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畜牧審議意見思考
時間:2022-10-30 06:38:00
導語:全縣畜牧審議意見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人大常委會:
大足縣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縣畜牧局局長郭禮剛受縣政府委托所作的《關于全縣畜牧工作情況的報告》,會議充分肯定了近年來全縣畜牧工作取得的成效。同時指出,畜牧產業發展工作還存在政策法律宣傳不夠深入、產業基礎薄弱、管理體制不完善、環境污染等問題。針對會議指出的有關問題,縣政府及時組織相關部門召開會議,進行研究解決。現將整改措施報告如下:
一、加大宣傳力度,營造依法興牧的社會氛圍
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統攬,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加強畜牧法律法規宣傳,增強全縣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營造依法興牧的良好社會氛圍。一是以今年7月1日實施的《畜牧法》為契機,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農業信息網等現代傳媒,加大對《動物防疫法》、《畜牧法》等畜牧獸醫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廣大群眾對依法興牧意識水平;二是大力舉辦各種畜牧獸醫法律法規培訓班、知識講座,著力統一各級農業農村工作干部思想認識,增強法制觀念;三是加大對違反畜牧獸醫法律法規的打擊處罰力度和宣傳報道工作,做到處理一個,教育一片,威懾一方。
二、加大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
一是多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國家發展畜牧產業化政策,積極探索適應畜牧產業發展運行機制,建立以財政為導向,企業、業主為主體,金融信貸、社會籌資為重要渠道的多元化產業投入機制,加大對動物疫病防控、檢疫以及基層畜牧站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進一步夯實畜牧產業發展基礎。二是落實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在城鎮規劃條件許可下,符合環境保護要求,對從事畜牧產業化發展占用的土地,一律視為農業用地;對大中型龍頭加工流通企業,財政給予積極扶持政策;國家、市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享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三是加大生態養殖小區建設。以打造無公害綠色畜產品生產基地縣為契機,堅持生產與生態、發展與保護并重,積極引導、鼓勵和幫扶民間資本發展生態畜牧業,多渠道增加在畜牧業基地建設、圈舍改造、良種供應和畜產品安全方面的投入,將生態畜牧養殖與農村沼氣工程、科技入戶工程及畜產品無公害化生產相結合,引導農民摒棄傳統養殖模式,將農村能源建設的沼氣工程建設首先用于養殖規模戶,因地制宜推行“豬—沼—糧”、“豬—沼—果”、“豬—沼—漁”、“糧—鴨—漁”、林草套作、果草間作、種草養畜等生態養殖模式,減少畜牧養殖環境污染,促進農村生態農業建設和資源良性化循環,推動農村環境面貌改善,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積極招商引資,著力培育龍頭企業
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的新變化和投資的新動向,堅持以招大引強為突破口,加強政務環境建設,積極爭取更多項目和資金落戶大足,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發展現代養殖業,著力培育一批起點高、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力強的畜禽加工企業,延伸畜產品加工鏈條,提高畜產品附加值。一是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重點培育正州公司、長益食品加工廠,帶動生豬產業化經營;培育大足黑山羊良種繁殖中心,帶動全縣大足黑山羊產業化發展;培育重慶市山林養殖公司,帶動全縣山林肉雞產業建設;爭取白市驛板鴨加工廠落戶大足,帶動綠色水禽基地建設,促進全縣畜牧產業全面發展。二是組建產業合作經濟組織。積極培育和發展各種類型的市場中介組織、經紀人隊伍,鼓勵扶持養殖業主創辦協會、購銷服務社、專業合作社等各種類型的合作經濟組織,與縣內外大中型加工營銷企業合作,把分散的生產者聯合起來,與龍頭企業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連接機制,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鏈接,多形式多途徑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推動產業化的潛在動力。三是大力推行畜產品標準化生產。以大足黑山羊、蛋雞為重點,逐漸完成無公害畜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畜產品認證工作,促進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化升級,不斷提高畜產品競爭力。
四、堅持科技創新,提高服務水平
依靠科技進步是推動畜牧經濟快速發展的根本途徑,繼續實施科技興牧戰略,加快畜牧產業化發展進程。一是加快科技推廣。大力推廣畜禽優新品種、標準化、無公害、生態養殖技術,重點推廣規?;笄蒺B殖技術、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技術,提高科技對畜牧業的貢獻率,提升產業鏈條的科技含量。二是實施人才工程。進一步加大與農業科研院所的聯系與合作,促進畜牧先進技術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深入開展“農業人才知識更新”、“綠色證書培訓”、“村社工程”、科技下鄉、獸醫定點聯系制度等活動,加快畜牧養殖小區建設和科技大戶的培育,構建直面養殖業主的科技服務體系。三是加快技術培訓。大力實施“科技進村入戶”工程,以無公害、標準化的生態養殖技術為重點,引進推廣一批先進養殖實用技術,建立畜牧科技生態示范小區,培育科技示范戶;狠抓農民養殖技術培訓,大力開發一批鄉土人才,提高農民整體養殖水平。四是提高服務水平。支持鼓勵畜牧獸醫科技人員通過各種途徑,采取各種方式,實現繼續教育,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基本素質,拓寬服務領域,增強服務手段,提高服務質量。
五、深化獸醫體制改革,建立動物疫病防控長效機制
鄉鎮畜牧獸醫站是國家設在基層的全民事業單位,是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重要組成部份,擔負著全縣畜牧生產發展、牧業結構調整、畜牧新科技推廣、畜禽良種培育、疫病綜合防制、疫情控制撲滅、“餐桌”衛生安全等社會公益性工作。因此,鞏固和穩定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對加快畜牧產業化意義重大。一是加快獸醫體制改革步伐。根據《國務院關于推進獸醫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國發〔**〕15號)和《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基層農業服務體系改革與建設的意見》(渝委發〔**〕20號)精神,分離公益性與經營性職能。按照目前行政建制設立公益性鄉鎮畜牧獸醫站,為縣畜牧局下屬事業單位,實行條塊結合、雙重領導;縣畜牧局負責人事、財務、業務等管理工作,鄉鎮政府負責政治思想、行政管理工作;保持基層畜牧隊伍穩定,建立健全適應新形勢下畜牧產業發展科技推廣服務機制。組建經營性服務組織。從事經營性服務的人員實行執業獸醫制度,通過成立行業協會,實行行業自律,規范從業行為,提高服務水平。二是建立動物疫病防制長效機制。繼續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完善動物防疫雙軌目標責任制,以“依法治疫年”建設為切入點,進一步完善免、檢、堵、殺、消等防控措施,落實目標責任,加強疫情監測,強化預警預報,完善獸醫定點掛牌制度,強化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基礎強制免疫工作,建立動物疫病責任追究制,落實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一票否決制”,建立健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長效機制,實現重大疫情“零目標”。
- 上一篇: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意見
- 下一篇:財政收入目標任務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