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思考
時間:2022-07-15 10:37:00
導語:財政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財政作為最基層的一級財政,在合理分配財政資金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近年來,鄉鎮財政大力扶持民營經濟,努力培植稅源,積極組織項稅費收入,財政收入呈快速增長趨勢。在安排財政支出、平衡財政預算方面,能按照“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原則,量入為出、確保重點,在保證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經費和各部門必須的事業經費的同時,逐步加大對農業、教育、鎮村公共基礎設施的投入,為改善投資環境,增強發展后勁,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并沒有帶來可用財力的同比增長,加上行政性支出增長較快,招待費、會議費、車輛購置費等一般行政消耗性開支過大,隨著對市政基礎設施投入的不斷加大,財政支出壓力也將越來越大,有的鄉鎮需要依賴土地出讓金才能得以維持收支平衡。鄉鎮財政管理不規范具體表現為——
預算調整不規范
從審計情況來看,鄉鎮預算執行總體有所改善,但預算批復、調整及執行過程中仍有違反《預算法》的行為存在。主要表現在:一是資金分配不透明。二是預算調整不規范。在預算編制比較粗糙的情況下,追加預算在所難免,但是《預算法》規定追加預算必須報同級人代會批準,而目前有些鄉鎮追加預算未報同級人代會審批,超出預算部分實際上脫離了本級人代會監督。三是虛列支出、調節結余,收入收繳不及時等人為調節收支現象仍存在。如預算內列支后掛暫存、預算內列支后轉入預算外賬戶,等等;另外委托各單位征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仍然存在收繳不及時、滯留收費單位賬戶的現象。
土地出讓金管理不規范
鄉鎮土地出讓管理中存在著收支不歸口、核算不規范、收繳不及時等問題。一是土地出讓金收支不歸口,反映不全面。集體土地流轉收入分散于資產公司、民營公司、“綜合財務賬”以及行政村等單位核算;二是土地出讓金核算不規范,財務與業務嚴重脫節,有些鄉鎮財務上提供不出有關土地征用、補償等方面完整、有效的資料,土地出讓業務的合法性、合理性與真實性無法得以證實;土地出讓金的賬務處理至今沒有統一的規定,收支全貌無法反映。如在土地出讓金中直接列支市政工程費用,造成預算外收支反映不完整;在土地出讓金中列支企業違規用地罰款等等。三是土地出讓價格明顯偏低,欠繳現象嚴重。許多鄉鎮不惜以降低土地出讓單價引進外資、吸引民營資本,大搞開發區建設;土地出讓金欠款情況也較為普遍。
行政性支出增長過快,結構不合理
表現在招待費、會議費、車輛購置費等一般消耗性開支過大。如江蘇連云港某鎮業務招待費支出占鎮機關當年行政支出的22.47%。同時,還表現在財政支出結構不合理上,科技與農業的投入相對不足,城市維護建設支出與償債支出所占比重較大。
政府負債規模較大
由于近年各鄉鎮大辦開發區、民營區、創業園等,基礎設施投入增大,自身財力又難以應對,因而通過下屬資產經營公司或投資公司向銀行大量融資搞建設。通過對某市5個鄉鎮的調查,負債規模達108868.91萬元,其中:政府借款11372.5萬元、歷年結欠工程款31917.64萬元、政府提供擔保貸款48031萬元、其他形式的政府負債17547.77萬元。按該債務規模測算,政府負債額為5鄉鎮該年度可用財力的1.57倍,如此龐大的負債規模,加重了政府的財政負擔。
稅收征管質量有待提高
鄉鎮稅收征管工作中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人為調節稅收入庫進度。受稅收考核計劃影響,變相儲稅現象屢禁不止,稅收過度戶取消后,地稅部門利用企業納稅專戶進行儲稅現象突出。二是對部分“核定征收”企業情況掌握不全面,核定有偏差。如一家電力安裝公司《鑒定表》認定其不能準確核算成本,實際上,該企業賬面不僅能準確反映成本費用,而且能準確計算利潤率。經查,該企業當年少繳所得稅60多萬元。三是稅務基礎工作有待加強。由于分行業企業稅收負擔評價體系、企業基礎財務數據庫建立尚不完善,對企業申報繳納情況存在審核不細、把關不嚴的現象,如企業申報計繳的營業稅與計繳教育費附加所依據的營業稅不一致,主管征收機關卻未發現。
- 上一篇:新資產減值問題分析論文
- 下一篇:銷售業務會計處理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