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問題思考

時間:2022-10-29 06:22:00

導語: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問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問題思考

在改革、創新的實踐中,黨政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中央的要求相比,與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相比,有些地方和部門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是:認識不到位。少數領導干部輕視和忽視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把干部教育培訓當作軟任務,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沒有把干部教育培訓這項戰略任務提到應有的高度去認識,認為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是走形式,走過場,浪費時間,浪費精力財力物力人力。管理不嚴。雖然每次干部培訓都制定了詳細的規劃,明確了具體的目標,建立了嚴格的制度,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得不到很好的落實,強調自覺遵守紀律的多,監督檢查的少。針對性不強。受師資力量等因素制約,在教學內容安排上針對性不強,“上下一般粗,左右一個樣”的問題解決不夠好。適應時代要求的、干部隊伍急需的業務知識培訓沒有跟上,內容不新,存在“一個單子吃藥”的問題,沒有體現干部教育培訓的特點和需要。針對這些問題,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大規模培訓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的要求,加強和改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加強領導。各級黨委要“放寬眼界看教育,集中精力抓培訓”,把這項工作放在國民大教育的框架下來認識,強化干部教育是一種“基礎性建設”的新理念,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要注重發揮黨校的“陣地”和“熔爐”作用,把黨校工作納入上級黨委對下級黨委的年度考核工作。要充分運用電視廣播報紙等宣傳媒介,大力宣傳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性,積極宣傳重視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先進單位和先進人物的事跡,使全社會逐步形成重視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優化干部教育培訓的工作環境。要充分認識到,加強干部教育培訓是確保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需要,是迎接知識經濟挑戰,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是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推進小康社會進程的需要,是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需要。要把干部教育培訓這項戰略任務,切實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真正做到認識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認真把干部教育培訓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二、樹立和實踐“大教育、大培訓”的新理念。要轉變黨政干部教育培訓觀念,形成符合時展要求的新理念。一是形成干部教育培訓和干部自身成長相統一的新理念。要把黨政干部的教育培訓看成是推進黨政干部全面發展的過程,把干部培訓與干部自身成長內在地統一起來,激發黨政干部教育培訓的內在動力,充分調動黨政干部接受教育培訓的積極性。二是形成“學習型干部”和“終身學習”的新理念。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要求干部變革學習和教育觀念,從學歷教育的傳統觀念中解放出來,樹立干部教育培訓“投入少、產出多、作用大”的觀念。三是形成黨政干部全員培訓的理念。黨政干部的教育不僅是黨政領導干部的教育培訓,而是黨政干部的全員教育培訓。必須不間斷地一批接著一批、一期接著一期地培訓,向干部教育培訓要素質、要能力、要思想、要創新。四是形成“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新理念。學習型社會的學習,不是與工作相沖突、相對立的學習,而是與黨的事業、社會的發展、工作的需要緊密結合的學習。可以說,工作就是學習,學習伴隨著工作?,F代社會,幾乎每個人工作的對象、工作的環境、工作的內容、工作的方式等都在經常發生變化,要工作好,就要學習好;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要不斷地學習。五是形成“科教興國”的理念?!翱平膛d國”的“教”包括黨校教育和黨政干部教育培訓,要從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高度來認識中央提出的“大教育、大培訓”的教育思想。

三、以干部的需求為導向,精選培訓內容,采取靈活形式,增強培訓的針對性。新形勢、新任務面前,干部培訓工作必須進一步樹立為黨的基本路線服務的意識,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別干部的實際需要,精心設計培訓班次和培訓內容。培訓內容的設置,要做到與時俱進,體現“精、深、實、新”的教學原則,從提高干部的學習能力、應對能力、決策能力、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各個方面綜合設計和安排,切實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政治理論培訓,宜采取集中輔導與專題講座相結合的方式,堅持以考促學。對業務知識培訓,應堅持分級分類培訓的原則,要弘揚主旋律,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一條紅線,貫穿于各個培訓班次之中,真正把黨校辦成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陣地,黨性鍛煉的熔爐。對青年干部的培訓,要把系統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基本內容,努力夯實理論基礎;切實加強業務知識、工作方法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實際工作本領;同時,要通過下派到村、到關鍵崗位鍛煉等形式,在實踐中培養青年干部。對領導干部的培訓,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著眼,切實加強黨的宗旨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要加強領導科學、領導藝術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宏觀決策、綜合協調能力;要加強經濟知識、科技知識的培訓,提高他們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四、建立黨政干部“個性化培訓”的新機制。要以“缺什么,補什么”為原則,以受訓者為中心,以激發受訓者的主動性和提高受訓者素質為目的,創建“個性化培訓”的新機制。一是實施因需施教。要切實掌握社會、政府、學員對教育培訓的綜合要求,“對癥下藥”,確定培訓目標,制定教學計劃。二是擬訂受訓者培訓方案。受訓者根據自己工作和個人成長的需要,定期提出自己一定時期內需要學習的課程科目、對師資的要求和具體培訓時間,報本單位組織人事部門,進一步協商、修訂后,確定受訓者的“需求菜單”,報主管部門和培訓機構、教育培訓主管部門研究溝通后,根據本地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干部隊伍建設的實際需要,制定出適應不同受訓者需求的科學合理的培訓方案。三是教育培訓部門對受訓者分類、分層組織教學。對新參加工作者、擬提拔任用者、一般干部和領導干部、正職干部和副職干部、不同行業、不同級別的干部要盡可能分別編班,分層、分類施教。對不同層次、不同行業、不同需求的黨政干部,教育培訓應各有側重點,采取不同的培訓形式、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向。例如:領導干部應側重于理論基礎、世界眼光、黨性修養、戰略思維等方面的培訓;一般干部應側重于思想道德、法律知識、群眾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崗位技能等方面的培訓。

五、健全規章制度,促進培訓工作規范化。要使整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有一個正常、穩定、協調的工作秩序,做到有章可循、有條不紊,必須有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因此,干部教育培訓制度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使其具有政策性、科學性、可行性和穩定性。要積極推行“入門必學、年度進修、定期輪訓”的方針,以政策文件的形式,把干部教育培訓的時限、班次、內容、形式、調訓對象制度化。當前,首先要嚴格執行調訓制度,變彈性調訓為硬性調訓,推行按崗調訓和定期輪訓制度,對借故不參加培訓的干部和不支持干部參加培訓的領導采取一定的處罰措施,從制度上保證干部及時足量地參加培訓。其次要加強培訓計劃的制定。要按照中央及省、市委有關干部教育培訓的政策規定,根據當地實際和干部教育培訓需求,確定教育培訓的工作方向。同時,要按照創建“學習型機關”的目標,提出干部日常自學和業務進修的具體方案,建立起培訓學習的動力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