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信訪工作先進經驗與做法
時間:2022-11-06 02:39:00
導語:市信訪工作先進經驗與做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6年12月5日至12月31日分兩批,由大理州信訪局局長李彥東、副局長李春麗帶隊,州信訪局和各縣市信訪辦(局)領導共35人前往*、曲靖、紅河、文山、臨滄、思茅、西雙版納、昆明、楚雄九州市學習考察信訪工作。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落實《信訪條例》規定、創新工作方式。探索做好新時期信訪工作的有效方式是我們這次考察的重點。在學習考察過程中,考察團與對方信訪工作同行深入探討了新形勢下信訪工作的新經驗、新途徑、新方法。通過學習考察,收獲甚豐,既學習了外地的好經驗,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又找到了差距,通過考查學習借鑒對如何做好我州信訪工作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友鄰州市信訪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一、昆明市信訪工作經驗和做法
1.設立信訪督查專員:聘請各方面專家、學者和經驗豐富的退居二線的老同志等擔任信訪督查專員,成立復查復核專家組,為復查復核提供技術和理論支持,推動信訪疑難問題的解決和落實。
2.加大后備干部到信訪部門鍛煉力度:分期分批安排市直單位新招錄公務員和優秀年輕后備干部到信訪局鍛煉1年,鍛煉期間享受每月200元信訪崗位津貼。
3.聘請專職律師參與接待群眾來訪,提供法律援助咨詢服務:聘請律師事務所有名望的律師到信訪接待窗口參與群眾來訪接待、來信處理咨詢,對答復涉法涉訴事項提供法律援助,有效緩解了信訪部門的壓力。
4.開通免貼郵票的“18#專用信箱”:凡是寫給市委、人大、政協、紀委市直部門的信訪件,免貼郵票,鼓勵群眾采取信函方式反映信訪問題;減少群眾以走訪形式反映問題,降低群眾信訪成本。
5.完善各項信訪配套制度:2005年以來共制定了信訪配套制度20項,進一步規范辦信接訪秩序。
6.加大信訪機構建設:市信訪局現有人員編制23人,擬增加編制3人,信訪工作用車4輛,在此基礎上,新配置1輛信訪宣傳車。各區縣都配備了信訪工作車輛。此外,昆明市信訪局還將一些經驗豐富的已退休的信訪干部或專家返聘回信訪部門工作,解決了一系列信訪難題。
7、組織信訪干部外出學習考察:學習借鑒國內外信訪工作經驗。昆明市分期分批組織市縣(區)信訪干部到山東濟南、上海、遼寧、沈陽等省市和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進行學習考察,開拓視野、學習先進經驗,為構建大信訪格局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二、楚雄州信訪工作經驗和做法
1.開通了視頻信訪信息系統:州委、州政府一次性撥款35萬元專項經費,通過政務網建立了15套信訪視頻電話系統,縣市信訪群眾可通過視頻電話系統向州信訪局進行信訪,州信訪局也可以通過系統進行培訓、召開會議部署工作,有效地解決了群眾信訪難的問題,節約了信訪成本,實現了州、縣信訪信息系統的互通互聯。此外,州信訪局每人配備一臺臺式電腦的基礎上,科級以上干部每人還配置一臺筆記本電腦。
2.建立和完善各級黨政領導接待日制度:鄉鎮每周、縣級每月設有領導接待日,同時,安排公職律師參與接待,協助領導處理答復涉法涉訴信訪事項。
3.完善信訪工作制度:建立了信訪工作排查、問責通報等11項制度,維護了良好的信訪工作秩序。
4.設有信訪信息專項經費:每個縣(區)由州政府下拔5萬元作為信訪信息專項經費,其中縣公安局3萬,縣信訪局2萬;各縣市均于2006年12月前配備了信訪工作車輛。
三、*市信訪工作經驗和做法
1.加強市、縣區信訪機構建設:*市信訪局為一級局,人員編制21人,內設三科一室、和一個市長熱線辦(熱線辦編制10人),信訪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每年由市財政拔出120萬,工作用車2輛,一輛6缸奧迪、一輛6缸三菱,電腦人均一臺。市轄8縣1區信訪局均為一級局,信訪局長同時兼任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紅塔區信訪局局長兼任區長助理。人員配置最多的縣區設置8人,最少的縣區3人,各縣區信訪局都配有一輛工作用車,電腦配置最多的縣區有6臺,最少的縣區4臺。
2.信訪工作經費給予充分保障:縣區工作經費多的8萬元,少的2萬元。市信訪局和各縣區信訪局專職信訪干部崗位津貼均調整提高到200元,兼職信訪干部和部門做信訪工作人員為90元。
