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法制宣傳教育交流

時間:2022-02-27 02:34:00

導語:國土法制宣傳教育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土法制宣傳教育交流

“*”普法以來,我省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按照“*”普法規劃的要求,突出重點、創新形式、多措并舉,扎實有效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了全社會國土資源法制觀念和全系統依法行政意識,為全面開創我省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新局面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一、加強領導,統籌規劃,明確“*”普法工作的目標和任務

結合山東實際,我們確立了國土資源系統的普法目標和總體思路,明確提出要堅持“三個面向”,促進“四個轉變”,狠抓“五個落實”。

堅持“三個面向”,就是堅持國土資源普法宣傳面向社會廣大群眾、面向各級地方黨政領導、面向國土資源系統廣大干部職工。促進“四個轉變”,就是對全省面上的普法,從單純的守法教育向守法與維權并重轉變;對國土資源干部職工的普法,從單純的行使權力到制約權力轉變;普法宣傳內容從偏重國土資源專業法宣傳向專業法與相關法并重轉變;法制宣傳形式從片面講求形式到注重實效轉變。狠抓“五個落實”。一是抓領導落實,實行一把手負責制,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二是抓規劃落實,全省各級普遍制定普法規劃,落實具體方案,使普法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三是抓機構落實,成立普法辦公室,承擔普法依法治理的組織協調工作,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五級普法網絡;四是抓經費落實。各級普遍加大對普法工作的投入,年年都有專項經費,“*”期間,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累計投入普法經費1億多元;五是抓措施落實,通過督導檢查、巡回檢查、定期抽查、推廣典型經驗、建立落實激勵機制等措施,推動國土資源普法宣傳工作。

二、突出重點,兼顧全局,加大“*”普法宣傳的廣度和深度

(一)建立完善學習制度。堅持廳(局)中心組學法日、公務員學法、日常學習與集中培訓相結合等制度,提高系統干部職工的法律素質和依法辦事能力。

(二)加強培訓研討,提高黨政領導干部依法駕馭和指導國土資源工作的水平。利用黨校教育陣地,舉辦6期領導干部國土資源法制講座,培訓各級國土資源領導干部3000人(次)。舉辦5期全省縣級領導干部國土資源法制研討班,培訓縣(市、區)的負責同志及國土資源部門領導1800余人(次)。開展面向領導的“送法活動”,編印《國土資源法律法規領導干部手冊》,送到省、市、縣三級黨政機關部門主要領導同志手中,同時,向各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同志發出公開信。

(三)創新形式,多措并舉,提高全社會廣大群眾的國土資源法律意識。利用國土資源地方性法規、規章出臺的有利時機,舉行新聞會。通過電臺、電視臺、報刊等新聞媒體,開設法制專版,刊播法制新聞、公益廣告,開展系列國土資源法治宣傳報道。利用每年的“12·4”全國法制宣傳日、“6·25”全國土地日、“4·22”世界地球日、“3·19”礦法頒布日等紀念日和建設“平安山東”活動,設立宣傳咨詢站,進行集中宣傳,營造濃郁的國土資源普法氛圍。組織開展“送法到礦山”、“送法到農村”活動,深入基層礦區,把《土地資源法律知識手冊》、《礦產資源法律知識手冊》送到礦工和農民的手中。

三、健全體制,完善機制,全面推進國土資源依法行政

(一)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夯實依法行政基

礎。把全面依法行政列入國土資源工作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一系列工作機制、程序和制度,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考上抓、具體工作有人抓”的工作格局,使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逐步邁入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二)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實行窗口辦文,推進政務公開。將實行窗口辦文作為推進依法行政的突破口,在省直機關率先實施窗口辦文制度,實行一站式服務,受到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目前,各市、縣(市、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全部實行了窗口辦文。

(三)規范行政審批、行政許可行為,強化聽證工作。精減行政審批事項,簡化辦事程序和手續。行政審批事項由原來的97項精減到31項,審批時限均將原定上限工作日壓縮了50%。3項備案事項,實行隨到隨辦。對特急或特別重要的項目,開辟了“綠色通道”,在3個工作日以內辦結,得到全社會的一致好評。

(四)嚴格依法設定和實施行政許可。按照行政許可法的有關規定,制定山東省國土資源“行政許可告知規定”、“行政許可公示公開規定”、“行政許可監督檢查規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土資源聽證工作的意見”等規范性文件,規范了行政許可、行政復議和聽證的有關文書格式。

(五)嚴格執法責任,規范執法行為,健全執法監督機制。按照職權法定和權責統一的原則,健全完善“決策目標、執行責任、考核監督”三大體系,對國土資源行政職權的執法依據、行使范圍、執法責任等進行明確界定,層層分解和細化,逐級將執法責任和目標落實到分管領導、職能科室、工作崗位和責任人員,做到組織領導、責任落實、目標管理“三到位”。

四、加強行政復議應訴和信訪工作,努力提高國土資源執政為民的服務水平

(一)建立完善行政復議應訴和行政糾錯機制,提高復議應訴為民水平。做到機構、人員、經費三落實,建立健全制度,規范復議應訴工作。*年以來,全省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受理復議案件300余起,行政復議案件的維持率達96%,因復議引起訴訟案件的勝訴率達97%,行政訴訟案件的勝訴率達95%,較好地防止和糾正了違法或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有效保護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二)認真貫徹《信訪條例》,有效減少信訪來訪。廳黨組與各市局主要負責人層層簽訂信訪工作目標責任書,制定實施重大信訪問題領導包案、責任追究等制度和措施,加大《信訪條例》宣傳教育力度,引導基層群眾依法按規定程序表達利益訴求,有效減少了信訪來訪。與去年同比,省廳今年的來信來訪分別減少18.8%和23.66%。

總之,通過開展“*”普法,全省國土資源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明顯增強,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進一步提高。省廳先后榮獲“全國整頓和規范地圖市場秩序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國土資源系統‘*’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全省依法行政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有8名同志榮獲“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個人”、“全國國土資源系統‘*’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個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