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敬老院建設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11-07 03:05:00

導語:農村敬老院建設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敬老院建設經驗交流材料

*縣是一個貧困農業人口大縣,現轄3鎮16鄉,306個行政村,46.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3.1萬人。行政區劃調整前全縣共有敬老院18所,五保老人1600多名,其中:集中供養五保老人126名,占五保老人總數的7.8%。我縣的農村敬老院全部建于90年代初,由于建設時間較早,在建設規模、設施配套、安居環境上,都已不適應當前農村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需要。為改變我縣農村敬老院管理混亂,服務水平低等問題,我縣結合實施“星光計劃”,加強對敬老院建設,按照“統籌規劃,精心組織,多方籌資,建管并舉”的原則,充分利用撤鄉并鎮后的閑置資源,對部分鄉(鎮)農村敬老院進行撤并調整,合并為現在的6所。扎實地推進“敬老院改造工程”的建設進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組織領導,高度重視敬老院建設

農村敬老院基礎設施落后現狀直接影響到五保供養對象的生活質量,保障和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客觀需要。近年來,我縣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把實施“敬老院改造工程”,作為全縣“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作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列入縣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以縣委、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敬老院改造領導小組,民政局成立了業務辦公室,實行局長全面抓,分管局長具體抓,業務人員盯著抓,各鄉(鎮)成立由鄉(鎮)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建立健全五保服務網絡,為開展五保供養和“敬老院改造工程”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統籌規劃,全面提升敬老院檔次和規模

根據自治區民政廳的統一要求,我縣組織專門力量,深入各鄉(鎮)全面調查敬老院的現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類實施、統籌規劃,制定了總體建設方案,分三年時間,完成全縣6所敬老院的新建、擴建和改建任務。今年已完成2所(新建1所、改擴建1所),新增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床位100張,投入資金約100萬元,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首次突破14%;計劃利用2-3年時間完成剩余4所敬老院改擴建工程,新增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床位200張,投入資金約200萬元,爭取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到25%以上。

在規劃建設中,按照“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的工作思路,嚴格“三個標準”和“一個目標”:即在建設檔次上,立足上區一、二級院的等級;在建設規模上,要求可容納本鄉(鎮)25%以上的五保戶集中供養;在功能配套上,著眼形成多功能、綜合型的農村社會福利中心;確保敬老院建設水平10年不落后的目標要求。為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要求新建敬老院的規劃及設計方案,都要經過政府審定后,方可進行建設,從而保證了發展規劃不變、建設標準不降。

三、典型引路,整體推進敬老院規范化管理

為推動工程項目的實施,縣上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興隆鎮和偏城鄉中心敬老院,作為全縣“敬老院改造工程”項目建設的試點。通過典型引路、點面結合的做法,加快全縣“敬老院改造工程”的建設步伐。興隆鎮敬老院嚴格按區一級敬老院的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在興隆鎮單家集工業園區征地10畝,新建房屋40間800平方米,配備了活動室、醫療室、餐廳和衛生間等輔助設施,院內實行花園式修建,達到了綠化美化環境的效果,現已投入使用。同時,還制訂了一套敬老院管理制度,規范了敬老院的管理。偏城鄉敬老院是利用撤鄉并鎮后,利用原鄉政府駐地的閑置資源進行改擴建而成,交通方便,環境優美,占地面積12畝,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現有成套居住房50間,活動室、餐廳一并齊全,我縣已于2004年底將五保老人搬遷新居。興隆鎮、偏城鄉“敬老院改造工程”項目的建設,為全面促進全縣敬老院建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目前,我縣“敬老院改造工程”建設正朝著既定的計劃和目標邁進,可望能按期保質保量完成。

四、多方籌資,確保敬老院改建工程順利實施

實施“敬老院改造工程”,資金是重點,工程質量是關鍵。為確保建設資金及時到位,我縣在積極爭取當地財政增加投入的同時,采取多渠道籌措的方式,落實敬老院建設資金。主要采取“四個一點”的做法:一是在縣級財政和福利資金統籌安排一點;二是爭取區級財政和福利資金配套一點;三是鄉鎮自籌并發動社會捐助一點;四是爭取上級民政部門支持一點。經過上下的共同努力,2004年全縣籌積資金50多萬元,從而保障了“敬老院改造工程”建設方案按計劃實施。

為確保工程的進度和質量,加強督查力度,要求各鄉(鎮)落實責任,加強監管。一是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施工,既要按時交付使用,更要保證建設質量;二是建立工程質量責任制,鄉(鎮)的主要負責人為工程的第一責任人,民政局主要負責人為工程的直接責任人,同時與建設部門共同承擔工程的指導和監管責任;三是嚴格資金使用管理,做到??顚S?。財政和審計部門加大對敬老院的建設資金的監督和審查力度,確保敬老院建設資金落實到位。

五、建管齊抓,全面提高敬老院服務質量

加強管理,強化服務是辦好敬老院的關鍵,我縣在加大敬老院建設力度的同時,著力健全敬老院管理制度和提高供養對象的生活水平,做到硬件、軟件兩手抓。一是加強敬老院管理制度建設。要求各敬老院要達到“四個一”:即選配一名有文化、善管理、熱心為老人服務的院長;組織一支適應老年人服務的志愿者隊伍;制定一套規范的管理制度;建立一個完整的檔案冊。目前,各敬老院都已統一制訂一套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了敬老院的管理。二是發揮敬老院綜合功能作用,努力提高整體效應。要求把敬老院發展成為集五保供養、托養寄養、健康娛樂、康復治療為一體的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真正發揮敬老院綜合型、多功能的作用。三是出臺五保供養政策,全力保障供養水平。為確保五保供養工作的落實,出臺了《關于西吉縣農村五保戶供養工作意見(試行)》,明確規定五保供養經費由縣財政負責,集中供養標準人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散居供養每人每月不低于150元,從而有效地保障了五保戶的基本生活權益。為能夠使五保供養工作保障有力,管理有度,措施到位,我縣將全縣6所敬老院統一實行由縣民政局管理,成立全縣敬老院管理辦公室,設院長1名,副院長6名,建立專戶,對各種費用實行局務會議研究,專人審批制度,使敬老院管理經費開支情況步入規范化管理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