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市)

時間:2022-06-14 02:21:00

導語:社區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市)

*街民強社區成立于20*年,現有工作人員9名。居民總戶數1758戶,人口5368人,在籍黨員68名。幾年來,我們拓展社區服務領域,把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關系和諧的現代服務型社區,社區被吉林省委組織部評為我市第一批“吉林省黨建綜合示范社區”,社區黨總支被市組織部評為“標準化社區黨組織”。

一、樹立便民服務理念,完善公共事業服務

社區的功能是服務。幾年來,我們在樹立服務理念上從加強管理和保障機制建設入手,制定了《為群眾辦實事承諾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社區工作人員行為準則》、《黨員服務群眾評議制度》、《幫扶困難群眾制度》等35項制度,我們還聘請了社區的人大代表作事后監督,這一制度的實行,真正起到了約束、規范社區干部工作的作用,做到了群眾求助的事情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真正讓群眾滿意。為夯實服務基礎,搭建社區服務總體框架,民強社區兩委班子制定了“八到家”的服務制度:一是為老人、殘疾人服務到家;二是為低保戶患重大疾病及輟學兒童慰問到家;三是為下崗失業人員安置到家;四是為弱勢群體關心到家;五是為鄰里,夫妻矛盾調節到家;六是為居民有急、難事解決到家;七是為新婚、生育、搬遷登記到家;八是為兩勞釋放人員幫教到家。社區將“八到家”的服務作為日常服務基礎功能,使服務功能直接納入管理領域。樹立便民服務的理念,促使我們完善了社區的制度和管理方式,強化了服務群眾的宗旨意識,提升了服務水平。

民強社區建立至今,在服務群眾方面有良好的口碑,但我們認真總結幾年來的工作,感到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特別是今年夏天市委組織部在北戴河舉辦的社區干部培訓班,在參觀了秦皇島的先進社區后,讓我們感到了更大的差距,尤其是公共事業部門已有四個單位進入社區,但群眾看不到職能部門的服務窗口,環境達不到公開服務程度,便民服務受到辦公環境的制約,嚴重影響社區在群眾中的形象。學習回來后,我們開了班子會,分析存在的問題,認為要想拓展社區服務領域,構建和諧社區,必須建設公開的服務大廳,改變服務形象,保證便民服務落到實處。缺資金我們努力爭取,無條件我們創造條件。在建設服務大廳過程中,我們上市委、跑建委、從區到市上下協調,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從手續到資金,從施工到裝修,都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兩個月全部建成,我們將社區所有工作人員的職務、工作職責、辦事程序全部公開,實行“一站式”服務,使到社區辦事的群眾,都能感到方便快捷,保證了公共事業部門的優質服務惠及百姓,提高了服務水平。

二、一切考慮居民需求,開展便民利民服務

根據社區居民普遍存在的難題,我們開展“進千家門,認千家人,知千家情,解千家難”的“走千家”活動,發放為民服務聯系卡,方便群眾。在社區居民遇到生活難題時,都能與社區及時聯系。社區黨組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及戰斗堡壘作用,帶領社區干部為民解決日常生活實際困難,使社區黨總支真正成為居民的主心骨。民強社區有棟1982年建立的油咀廠家屬樓,是四層磚瓦結構的火炕樓,居住42戶居民,居民大部分是退休、下崗、待業人員。1995年油咀廠破產以后,再無人管理此樓,房蓋漏水,墻皮脫落,室內上下水管道腐爛,經常堵塞,污水、糞便外溢,極大地污染了環境,嚴重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今年3月份,社區書記、副書記代表該樓的居民向于錫梁副市長遞交了“關于油咀廠家屬樓按棚戶區改造的申請”,但未獲批準,而后社區書記、副書記又于4月份幾次找到供暖處,遞交了“油咀廠家屬火炕樓改造供暖樓的申請”,供暖處于7月3日開始動工安裝暖氣設備。同時社區主任又多次幫助這棟樓的居民協調自來水公司,請求為這棟居民樓進行自來水改造,自來水公司的領導對這棟樓給予了特殊的照顧,更換了年久失修的自來水管道。我們還聯系市政工程管理處為每家疏通了下水管道。這幾項工作在8月份全部結束。為了創建國家級衛生城,給居民營造一個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的社區環境,我們還相繼召開了兩委班子、居民代表會議,專門研究油咀廠家屬樓周圍環境的改造問題,決定拆除該樓下的46個破舊倉房。從8月下旬開始,白天由社區派1名副主任、低保專干和其他社區工作人員領著雇工,開始扒掉居民已同意拆除的倉房。到了晚上社區書記、副書記逐家逐戶做居民的思想工作,做通一戶拆除一戶,僅用一周時間就將所有倉房拆除,并協調市環衛處將拆除的建筑垃圾全部運走。周圍環境好了,這棟樓的面貌也煥然一新,各家各戶也都進行了室內裝修,居民居住的環境大為改觀。10月末這棟樓已正式通氣供暖,居民送來錦旗,上書“好社區為民造福、建家園齊奔小康”,以表達對社區的感激之情。

