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能力提升交流
時間:2022-11-25 03:29:00
導語:反腐倡廉能力提升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反腐倡廉能力,包括懲治腐敗和預防腐敗兩方面的能力,說到底是一種控制腐敗的能力——將腐敗控制在盡可能低的程度內,防止其擴散蔓延。反腐倡廉能力的高低,反映了黨執政的能力和水平。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把提高反腐倡廉能力的要求擺在重要位置。從20**年以來,**同志先后九次在不同的重要會議上,深刻闡述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問題。
建立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提高反腐倡廉能力,是黨中央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全局出發,為做好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工作而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
重視思想教育,是我們黨行之有效的一條重要經驗。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反腐倡廉教育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相當的成效。但不可否認,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在教育內容上,分層施教不夠,重點不突出,針對性不強;在教育方式上,形式和方法比較單一;在教育對象上,忽視公眾教育和社會教育;在教育目標上,考慮眼前多,考慮長遠少。要使反腐倡廉教育取得實際效果,就必須對癥下藥,有的放矢。首先,既要抓好全黨全社會的教育,又要抓好重點對象的教育。一方面,要加快廉政文化社區、進校園、進家庭、進企業、進農村的步伐,使廉潔觀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把握人事權、財權、物權的領導干部和國家公職人員作為重點對象,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特征,因人施教、分層施教。其次,既要創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又要推動教育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在突出示范教育和典型教育的同時,堅持和完善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黨校(行政學院)廉政培訓、集中教育、廉政談話和專題民主生活會等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形成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的良好工作格局。
反腐敗僅僅著眼于案件查處和單靠強調思想教育和自律顯然不夠,必須通過持續而嚴格的制度建設。當前加強制度建設,主要應從完善反腐倡廉基本制度和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制度兩個方面努力。一是要完善對權力制約和監督的制度,如建立和完善黨內情況通報、情況反映、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二是要完善反腐倡廉相關法律和規范國家工作人員從政行為的制度,包括研究制定反腐敗方面的專門法律,完善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報告和收入申報制度等;三是要完善對違紀違法行為的懲處制度;四是要完善反腐敗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健全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制度,主要應抓好人事制度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財政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投資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等辦事公開制度,建立健全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和社會聽證制度,規范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制度、規范土地使用權出讓制度、規范產權交易制度、規范政府采購制度等。有了良好的制度,關鍵在于落實。
為什么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腐敗問題會易發多發?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對領導干部確實存在著監督不力的問題。有人對此作出了形象的概括:上級監督太遠,下級監督太難,同級監督太軟,法紀監督太晚。這并非沒有根據。
為克服監督乏力的弊端,中央近年來推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來改革和完善監督。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央紀委、監察部對派駐機構實行統一管理,中央紀委和中組部下派巡視組到地方等。特別是20**年2月公布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和20**年1月頒布施行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明確提出了加強監督的總體思路和制度措施?!侗O督條例》首次以法規的形式確立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并詳細地制定或規范了集體領導和分工負責制度、重要情況通報和報告制度、述職述廉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信訪處理制度、談話和誡勉制度、輿論監督制度、詢問和質詢制度、罷免或撤換要求及處理制度等十項黨內監督制度?!秾嵤┚V要》明確指出要加強對重點環節和重點部位權力行使的監督,切實加強黨內監督,支持和保證人大監督、政府專門機關監督、司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等等。
教育、制度、監督是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關鍵環節,是這一體系的三大支撐點。教育是基礎,制度是保證,監督是關鍵,三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套、相互促進,缺一不可。教育、制度、監督三者只有統一于反腐倡廉的全過程,使“不想貪、不能貪、不敢貪”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反腐敗的戰略方針才能體現,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才能形成,預防腐敗的綜合效應才能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