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鹽銷售量覆蓋率思考
時間:2022-10-28 06:15:00
導語:碘鹽銷售量覆蓋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市小包裝碘鹽人均銷售量和碘鹽覆蓋率“雙低”,一直是困擾局(公司)的一道難題。數據顯示,從*0至*4年我市年人均小包裝碘鹽只有3.87公斤,比南通地區年人均銷售小包裝碘鹽4.54公斤低0.67公斤,只及南通地區年人均銷售量的85%。碘鹽覆蓋率多年來一直徘徊在80%左右,比南通地區其它縣(市)碘鹽覆蓋率平均數98.2%低11.3%,不僅遠遠低于我省的規定要求,距離國家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要求的碘鹽覆蓋率90%的要求也相距甚遠。如何破解碘鹽人均銷售量和碘鹽覆蓋率“雙低”,拉長如皋鹽業短腿,從而構建食鹽安全保障體系,保證人民群眾吃上合格碘鹽,實現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目標,成為制約如皋鹽業跨越式發展繞不過的一道坎,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一點粗淺體會。
一、造成如皋碘鹽銷售量和覆蓋率“雙低”的主要因素
1、銷量因素。我市是一個用鹽大市,銷鹽規模大,多年來各類鹽品銷售量一直穩定在3.5萬噸左右,占南通地區總銷售量的四分之一強,其中食鹽年銷售量為南通地區平均年銷售量的3.5倍。用鹽單位涉及腸衣加工、畜皮腌制、食品、化工、飼料等行業,尤其是作為全國兩大腸衣加工基地之一,年銷量近2萬噸的腸衣鹽對碘鹽市場沖銷的壓力巨大,這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極為罕見,碘鹽市場面臨六倍于它的其他各類鹽品的返銷,這是我市碘鹽銷售量和覆蓋率“雙低”的主導因素。
2、價格因素。我市是國家級貧困縣,受傳統的能省則省的節儉觀念的影響,一般群眾面對只及小包裝碘鹽價格四分之一的大包裝非碘精細鹽誘惑很難抵擋,由此造成數量龐大的各類非食用鹽低價沖銷碘鹽市場,這是我市碘鹽銷售量和覆蓋率“雙低”的關鍵因素。
3、區域因素。我市周邊縣(市)有泰興、清江、海安、如東、通州、南通等,因各縣(市)鹽業主管部門對食鹽市場管理力度的不平衡,以及供應品種、價格、規格的不一致,導致我市食鹽市場周邊環境不容樂觀,這是我市碘鹽銷售量和覆蓋率“雙低”不可忽視的外在因素。
4、認識因素。不少人誤認為我市地處東部沿海地區不缺碘,對碘缺乏的危害認識不足,錯誤地認為祖輩吃大鹽、散鹽照樣長壽,認知水平的落后,碘缺乏危害知識的饋乏,為私鹽、假冒碘鹽的生存提供了適宜的土壤,這是我市碘鹽銷售量和覆蓋率“雙低”不容小噓的內在因素。
5、交通因素。我市境內國道、省道、鐵路、運河、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給私鹽販子利用汽車、船只、火車等夾帶、販運私鹽帶來極大的便利,這是我市碘鹽銷售量和覆蓋率“雙低”不可輕視的又一因素。
二、提高我市碘鹽銷售量和覆蓋率的對策
我局作為市政府鹽業行政主管部門,承擔著維護食鹽市場一方穩定,保證食鹽專營落到實處,保證人民群眾長期食用合格碘鹽,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促進經濟社會和諧安定的歷史重任,如何趨利避害,活用政策,尋求破解碘鹽銷售量和覆蓋率突破口,筆者以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鹽業法制素質。在宣傳內容上,一方面要宣傳碘缺乏危害知識,讓群眾知曉碘缺乏的危害性,使其內心里自覺抵制私鹽;另一方面要宣傳國家鹽業法規,增強用鹽業主的鹽業法制意識,使其自覺規范行為,堵住私鹽外流渠道。在宣傳方式上,既要與電視臺、電臺等主體傳媒搞好不間斷的宣傳,又要會同相關部門搞好宣傳日、宣傳周、宣傳月集中咨詢活動,還要搞好陣地宣傳,如自辦網站、信息,墻體、車體標語等,擴大宣傳覆蓋面。通過鹽業法規和科學補碘知識宣傳,讓用鹽業主不愿將所用之鹽改變用途,讓私鹽販子不敢再販賣私鹽,讓人民群眾不想吃非碘鹽,共同創造“依法治鹽”的強烈社會氛圍。