3.市委、政府對信訪部門給予大量的政策傾斜:一是機構上的傾斜。在人員機構壓縮的情況下,向信訪部門傾斜。從市、區(縣)、鄉一次性統一理順機構,明確機構名稱和增加人員編制。二是經費保障上的傾斜。確保信訪部門的工作經費和車輛經費。三是工作是傾斜。授予信訪部門7項權利,即:召集權、協調權等權力,致力于拓寬信訪渠道,方便群眾反映情況;不斷將現代信息技術充分運用于信訪工作之中,形成了一套富有時代氣息的工作模式。
4.建立了領導接待日制度:*市是全省最早建立黨政領導干部接待日的州市之一,現在這一制度日趨完善,通過領導接待日制度的建立,領導與群眾面對面,市委市政府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不斷增強了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理解和支持。領導率先帶頭參與信訪工作,協調解決信訪問題,有效地推動了大信訪工作格局的形成,為信訪工作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氛圍。
5.設立市民意見箱:在市區繁華地帶以及市委市政府門前設立市民意見箱,充分調動市民參政議政的熱情,通過這一形式集中民智、了解民意,收集各級各界對黨委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為及時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難點問題,為信訪事項解決在萌芽狀態創造了條件,贏得了先機。
6.市長熱線辦成了*市信訪工作的一個品牌:“12345,聯通市民與政府”的宣傳語如今已為*市民所熟知,市民通過市長熱線這一渠道就各種問題向政府進行反映。市長熱線的工作時間為每天8:00——21:00,現在平均每天接聽100批次左右,市長熱線作為*市一個重要的信訪渠道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7.加大投入,率先實現市、縣(區)互聯互通:*市于2001年就投入30萬元開發使用信訪信息系統軟件。信訪部門辦公電腦配備充足,市信訪局實現了每人配備一臺辦公電腦,縣(區)信訪局電腦配備數量基本達到了人手一臺,鄉鎮(街道辦事處)信訪部門由市信訪局統一配發了一臺辦公電腦。市信訪局成立了信息技術科,主要負責書記市長信箱、信訪信息系統、市長熱線電話等工作。信訪信息管理系統軟件的應用使辦信接訪、信訪事項的處理以及市長熱線電話受理登記、統計、備案,辦理過程的跟蹤和監督實現了電子化處理,實現了市、縣(區)高效快捷的網絡化辦公、系統化管理。
四、曲靖市信訪工作經驗和做法
1.加大勸返工作力度:一是轉變觀念,將勸返經費超前投入到信訪隊伍建設中,提供充足的勸返經費保障,變解決問題的經費為發展經費。二是成立“非正常上訪及涉法涉訴信訪整治行動到昆赴京勸返工作組”,由市委市政府領導,市信訪、公安部門領導,各縣市信訪、公安部門領導組成,制定勸返到省進京上訪群眾工作預案和非正常上訪處置預案,三是實現責任追究,明確各級責任及勸返時間,勸返到省上訪群眾20人以上初訪或者5人以上重訪,縣級分管領導帶隊勸返;50人以上初訪或者20人以上重訪,縣級主要領導帶隊勸返;100人以上初訪或50人以上重訪,市級分管領導帶隊勸返。勸返到京上訪群眾5人以上初訪或者2人以上重訪,縣級分管領導帶隊勸返;20人以上初訪或者5人以上重訪,縣級主要領導帶隊勸返;50人以上初訪或者20人以上重訪,市級分管領導帶隊勸返。發生非正常上訪行為時,市委市政府信訪局在在10分鐘內報告市委市政府;在市區內的各分管領導接到通知后必須在30分鐘內趕到現場,離市府較近的縣必須在1小時內趕到現場,離市府較遠的縣必須分別在2小時至5小時內趕到現場。
2.加強信訪機構建設:曲靖市信訪局及下屬各區縣信訪局全部升格為一級局且均配備車輛;市信訪局共16人編制,配置19臺電腦;每年經費獨立核算,包括工作經費15萬、勸返經費15萬、目標管理考核獎勵費30萬,車輛使用費3萬。
3.下發《曲靖市人民政府關于維護信訪秩序的通告》: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范信訪人的信訪行為,有效維護信訪秩序,建立“先規范信訪行為后解決問題”的理念,為信訪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的秩序。
4.規范辦信接訪工作程序:將信訪工作納入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制作刻印“曲靖市人民政府信訪事項專用章”、“曲靖市人民政府信訪事項復核專用章”,理清關系,規范行文程序、明確責任主體。
