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國際素質交流
時間:2022-11-25 10:46:00
導語:領導干部國際素質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對外開放日益深化,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日益緊密的情況下,努力提高領導干部的國際化素質,已經成為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越來越突出的一個問題。無論是干部的教育培訓,還是干部的選拔任用,都應該適時地把國際化素質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加以注意。
一、為什么要提出領導干部的國際化素質問題
提高領導干部的國際化素質,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提高全黨以及每一個干部執政能力的需要,是確保中國共產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需要,也是中國在與世界雙向互動的過程中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需要。
第一,從大背景上來看。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過將近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日益緊密地與外部世界聯系在一起。中國的國家利益已經不僅僅限于自己的國境線之內,而是日益廣泛地體現在與外部世界的聯系之中,需要更多地通過這種聯系來謀取和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中國的發展,在繼續立足于自身力量的同時,也需要更多地利用國際的市場和資源,需要有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黨的干部隊伍的建設、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都必須主動地、積極地與時展的趨勢和特點相適應。
第二,從領導干部的素質要求來看。
不同時期的領導干部,在不同的任務和環境下工作,其素質要求有基本相同的一面,但也有不同的一面,需要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豐富和發展。改革開放前,我們國家的建設在相對封閉的狀態下進行,多數領導干部不與外部世界打交道,所以,不可能從整體上提出國際化素質的要求。但經過將近30年改革開放之后,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領導和管理工作,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層次上與外部世界有了愈益緊密的聯系。因而,國際化方面的素質也成為越來越多領導干部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
一是認識和掌握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審時度勢,把握大局,需要有國際化素質。二是領導干部的許多工作本身已經具有國際化的特點,所以必然需要國際化的素質。三是各個部門和地區越來越多地舉辦大型的國際活動,更需要干部隊伍普遍具有良好的國際化素質。
在這樣的背景和形勢下,我們要領導人民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作出貢獻,就必須正確應對國際局勢,妥善處理國際事務和國際關系,爭取良好的國際環境和周邊環境;就必須更加廣泛和深入地與國際社會進行交往和聯系,不斷提高同國際社會打交道的本領。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在與國際社會打交道方面,就是要不斷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落實到素質上,就要明確提出提高領導干部國際化素質的要求。
二、領導干部的國際化素質應包含哪些內容和要求
領導干部的國際化素質,具有多方面的內容和要求。總的來說,就是既要具有與國際社會和人士打交道的知識、能力、修養、水平,能夠有效地維護和實現我國的國家利益,又能夠開展良好的國際合作,展示和維護中國良好的國際形象。
第一,要有堅定的愛國主義情懷,熟悉黨和國家的內政外交政策。
對外交往,根本目的是維護和爭取中國的國家利益,推進中國和世界的和平發展。因此,領導干部必須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無論處在什么場合和復雜的情況下,都要能夠時時處處以國家的利益為重,始終把國家的主權、利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決不能為了個人或小集體的利益而損害甚至出賣國家的利益。在對外交往中,有時不可能像國內事務一樣受到嚴格的監督,這就更需要有“慎獨”的精神,能夠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警惕任何的違規和僥幸心理,防止一切不良現象的發生。
要正確理解和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基本政策。內政問題和政策首先要熟悉,這是對外交往的基礎,也是向外部世界介紹中國的前提。同時,還要掌握我國對外戰略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比如說,我們強調,中國堅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正確處理大國外交、周邊外交、發展中國家外交的關系,主動參與多邊外交活動,積極在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中發揮作用,開展多種形式的外交活動,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對外交往中賴以遵循的基礎和準則。領導干部在具體的對外交往中,都要能夠自覺地體現和貫徹這些精神。
