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建設亟待破解三大難題思考
時間:2022-05-10 06:09:00
導語:反腐倡廉建設亟待破解三大難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致力于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形成了一整套以黨章為核心的黨的制度法規體系,為從嚴治黨、預防和懲治腐敗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為防治腐敗奠定了良好的體制基礎??梢哉f,依靠制度反腐敗,現在已成為全黨上下的共識。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再好的制度,如果不去執行,就形同虛設,甚至導致人們對制度的漠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的地方、部門和單位把反腐倡廉制度寫在紙上,掛在墻上,而不落實到行動上,甚至認為在制度執行問題上“不出事,就沒事;出了事,才有事;實在要出事,那就‘就事論事’”。
隨著對腐敗發生規律、反腐倡廉工作規律、執政黨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我們黨在反腐敗道路選擇上,逐步由過去主要依靠運動反腐敗、依靠權力反腐敗向依靠制度反腐敗轉型。依靠制度反腐敗,是十七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的核心思想,也是今后一個時期反腐倡廉建設的指向標,對于實現反腐敗道路轉型有著鮮明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然而,要真正實現這種轉型,使制度建設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還有巨大的阻力需要克服,還有艱巨的任務需要完成?!盁o制度可用”、“制度不管用”、“有制度不用”,就是亟待我們破解的三大難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致力于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形成了一整套以黨章為核心的黨的制度法規體系,為從嚴治黨、預防和懲治腐敗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為防治腐敗奠定了良好的體制基礎。但是,制度不健全、機制不完善仍然是我們不得不正視的一個突出問題。腐敗現象之所以滋生蔓延,說明某些領域、某些環節還存在一些“無制度可用”的空子。我們必須深入實際,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探索新思路、新辦法,創建新法規、新制度。當前,尤其應當順應時代潮流,響應群眾呼聲,及時出臺反腐敗法、財產申報法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規制度,編織一張疏而不漏的恢恢天網,使腐敗分子無機可乘。
可以說,依靠制度反腐敗,現在已成為全黨上下的共識。不少地方、部門和單位“你方唱罷我登臺”,在“制度創新”、“源頭防腐”的名義下,熱熱鬧鬧推出了一些反腐敗制度,報紙、電視、網絡等各種媒體連篇累牘進行宣傳報道。然而,要是較起真來,有不少制度確實“看起來很美”、“說起來好聽”,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不管用,效果也沒有宣傳報道的那么好,這從過去幾年公務員用車制度改革的一片亂相中就可見一斑。當然,也有一些制度在創立之初,由于指向明確,執行有力,曾經發揮過良好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期望的提高,其作用逐漸弱化甚至異化。比如過去為了解決腐敗分子“不愿開口無法定罪”的難題,在刑法上設立了一個“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然而,今天這一罪名已經無法實現當初立法預設的使命,甚至演化為腐敗分子逃避法律嚴懲的“救命稻草”。對于這種過去管用現在不管用的制度,就應該與時俱進加以修正和完善。此外,我國現行反腐倡廉制度還存在不系統、不配套,過于注重實體性、忽視程序性,過于注重單體性、忽視系統性,過于注重原則性、忽視操作性等問題,使得制度執行效果大打折扣。今天我們講完善制度,重點還應當在“立、改、廢”上多做些文章,把“制度不管用”這塊“短板”加長到“管用”的程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再好的制度,如果不去執行,就形同虛設,甚至導致人們對制度的漠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的地方、部門和單位把反腐倡廉制度寫在紙上,掛在墻上,而不落實到行動上,甚至認為在制度執行問題上“不出事,就沒事;出了事,才有事;實在要出事,那就‘就事論事’”。這種想法和做法是極其危險的,不僅損害法規制度的尊嚴,也可能使某些有著僥幸心理的人逾越界線,墜入違紀違法的深淵。在“有制度不用”,制度剛性屢受挑戰的今天,我們更應當在加強制度的約束力和執行力上下狠功夫。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隨意變通、有意規避等嚴重破壞制度的行為,應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只要觸犯制度,不管是誰,都要依紀依法嚴肅處理,決不姑息遷就。
- 上一篇:黨員干部反腐倡廉學習心得體會
- 下一篇:行政管理發揮優勢配合科學決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