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一體黨建工作交流
時間:2022-11-26 06:12:00
導語:城鄉一體黨建工作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聯建,創新基層組織設置形式。市委提出,要從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利于發揮黨組織作用、有利于黨員教育管理、有利于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出發,探索建設“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村居聯建”、“企企聯建”黨組織,并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動其他各類基層組織建設。目前,全市“村村聯建”支部88個,村企聯建支部155個,“企企聯建”支部28個,建立各類合作社、協會黨支部1**個。
城鄉聯選,創新基層干部選任機制。一是打破地域、行業、身份等界限,擴大選人用人視野,采取直接選任、培養選任、不返鄉兼任、村企聯任等四種方式在非公有制企業中選聘“雙帶”能力強的人才擔任村主要干部。直接選任,就是通過由黨員選舉本村籍外出務工、經商致富的黨員回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培養選任,就是由村民選舉本村籍外出務工、經商致富的人回村擔任村委會主任,經培養發展為黨員后,再選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不返鄉兼任,就是通過組織程序,讓那些致富后愿意回報家鄉、幫助建設新農村的農民企業家兼任村黨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村里的日常事務由副支書和副主任主持。村企聯任,就是實行村、企黨支部書記“一肩挑”。二是實施“大學生村官”工程。公開選拔了274名大專畢業生到農村擔任村干部,培養儲備了一批熱愛農村、服務農村、獻身農村的人才。三是選派機關干部到村任職。市、縣、鄉三級共選派613名機關干部到村任職或掛職,選派干部在原單位的工資福利和職級不變,實行動態管理。四是返聘任職。全市共返聘了65名農村黨支部書記創業模范帶頭人為鄉鎮副職,提職不離崗,激勵他們扎根家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城鄉聯培,創新農民黨員發展方式。市委要求,農村、社區、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每年有計劃地培養3至5名外出優秀務工青年入黨積極分子,發展1至2名黨員。府谷縣恒源煤焦電化有限公司培養青年農民工入黨積極分子120人,發展黨員68人,培養村級后備干部16人,企業技術骨干和中層管理人員中農民黨員占到68%。公司為了回報黨員的突出貢獻,用一定的形式獎勵優秀黨員,鼓勵和支持他們帶技術、帶資金返鄉任職創業。榆陽區在發展流動農民工黨員工作上,實行流出地、流入地黨組織“雙向培養”,指定專人進行跟蹤聯系培養,兩地定期互通信息,嚴格把關,保證質量,共培養農民工入黨積極分子980名。目前,全市非公企業、社區共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078個,發展農民黨員636人,培養村級后備干部213人。
城鄉聯管,創新流動黨員管理模式。一是建立流出地與流入地黨組織定期聯系、互通信息制度。全市共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10830個,有3073個農村黨支部定期與外出流動黨員聯系。二是健全流動黨員跟蹤服務制度。榆陽區在街道辦、社區建立了流動黨員服務中心,創辦黨建網站,開辦心理咨詢、網上組織生活、網絡黨校等網頁,2007年以來,共接待流動黨員網上和上門來訪4200多人次,救助困難黨員256名,為321名下崗職工黨員提供了就業崗位。三是建立流動黨支部。神木、府谷積極探索在流動人口相對集中的縣城、重點小城鎮設立流動黨支部,在加強對流動黨員異地管理教育、搭建支持家鄉建設平臺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
城鄉聯帶,創新農村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建立了優秀外出務工經商人才檔案,指定專人聯系,有計劃、有目標地培養農村人才。二是制定了外出務工經商能人返鄉創業政策,鼓勵支持他們帶資金、帶技術返鄉創辦企業,或擔任經紀人、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等,培養一批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頭人。三是表彰獎勵創業模范帶頭人。市委決定,每兩年表彰命名一次“農村黨組織書記十大創業模范帶頭人”。四是啟動實施了農村黨員實用人才培養“十百千萬”工程。全市重點培植10個農村黨員實用人才培訓基地、組建100人的師資隊伍、每年培訓10**名村黨支部書記、100**名黨員實用人才。
城鄉聯抓,創新基層組織互幫互助機制。在城鄉黨組織之間開展結對幫扶,把機關、社區、企業黨建工作向農村拓展延伸,通過幫項目、幫資金、幫技術帶動農村發展,形成了城鄉黨建協調并進、經濟社會共同發展的工作格局。一是啟動了“五百村幫扶工程”。選擇了500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貧困村,與市、縣兩級部門、企業和城市社區開展結對幫扶,一幫3年不變。二是建立了村干部和村后備干部到企業、社區掛職鍛煉機制。選派861名農村后備干部到企業掛職,選派290名村干部進社區跟班學習,企業和社區把掛職干部納入本單位正式人員管理。三是實施了“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選派了615名農業科技特派員,培養農業科技示范戶5625戶。四是建立黨員結對幫扶制度。通過開展機關、社區黨組織與農村黨支部,機關、社區黨員與農村黨員結成“一對一”、“多對一”的結對幫扶機制,幫助農村黨支部、黨員發展經濟,致富奔小康。目前,全市共結成幫扶對子10711對。
“六聯六創”的做法,為我市城鄉黨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取得了實際成效。一是有效地發揮了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集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調動了廣大黨員的創業熱情,促進了城鄉黨建資源的合理利用。二是進一步推動了農村“三級聯創”。全市58%的鄉鎮黨委、54%的村黨支部達到“五個好”標準,創建省、市級黨建綜合示范鄉(鎮)55個、黨建綜合示范村208個,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社區、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工作覆蓋面不斷擴大。三是進一步發揮了黨員的“雙帶”作用。全市100%的黨政機關結對幫扶貧困村,100%的農村黨支部推行了黨員承諾制。四是進一步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全市機關單位和企業幫扶、農民工返鄉創業蔚然成風,有1348名農民工利用在外學到的管理知識和技能、積累的經驗和資金返鄉創業,帶動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工作,應該堅持以下三點:一是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城鄉黨建工作創新。黨的基層組織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表明,繼續沿用傳統的就農村抓農村、就城市抓城市的黨建工作思路和模式已不合時宜,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在推進城鄉黨建一體化工作創新上有所作為。二是必須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著力在重點、難點問題上尋求突破。統籌推進城鄉黨建工作,是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工作的關鍵和難點。只有統籌做好城鄉黨建工作,整合城鄉黨建資源,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和活動方式,才能破解難題,求得突破。三是必須堅持試點先行,典型引路。推進城鄉黨建工作,是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生動實踐。工作中,要積極穩妥,搞好試點,充分發揮典型示范的引領作用,取得經驗,整體推動,促進基層黨建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 上一篇:兩新黨建工作創新交流
- 下一篇:黨建改革創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