社區還不斷拓寬服務領域,辦起了糧站、菜站、小吃部、自選商場、藥店、美發店、浴池、典當行、修理部、廢品收購站等便民服務網點,建立了“為民服務中心”、“牽手家政服務站”,使廣大居民群眾不出社區就得到所需要的服務。

開展普通黨員“任職做事”活動以來,我們結合居民需求,開展便民服務,為黨員設置了4大類15個崗位,采取選崗、競崗、聘崗的方式確定崗位,黨員的積極性空前高漲,22名黨員分別在各自的崗位上認真履行崗位服務職責。其中公共設施維護服務崗的衣玉珍,與保潔員一起整治衛生環境,自己出錢維修公共設施,從崗位出發服務群眾,對社區公共設施維護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為了發揮每一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總支又在普通黨員中開展了“無職有為做貢獻”活動,老黨員郭鳳清在汛期時收集了50多個編織袋交到社區。這些黨員真心實意的為社區居民服務,受到社區居民的好評。

三、解決下崗失業難題,開展上崗就業服務

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是全社會的大問題,社區做為社會細胞更有責任幫助他們排憂解難。20*年1月,社區與花園、民強小區物業部門協調后,把兩個小區的清掃保潔工作接管過來,成立了女子保潔隊,安置了8名下崗女工,建成了1個15平方米的工具房;社區還支持下崗職工郭鳳斌辦工廠,幫助其跑項目,辦貸款,辦執照,在社區的幫助下,辦起了“民強社區濾清器廠”,安排23名下崗職工進廠工作;我們還創建了“月嫂培訓中心”,培訓18名月嫂全部上崗;我們的中介服務中心五年來共介紹1250多人次再就業;民強勞動保障服務站的工作人員收集各種用工信息1100多條,對下崗職工實行動態管理,隨時為下崗職工再就業提供機會。社區還增設再就業職業技能培訓班,舉辦再就業職業技能培訓講座,有家政服務(保姆、雇工、鐘點工、月嫂)、微機、面點制作等內容,對培訓合格者頒發勞動部等級證書,組織觀看“創業之星”錄像,堅持便民、利民的服務原則,為更多下崗職工提供周到的服務。社區現有下崗失業人員473人,已安置了445人。今年10月18日,李斌副省長到社區檢查勞動保障工作,聽了匯報、看了材料、走了網點,對民強社區的下崗再就業服務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四、構建文明和諧社區,開展社區人文服務

在構建文明和諧社區方面,我們樹立科學發展觀,在服務領域方面創新服務方式,推進了社區整體建設。

一是開展社區科教服務。積極組建科普志愿者隊伍,把社區離退休的老干部、老黨員、老軍人、老模范、老教師組織起來,成立老年科普知識宣傳隊,建立科普圖書室、活動室,修建了科普畫廊,開展了“贈一本書、讀百本書”活動。每年都舉辦科普知識講座,利用科普畫廊宣傳“崇尚科學,破除迷信,遠離邪教”以及“科學保健常識”、“家庭生活小常識”等內容200多期。社區居民人人學科學,人人講科學已蔚然成風。2005年度被評為“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單位”。居民何乃斌被國家志愿者協會評為“全國志愿者先進個人”。

二是開展社區文化服務。為居民提供了健身活動的好場所;有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棋牌室。組織成立社區小樂隊、舞蹈隊、腰鼓隊、秧歌隊、健身操隊、靚嫂藝術團、合唱團等群眾團體,社區文化娛樂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每當節假日社區都舉辦各種文藝演出活動,居民都踴躍上臺參加演出,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社區在服務居民、創建和諧家園中的引領作用。

三是開展社區普法服務。開展法制講座、法律知識競賽、法律咨詢活動。社區聘請法律界人士為居民講授法律常識,通過家長學校,組織學生和家長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使居民不僅知法、懂法,還會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是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在社區衛生工作方面,以駐社區醫院為依托,在社區建立了集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為一體的衛生服務站,基本實現了“大病進醫院,小病進社區”的服務體系。社區經常舉辦健康知識講座,提高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識,每年“三八”婦女節、老年節,社區都請醫生免費為婦女和老年人進行健康檢查。同時認真搞好社區環境衛生設施建設,在小區內設有固定的垃圾箱、果皮箱、垃圾清運車,加強了環境衛生管理,成立了清掃保潔隊,分片負責社區內的清掃保潔工作,使社區環境更為優美、舒適,居民生活得怡然和樂。

“拓展社區服務領域,構建文明和諧社區”,使我們民強社區榮獲國家、省、市、區各項表彰獎勵40多項。成績的取得與各級領導和各部門的關心、支持是分不開的。我們不會辜負各級領導的厚望,將以這次會議為東風,開拓創新,把民強社區建設成安定、詳和、溫馨的和諧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