5、加強基層信訪:曲靖市麒麟區廖廓街道辦事處把勸返經費提前使用做好預防性工作,培訓信訪信息員,建立信訪信息獎勵機制,及時收集信訪信息,主動出擊、主動接觸信訪人,將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逐步在群眾中樹立威信,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6.配齊配強信訪信息技術力量:市信訪局現有兩名信息技術員,主要負責市長信箱和信訪系統管理,計劃成立信息技術科,增加編制,專門負責市長信箱和信訪信息系統以及市長熱線電話的處理工作。
五、臨滄市信訪工作經驗和做法
1.各縣市均配備了信訪工作用車:在經費短缺的情況下,市委市政府優先給予經費保障,統一撥款16萬元,按每縣市2萬下撥,促使8個縣區配置信訪工作專用車輛;
2.規范復查復核事項:出臺了“臨滄市人民政府復查事項通知”與“臨滄市人民政府復核事項通知”文件頭,并刻有專用印章;
3.市縣(區)區鄉便民服務中心設有信訪窗口:及時解答群眾反映的問題;
4.市縣(區)鄉(鎮)專職信訪干部崗位津貼普遍提高,兼職信訪干部崗位津貼得到落實。注重信訪干部的使用和交流,一大批有縣鄉基層工作經驗的年輕干部調整充實到信訪部門,為做好信訪工作增添了活力。
5.進一步規范了市、縣兩級信訪工作機構:市信訪局升格為正處,下設兩個科室;區、縣信訪部門名稱統一為“信訪局”。
六、思茅市信訪工作經驗和做法
1.局域網建設起步較早:2002年6月開始建立局域網,投入38萬元進行信訪信息化建設,每個縣區至少配備3臺微機,市、縣(區)信訪機構形成互聯互通,大大提高了信訪工作效率,有效地解決了人少事多的矛盾;
2.用人機制靈活:針對人少事多、專業技術力量薄弱的實際,采取合同制的形式從人才市場招聘電腦專業技術人才到信訪部門工作,緩解人手緊缺的困難。
3.有效維護信訪工作秩序:充分發揮信訪部門在信訪工作中的主導作用,規范信訪秩序,信訪人必須在指定的時間、地點進行信訪,集體訪只接待代表,有效防止了《信訪條例》禁止的6種行為的發生;
4.完善市縣(區)信訪機構:市信訪局下設三個科室,做到定崗定人定責;區、縣信訪部門至少配置5人,且多數有信訪工作用車。
七、西雙版納州信訪工作經驗和做法
1.州信訪局長可以要求召開縣委常委會議: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信訪工作,明確授權,給予信訪局獨立處理和協調信訪事項的權利,州信訪局長可以在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授權下召開縣、市黨委常委會議聽取、匯報、分析、研究和協調信訪問題。
2.對個別終而不結的信訪件不予結案:西雙版納州信訪局靈活運用《信訪條例》,對于終而不結的信訪人,不給予答復,并通過反復細致的工作化解群眾的信訪問題。有效減少了非正常上訪的數量。
3.提倡信訪部門不能總是站在信訪第一線:而是要充分發揮信訪部門引導、指導、督導、疏導、勸導的作用,加強對各級黨委、政府信訪工作的指導,加強對各職能部門的督導和協調,加強對來訪群眾的引導、疏導和勸導,在努力解決群眾信訪問題的同時,做好群眾的心理疏導工作,從源頭上化解群眾的問題。
八、紅河州信訪工作經驗和做法
紅河州是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一,其州情有著自身的特點,反映到信訪工作上就形成了工作量大、熱難點問題多的特點。紅河州邊境線漫長,以紅河為界南北經濟發展差異較大,少數民族比例大,歷史遺留問題較多,新的信訪熱難點問題同樣存在,因此紅河州信訪總量龐大,一年將近12萬多起。為了更好地做好信訪工作,一是州委、州政府加大對信訪部門人力和物力投入,加強信訪隊伍軟硬件設施建設。二是加大信訪信息系統建設力度:州級信訪部門基本實現了每人配備了一臺辦公電腦;縣(市)級信訪部門電腦配備數量基本達到了兩臺以上。州信訪局在紅河公眾信息網上設立了州長信箱,實現了群眾能夠在互聯網上進行信訪互動。
九、文山州信訪工作經驗和做法
1.信訪工作與法制工作通力合作:信訪工作是法制工作的前沿,信訪工作與法制工作具有較強的互補性,二者互相配合能更加有效地解決信訪問題。
2.建立州人民政府信訪事項聽證委員會和文山州人民政府復查復核委員會:為了嚴格執行信訪事項三級終結制,充分履行好政府對群眾信訪事項的復查、復核工作職能,文山州人民政府根據《信訪條例》的相關規定設立了文山州人民政府信訪事項復查復核委員會。將符合聽證條件的信訪事項納入聽證,設立了文山州信訪事項聽證委員會。文山州兩個委員會的建立有效地促進大信訪格局的形成,各部門通力協作,提高了信訪問題解決的效率;推動了信訪工作規范化和法制化的進程。
3.加大信訪信息系統建設力度:州級信訪部門實現了每人配備一臺臺式辦公電腦或者手提電腦;全州8個縣市有6個縣實現了人手一臺電腦。在文山公眾信息網上開通了州長信箱,實現了群眾能夠在互聯網上進行信訪。
- 上一篇:道路交通事故責任問題研究論文
- 下一篇:土地抵押權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