第二,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善于把握國際形勢發展的趨勢和特點。
正確分析和科學判斷國際形勢,是我們科學地制定國內政策和對外政策的基礎。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但也出現了很多新的特點;政治多極化在曲折中前進,單極與多極的矛盾錯綜復雜;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各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競爭更加激烈;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強大的動力。我們面對著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國際競爭。所以,十六屆四中全會的《決定》要求,全黨包括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都應該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包括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所以,各級領導干部,都應該培養和鍛煉世界眼光,堅持用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提高科學判斷國際形勢和進行戰略思維的能力。善于觀察世界發展的大勢,善于捕捉對我發展有利的機遇,善于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善于開拓國際的資源和市場。能夠把握國際形勢的趨勢和特點,也就能夠掌握對外交往的主動權了。
第三,要有國際問題的基本知識,了解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狀況和規則。
領導干部在各級崗位上參與治國理政,就要具備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專業知識。未必都要很精,但一定要通。參與和涉及對外事務,專業性更強。不了解對方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就不能正確地掌握與之交往的分寸和策略。不了解對方國家社會風土人情方面的基本常識,就可能鬧出許多不應有的笑話來。不了解國際社會、國際組織的規則和慣例,就很容易陷于被動的地位,使國家利益和聲譽受到極大的損害。隨著國際交往的擴大,我們的領導干部在這方面的知識需求也越來越高。凡是對外交往所需要的知識,都要掌握一些,有的還需要精一點。所需要掌握的知識應該包括:有關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經濟、政治、國家機構、外交、軍事、科技、教育等基本常識;國際組織和一些非政府組織的來龍去脈、政治傾向、職能任務、基本規則、與中國的關系等基本知識;直接交流和辦理的涉外事務的歷史和現狀,對于雙方的利害關系以及雙方的立場和態度,與之相關的背景、知識、動向、趨勢,等等。所掌握的這類知識越多、越精,辦理涉外事務的能力就越強,主動性就越高。
第四,要有對外交往的能力和修養,善于處理復雜的涉外事務,能夠體現和維護良好的國際形象。
知識是國際交往的基礎,而能力則是對這些知識綜合運用的才干和水平。領導干部在國際交往中應該有敏銳的洞察能力,善于從各種蛛絲馬跡中發現動向、趨勢、機會、資源,捕捉對方的立場態度和心理狀況;應該有清醒的判斷能力,能夠從錯綜復雜的現象中抓住本質,把握機遇,分析利害得失,及時果斷地作出決策;應該有廣泛的交往能力,善于與各種類型的人物打交道,適應各種復雜的環境和場合,建立起較多的聯系通道,以有效的方式促進多邊合作;應該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善于以得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理解對方的主張和癥結,從中尋找雙方利益的共同點,以恰當的方式獲得對方的支持,具有一定的親和力,能夠贏得比較多的朋友;應該有熟練的談判能力,掌握談判的方式、程序和技巧,運用合理正當的手段,最大限度地謀取國家的利益,同時又保持雙贏的格局。除此之外,領導干部還應該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懂得國際社會的禮儀習俗,舉止優雅,體現出一種溫良恭儉讓的品行和風度。每個領導干部雖然都只是一個個體,但如果都能有這樣的能力和修養,不僅能更好地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而且能夠更好地樹立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大國的形象。
三、怎樣提高領導干部的國際化素質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干部隊伍的建設,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和干部“四化”方針,選拔任用和培養各級干部,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干部隊伍的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干部的文化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領導素質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需要相比,與飛速前進的時代要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一些領導干部和領導班子的素質和能力同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還不適應。因此,必須以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為關鍵,以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為重點,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全會明確把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作為需要提高的五大執政能力之一。根據這樣的要求,我們應該及時地把提高領導干部的國際化素質擺上一個重要的地位。
