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教育管理交流
時間:2022-11-27 02:08:00
導語:村官教育管理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是建立經常性的教育機制。把他們納入干部經常性培訓的范圍,各鎮(街道)組織的村級后備干部培訓班、農村相關政策業務培訓班等各類培訓對他們有幫助的都讓他們參加。在全區農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上,還專門對大學生村務工作者進行了專題的上崗前培訓,幫助他們盡快熟悉政策,熟悉工作,適應新的環境。
二是建立全方位的幫帶機制。落實“一對一”的幫帶結對看措施,明確一名熱心的、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村干部(街道干部)與村、社區大學生工作者結對子,幫助其熟悉工作環境,傳授其工作經驗、工作方法等。開展經常性的談話活動,由鎮(街道)有關領導和村里的主要干部經常性地對大學生的工作、學習、生活等狀況進行了解,掌握思想動態,進行溝通交流。同時各鎮(街道)、村(社區)在大學生工作者的交通、食宿等方面,也積極通過幫助配好自行車、聯系上下班車輛、配置餐具、落實食堂等措施,解決大學生工作者的實際困難。
三是建立互動型的溝通機制。建立定期的村、社區大學生工作者工作例會制度,在大學生到村、社區工作3個月后,專門依托電視臺的談話欄目策劃了一期大學生談話節目,組織部分村干部和大學生工作者進行相互間的座談交流,根據每位大學生工作者確定的工作規劃和目標聽取其思想和工作情況的匯報,總結工作經驗,分析失誤原因,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為村(社區)干部和大學生工作者相互之間的學習交流搭建平臺。此外,依托遠程教育輔助網站載體,建立了大學生村(社區)工作者學習交流平臺,使大學生工作者可以實時地進行思想、工作、生活和學習的溝通交流。
四是建立規范化的考核機制。由組織部和人事局根據大學生到各村、社區工作的分配情況,每年到街道和村對大學生思想、工作、生活和學習情況進行跟蹤了解。由大學生農村(社區)工作者個人填寫《考核鑒定表》,撰寫工作總結,報村(社區)、鎮(街道)和組織部、人事局,組織部、人事局根據鎮(街道)、村(社區)意見和對其工作表現的掌握,分別確定其轉正的意見和年度考核優秀、稱職或不稱職的評定意見。并將考核評定結果作為崗位補貼和年度獎金發放的依據。對考核不稱職的,按照合同規定予以解聘。20**年14名大學生工作者的考核意見都為稱職。
五是建立強有效的激勵。專門制訂了《鎮海區在高校畢業生中招錄村務工作者實施辦法》等各項制度,從政策上激勵大學生農村(社區)工作者。一是從職業發展上激勵。對招聘到村和社區工作的高校畢業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工作以后,及時安排合適的工作崗位,任村(社區)黨組織負責人助理、村委會(社區居委會)主任助理、經濟合作社社長助理或團支部書記、文書等職務,目前20**年招錄的14名大學生農村(社區)工作者中1人任村書記助理、9人任村主任助理、1人任村婦女主任,其余3人也落實了崗位職責。同時規定對成績突出、表現優秀、群眾信任的高校畢業生,使其進入村、社區領導班子和鎮(街道)后備干部。二是從待遇保障上激勵。試用期內工資為每月800元,期滿后月工資1000元,年終根據考核情況享受村一般干部獎金,原則上不低于每月600元。另外對年度考核合格的大學生工作者補發每月200元的崗位補貼,考核優秀補發每月300元的崗位補貼。由鎮(街道)為大學生村務工作者做好養老、醫療、工傷等保險,集體繳納部分按規定由鎮(街道)財政承擔。近三年畢業的全日制大學本科以上畢業生,并參照《鼓勵企業引進和培養人才的實施辦法》享受大學生住房補貼。(澧組潘薦)
- 上一篇:區委會述職評議工作意見
- 下一篇:遠程教育影院試點工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