮”,因時而異不搞“齊步走”,因事而異不搞“一把抓”,激活了農村基層黨組織這個“細胞”。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的成效。

一是增強了村黨組織班子的整體合力。推行農村黨員分類管理,使基層黨組織在設置上更好地順應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便于把廣大黨員的聰明才智更好地用于新農村建設,引導和帶動廣大黨員群眾為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分類管理后,既使農村黨員更多地參與村級事務的管理和商議,也使村級班子的決策、決定的醞釀過程更加深入全面,班子的決策更加成熟和慎重;既讓黨員的民主權利得到更有效行使,增進班子團結,又進一步維護村級班子集體領導的權威,提高了村黨組織班子在村民群眾中的威信,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管好黨員的責任感。如零陽鎮民和村實行黨員分類管理后,有效方便了各專業黨小組議事討論,黨員在關心村級企業發展壯大方面的積極性有了大幅提升,村級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明顯增強,如今民和村新農村建設已邁開堅實步伐。

二是促進了黨員活動的廣泛開展。推行農村黨員分類管理,使參加活動的對象都具有共同的群體性特點,同一類別的黨員都有了共同的話題,在活動中交流心得體會,分析掌握情況,探討本村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有效地促進了黨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分類管理使原來較單一的組織活動轉變為貼近黨員和實際的多樣化活動形式。黨員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大提高,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得到增強,產生了“1+1>2”的效果。黨員普遍反映:黨支部和黨小組進行的教育活動內容更豐富了,也更貼近我們自己的生活了。

三是保證了黨員作用的充分發揮。推行農村黨員分類管理,實現了農村黨員的優化組合,因人定崗,以崗定責,使農村黨員無職者有責、無位者有為,做到“一名黨員一面旗”,激發了黨員的責任意識和樂于奉獻發揮作用的熱情。全縣90%的農村中青年黨員掌握了2門以上農村實用技術,60%的黨員具有幫帶群眾致富的能力。零溪鎮象鼻嘴村黨組織在實施黨員分類管理過程中,建立黨員崗位責任制,將全村56名黨員分為老齡黨員、經濟大戶黨員、卸職干部黨員、弱勢群體黨員、年輕復員軍人黨員、后進黨員共6類,設立科技致富示范崗、結構調整示范崗、農副產品促銷崗、公共事務管理崗、村務監督崗、扶貧幫困崗、自我發展崗7個崗位。每個崗位都有具體職責,每名黨員都有具體崗位。分類定崗明責后,黨員找到了為民服務的舞臺。2005年,象鼻嘴村被湖南省委授予“五個好村黨組織”榮譽稱號。幾年來,農副產品促銷崗的黨員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引來外地客商,每年12萬多公斤柑桔無滯銷。公共事務崗的黨員堅持15天打掃一次村道,7天清運一次垃圾。在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全村黨員積極參加“為百姓辦好事”活動,共辦了71件實事。他們的做法得到了中央先教辦巡視組的充分肯定。今年湖南開源集團和象鼻嘴村“聯姻”,成立全省首家經濟合作社,省工商聯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已在象鼻嘴村掛牌。

四是推動了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推行農村黨員分類管理,進一步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經濟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黨組織開展活動有了新的結合點,活動方式更為靈活有效,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農村黨員在各自的崗位上廣泛聯系群眾,轉變工作方式,帶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做給群眾看,帶領群眾干,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據統計,全縣已有1250名農村黨員脫貧致富,332名外出務工黨員為家鄉提供各類信息2100多條。高峰土家族鄉在村黨支部和黨員干部的帶動下,大力調整種養結構,利用科技規范化管理種養業。到目前,全鄉種煙農戶達1520戶,種植烤煙7500畝,上中等煙葉達20000擔以上,全鄉均價和財政收入均創全縣最高水平。

三、進一步推行黨員分類管理的幾點思考

實施黨員分類管理,是新形勢下對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新探索?!胺诸悺彪m然為管理理清了思路,但是如何做到有效管理還是一個難題。從我縣實際推行的情況看,黨員分類管理為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在今后推進黨員分類管理工作中,需要進一步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突出特點,科學據實劃分類別。黨員分類管理不等于黨員標準上的因人而異,在推進分類管理工作中,既要嚴格堅持黨員標準,又要對廣大黨員按從業特點、年齡層次、能力特長等方面進行劃分,要在認真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查找不同黨員的個性特點,通過分類編排建立不同的基層支部和黨小組,結合群體的共性進行組織。積極探索服務新農村建設的黨組織設置形式、活動方式和工作內容,實行多類別、多形式、多層次管理。

二要把握條件,推廣運用成功經驗。深化農村黨員分類管理、設崗定責活動,必須始終堅持以實踐黨的先進性要求為宗旨。近幾年來,我們在農村層面進行實踐探索,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這項工作可在非公有制企業、城市社區中探索推行,建議先試點,待條件成熟后全面推行。如以社區為例,社區黨員的構成比較復雜,其中以退休的老年黨員占大多數,可本著方便組織活動的原則,根據不同黨員的個性,采取市場建、個私協會建等方式建立分類黨組織,增強分類管理的可操作性。

三要創新載體,有效發揮黨員作用。黨員踐行先進性要求要有載體。實行分類管理的最終目的在于增強黨組織開展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激勵黨員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組織活動要結合黨員群體和黨員個人特點特長,創新組織活動載體,從服務發展大局出發,突出重點工作,開展以服務經濟發展和建設新農村為內容的各項活動,使黨員在分類教育管理中,有效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讓黨員在各個工作崗位上彰顯先進性。

四要注重實效,建立長效工作機制。黨員分類管理還處于一個探索、發展的階段。為了切實把分類管理工作抓實抓好,應重點建立和完善目標管理機制、自我加壓的承諾機制、部門幫扶機制、黨員人才培養機制等多種長效管理工作機制。堅持以人為本、保證公平,有效保障廣大黨員正常參加組織生活、行使黨員權利。在實施過程中,各級黨委和基層黨組織要積極研究制定各類黨員管理工作的新辦法、新舉措,并逐漸規范化、科學化和制度化,充分發揮黨員隊伍的整體功能,激發和保護廣大黨員投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熱情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