第一,把國際化素質適當地納入使用和培養干部的視野,對干部提出明確的要求,對某些類型和崗位的干部,還應該作為選拔任用的一個重要條件。
用人,是一定的價值觀的體現。用什么樣的人,用什么樣的標準選人用人,對干部隊伍的建設起著導向的作用,對干部隊伍的素質也起著導向的作用。如果把國際化素質納入考察和選拔任用干部的條件和標準,必將對干部國際化素質的提高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問題在于,現在有沒有必要,以及有沒有條件把國際化素質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一項條件?這要具體分析??陀^地說,目前對每一個干部,都把國際化素質作為必備的條件和標準,還沒有到這個階段和時候。畢竟我們國家的多數干部,目前還不直接從事進入國際舞臺的工作。而且其素質還有相當距離,尚不具備條件作為必備的任用標準。所以,不能脫離實際,操之過急。暫時并不需要把它作為考核干部的標準。但是,如果作為對干部的希望,適時適當地提出來,要求干部注意培養和提高這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這還是需要的。對與國際事務有關的部門和領域以及某些國際化城市,如北京的相當一部分干部,則應該更多地強調這方面的要求。對于某些特殊的崗位,還可以明確把國際化素質作為選拔任用的一個標準,以此來進行考核和取舍。這樣,循序漸進,逐步強調,領導干部的國際化素質就會越來越被人們重視,也就會越來越有所提高。北京和上海,已經有相對較好的基礎,為了迎接奧運會和世博會,應該更多地關注和強調這方面的問題。
第二,逐步把國際化素質作為干部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統籌規劃,適當安排,由點到面,逐步拓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干部隊伍培訓的內容,隨著時代和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充實和豐富。從國際化素質來說,雖然還沒有使用這樣的概念,但已經提出基本的要求。如,2000年6月,《中共中央關于面向21世紀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的決定》指出:要建立和完善主要包含理論基礎、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和黨性修養幾個方面內容的黨校教學新布局。要抓好對“當代世界經濟”、“當代世界科技”、“當代世界法制”、“當代世界軍事和我國國防”、“當代世界思潮”等方面的了解和把握。黨中央所舉辦的歷次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究班,學習研討的內容,已經包括國際形勢、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性的專題。各級黨校、干部學校、行政學院等,都已逐步加強了國際問題的學習和研究。各級黨委政府及組織部門已陸續選派領導干部到國外培訓進修。有的高校已與國外院校合作,共同對有關干部進行國際化的培訓。所有這些,都已為提高領導干部的國際化素質奠定了基礎,開辟了道路。
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的干部培訓教育工作,可以更加明確地把提高干部的國際化素質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做出更加長遠和普遍的規劃和安排。有關的部門和地區,可以根據工作的需要做出專項性的安排,集中進行某些專題性的培訓。在今后的干部培訓中,應該逐步增加這方面的內容。既要有拓展眼光的知識性的學習,又要有具體的、可操作的技能培訓。包括禮儀知識,都可以專門進行培訓。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既要從中國實際出發,又要與世界接軌。有關部門應及時編寫適當的教材,培養從事這方面教學的師資力量。
第三,領導干部要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自覺主動地加強國際化素質的學習和鍛煉,不斷培養和提高自身的國際化素質。
實踐是一所大學校。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際交往的擴大,我們的領導干部越來越多地走向世界,與外國打交道,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各方面擴大對外開放,在實踐中鍛煉和提高了國際化的素質。實踐為我們的領導干部提供了學習的機會和鍛煉的場所。這種經驗和體驗,是很難在書本上學到的。所以,今后,我們的領導干部仍然要在這樣的實踐中學習鍛煉,結合工作的實際,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在工作中體驗積累,在體驗中思考總結,在思考中升華提高。
但具體的工作還不能代替學習。我們的領導干部還應該看到,自身的國際化素質,未必是與不斷發展著的形勢任務相適應的。自身的不足還有很多。只注重于干,以干來取代學,其水平和能力未必一定會有很大提高。所以,還必須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針對自己的不足,結合工作需要,采取多種方式,增強對于國際知識的學習,深化對于國際問題的研究,加強國際化素質的鍛煉和修養,從而不斷提高同國際社會交往的本領。
- 上一篇:先進純潔性辯證交流
- 下一篇:廣度拓展深度推進交流
精品范文
10領導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