2、加大市場整治力度,全面凈化食鹽市場。要善于“借東風”,抓住統一執法和聯合執法時機,借力發力,以求“四兩拔千斤”,當前要認真貫徹國家工商總局等四部門制定的《整頓和規范鹽業市場秩序工作方案》,形成全國上下嚴打各類鹽業違法行為的聲勢;在日常工作中要按照省鹽務局部署,扎扎實實抓好每一次專項行動,通過積每一次專項行動之“跬布”達到致鹽業市場穩定之“千里”。要建立食鹽市場領導協調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分析食鹽市場階段性整治情況,傳達最新鹽業信息,引起食鹽市場領導協調小組成員單位的重視。完善部門聯動工作機制,恪盡其職,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形成全社會關心鹽政的工作格局。在市場整治行動中還要做到點、線、面相結合,在“點”上,要緊緊咬住販賣私鹽的“重點戶”、“釘子戶”;在“線”上,要緊緊盯住有販賣私鹽歷史的用鹽業主和分散在鄉村中的小戶、散戶;在“面”上,要緊緊看住用鹽大戶,用送法上門與服務上門兩手管住用鹽大戶。
3、加快營銷網絡建設,滿足市場深層次需求。在轉批環節,要加大對食鹽配送站的考核力度,規范配送行為,制止和打擊降價競銷,越界侵銷、賣大戶、二次轉批等違法行為,調動和發揮食鹽配送人員在食鹽市場中的巡查協管作用,規范食鹽特許經銷商的行為,建成“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專營網絡,確保碘鹽送銷達村到戶。在零售環節,要依法定點核發碘鹽零售許可證,根據轄區供應人口、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對碘鹽零售網點進行合理布局,科學確定碘鹽零售定點單位和個人,實現對食鹽零售網點的資源整合,構建終端零售網絡。在批發環節,我公司也要根據發改委《推進食鹽流通現代化實施方案》的要求,積極推動組織機構改革,深化“三項制度”改革,轉換職能,深度挖掘終端銷售市場,滿足市場深層次需求。
4、加大對用鹽單位監管力度,嚴防小工業鹽返流市場。在我市十大行業中,涉鹽行業就有腸衣、食品、制革、化工四大行業,四大行業用鹽單位有700多家,星羅棋布分布在全市20個鎮,面廣、量大、規模小,分布散,管理幅度與難度相對增大。我公司要打好服務牌,把好監管關,寓監管于服務之中,在服務上要不管用量大小,全面開展鹽品配送服務,對所有用鹽單位全部直送到門,同時在品種、質量、時間上狠下功夫,滿足用戶需求,防范小工業鹽返流食鹽市場。在監管上,要建立用戶檔案數據庫,對用鹽單位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完善誠信體系建設,簽訂生產加工用鹽購銷協議和食鹽安全使用承諾書,對不講誠信的用鹽單位必要時可采取停供措施。
5、加大創建食鹽安全村力度,在“治本”之策上求突破。省鹽務局副局長趙廣全在調研我市食鹽市場時說過,管好如皋食鹽市場,對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借鑒意義。創建食鹽安全村,調動社會力量齊抓共管食鹽市場,既體現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又是實現食鹽市場長治久安的需要。我局要按照省局統一部署,在全市開展創建食鹽安全村,通過層層簽訂創建食鹽安全村責任書,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市全面建成食鹽安全村,從而使我市鹽業市場秩序穩定,村民對國家鹽業法規及食鹽安全一般知識的知曉率達90%以上,無非法經營食鹽和非碘鹽沖銷食鹽市場的行為,力爭碘鹽銷售量在今年達到人均4.5公斤,碘鹽覆蓋率達到90%以上。
總之,食鹽專營是一項光榮的任務,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是鹽業部門肩負的神圣職責,我們只有找準病因,對癥下藥,找出找準破解我市碘鹽銷售量和覆蓋率“雙低”難題的對策,才能有的放矢,不辱使命,為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