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經驗交流
時間:2022-01-07 06:23:00
導語: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為根本,全力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鎮作為全縣農業大鎮,我們從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入手,認真組織實施了水利化、農機化工程,大幅度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我鎮充分利用龍頭橋灌區配套工程開工建設的有利契機,以抗旱除澇為重點,全力加強了全鎮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20*年完成了前進至東進段4.7公里高標準的堤、涵、橋主要骨干水利工程,總投資近千萬元。同時,在農業開發辦的幫扶下,又投資700余萬元,完善了前進灌區配套工程,修筑了標準化硬質沙石田間路7公里,新植農防林帶兩條14公里。通過落實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全鎮已組建農機合作社2個,扶持發展農機大戶130戶,大中型農機具保有量達1500臺套,田間綜合機械化率達93%。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綜合效益,我鎮認真開展了秋季農業三項重點工作,20*年,全鎮共完成整地任務12.3萬畝,其中,深松整地7萬畝,完成水利工程土方25萬立方米,新建水稻育秧大棚4.5萬平方米,建立了高標準蔬菜基地2個,農業陽光保險面積達13.3萬畝。通過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糧食畝產由2007年的278公斤,提高到20*年的350公斤,大幅提升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二、以加大農業生產示范基地建設力度為重點,強力推動現代農業發展進程
農業的發展方向是現代化。為加快現代農業發展進程,我們著重加大了農業生產示范基地建設。根據全鎮南部烤煙、北部大豆、中部水稻的種植格局,在鎮南部永紅村建立了千畝烤煙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在鎮中部興旺村、慶東村建立了千畝水稻高產創建示范基地,在北部新城村和衛東村建立了大豆高產創建示范基地。為把基地培育成亮點,充分發揮其典型帶動作用,鎮黨委確定了一名副科級領導專門抓示范基地建設,同時,每個示范基地都組建了農民專業協會,負責日常生產管理,使每個農業生產示范基地在生產上都做到了統一整地、統一品種、統一栽培技術、統一田間管理,并建立了統一的生產檔案,使基地生產逐步達到了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一年來,我鎮新城村大豆高產創建示范基地和興旺村的水稻高產示范基地多次代表縣里迎接國家、省、市、領導檢查,并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肯定,特別是20*年秋,在縣農委的大力扶持下,興旺村新建的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育秧面積4萬平方米,水稻高臺集中育秧大棚基地迎接全市農業秋季三項重點工作拉練檢查,并受到市領導的一致認可,較好的推動了全鎮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
三、以開展農村三項重點工作為突破,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近年來,我鎮作為全省新農村建設試點鎮,嚴格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的要求,認真組織開展了新農村建設工作,農村經濟社會得到全面發展。20*年,按照縣委、縣政府重點推進“農村三項重點工程”的部署,我鎮將“農村三項重點工程”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克服了重重困難,加強領導,強化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果。修建通村白色路面9條,總里程達52.8公里,是全縣第一個實現了村村通白色路面的工作鄉鎮;改造農村泥草房780棟,試點村慶東村改造泥草房71棟,預計兩年時間實現全村無泥草房工作目標。新建村級活動室5個,率先實現了全鎮所有行政村都有綜合活動室的目標。特別是在泥草房改造工作中,我們確定了科學規劃、統籌安排,突出重點,實施試點村典型引路作用,促進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為了調動廣大農戶改造泥草房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鎮在不折不扣的落實上級扶持政策的同時,積極為資金短缺的農戶協調貸款80余萬元,幫助賒借紅磚、水泥、彩鋼等建筑物資累計金額近百萬元,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戶的改造熱情,超額完成了泥草房改造任務。20*年10月,全市泥草房改造工作現場會在**召開,泥草房改造經驗得到推廣。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慶東村有兩戶孤兒也想改造泥草房,但資金缺口較大,得知這一情況后,我們立即召開會議決定采取鎮、村兩級各出一部分資金,又積極協調縣直有關部門出一部分,最終使這兩戶在20*年10月末搬進了新房。截止20*年末,全鎮通村公路硬化率、農村住房磚瓦化率、自來水入村率、有線電視通村率和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均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計劃指標。新農村建設三年試點工作任務順利完成,我鎮連續三年排在全縣之首。
雖然我鎮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兄弟鄉鎮相比,仍存在差距和不足。在下步工作中,我鎮將深入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大投入,大力推進富民產業和農村社會事業建設,努力開創我鎮農業農村工作新局面,為全縣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民主日活動推進村務公開經驗交流
- 下一篇:農信社案件防控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