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職能促新農建設

時間:2022-07-09 03:12:00

導語:督查職能促新農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督查職能促新農建設

積極發揮督查職能,區委督查室立足部門優勢。綜合運用決策督查、督查調研、專項查辦等工作手段,促進度、查詢題、解困難,自覺服務于全區新農建設大局,有力推動了新農村各項建設事業的發展,示范村(片)建設效果顯著,年被評為市新農村建設先進區縣(市)并作為全市的亮點向全省推介。具體做法是:

一、開展決策督查,力督新農村建設進度

一是分階段明確督點。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系統、艱巨、長期工程,工作千頭萬緒,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又不能只重局部而淡化全局,必須統籌協調、重點推進。區委督查室根據新農村建設這一特點,在區委領導授權的前提下,先后對貫徹落實全區新農村建設動員大會精神、全區新農村建設啟動情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項目進展情況、全市新農村建設現場交流會籌備情況、區新農村建設示范片建設進展情況及全省新農村建設現場交流會籌備情況等進行了專項督查。每次督查前均結合新農村建設重點工作明確一至兩個督點,并以書面通知形式下發各鄉鎮、部門和示范村。一年來,先后突出了鄉村干部的思想認識、“三清三改”及村莊整治、通村公路建設、示范村建設、農村產業發展、村務公開及班子建設等10多個督點,促使全區新農村建設形成了“面上抓好六件事、點上建好11個示范村”這樣一種點面結合、分步有序推動的良好建設格局,有力推進了新農村建設點、面兩方面的工作進程。

二是據實情整合督查力量。針對督查任務繁重、督查質量要求高、本辦督查人員力量有限等實際情況,區委督查室采取向領導匯報、通報有關工作進展情況等方式,靈活運用部門對口幫扶制、領導聯村督導制和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制等機制,先后多次邀請人大、政府、政協等區級領導牽頭,聯合或借助區新村辦、區政府辦、區交通局、區經管局等近20個區直部門的工作力量,組成有區級領導帶隊、部門負責人參加的聯合督查組,全年共開展新農村建設專項督查10余次,樹立了督查權威,增強了督查力量、加大了督查力度。

三是借載體突顯督查實效。區委督查室借助《督查通報》、《督查專報》等內部刊物,將每次督查掌握和了解的情況形成文字材料以《內參專供》、《督查通報》、《督查專報》的形式送達給相關區級領導或印發至全區各鄉鎮、區直及市直駐區有關單位。既肯定工作成績,更注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既表彰先進,也不忌諱點名批評后進,既分析問題、又提工作建議,從而給接受督查的相關領導、鄉鎮及部門以相當大的工作壓力,促使他們采取措施、改進工作不足,學習和趕超先進;同時也為區委主要領導安排部署下段工作提供了參考依據。今年來,區委督查室共形成涉及新農村建設方面的《督查通報》3期、《督查專報》4期,督查發現問題30多個,提出合理化建議20余條,其中被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批閱的達8條,在全區上下形成了一種“強督查促大發展”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態勢,確保了督查實效。

二、開展督查調研,力查新農村建設梗阻

一是針對決策督查發現的問題開展督查調研。如去年月,區委督查室通過對全區新農村建設啟動情況的督查了解到,大多數鄉村干部對如何調動廣大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感到束手無策,個別行政村還出現了村干部因為采取強制措施而侵害農民合法利益的上訪事件。就此,區委督查室聯合區新村辦組成專題調查組,深入全區7個鄉鎮20多個行政村廣泛調查,共理出了“農民‘等’、‘靠’‘要’思想嚴重”、“新農村建設投入、獎懲相關制度建設滯后”、“農民素質偏低、缺乏技能”、“點面建設兼顧不夠”、“鄉村兩級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措施乏力”等五條阻礙農民發揮建設主體作用的制約性因素,較為準確地查找到了問題存在的原因,專題調查報告因此也受到了區委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并積極促成其主持召開區委常委辦公會議專題研究,當即確定了及時解決這一難題的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二是配合上級督查部門開展督查調研。去年月下旬,按照市委督查室要求,區委督查室開展了一次農村公路建設障礙性因素的專題調查。經過半個月的調查,區委督查室共查找出政策、市場、資金、質量、農民主體積極性等五大方面的障礙性因素和“受規劃政策制約,農村公路建設難立項”、“公路施工單位資質偏低”等十余條具體原因,為市委督查室掌握全市通村公路建設現狀和制約性因素提供了較為豐富和有力的素材。更為重要的是,在調查過程中,區委督查室在了解“新修通村公路將于當年十月底經驗收合格后方能納入上級財政補助范圍”這一情況后,立即將調查了解到的有關公路建設質量問題單獨形成領導專供材料,于第一時間呈報給區委主要領導,迅速做出批示、提出整改要求、確保了全區新修通村公路質量并及時納入上級財政補助范圍。

三是根據社情民意開展督查調研。今年月,區委督查室根據前段村改居社區居民來信來訪集中反映的生活環境差、待遇不平等問題,組織區社區辦、區民政局、區新村辦等部門組成聯合督查組,深入護城、南坪崗、東郊、東江等鄉鎮18個村改居社區30多戶居民家中就社區運行情況和居民生活現狀開展調研,先后查找問題10多個,收集社情民意20余條,據此撰寫的調查報告《村改居社區有“八盼”》被市委督查室《民情調查》全文刊發,為普通居民與市、區兩級領導搭建了一座溝通對話的橋梁,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三、開展專項查辦,力解新農村建設矛盾

今年來,區委督查室針對查辦事項多為緊急、復雜、涉密事項的特點,注重從處理程序上把好三道關口,確保了領導交辦事項辦結率達到100%,并成功化解了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一系列矛盾。

一是批轉求“快”。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區委督查室明確由主管秘書專司區委主要領導查辦件受理工作,嚴格規定所有查辦件批轉必須遵照“受理登記、文稿復印存檔、制定督查承辦簽、電(傳)承辦單位、收文經辦人簽字”等程序,原則上要求半個工作日內完成全部批轉程序,對于未能在規定時間領取批辦件的單位,主管秘書則直接致電督促單位主要負責人,對于承辦人為區四大家和區人武部主要領導的,則由本辦干部直接送至區級領導本人,從而確保領導查辦件不因人為主觀原因而延誤批轉時間,為承辦單位和承辦人爭取了更多處理時間。

二是督辦求“嚴”。為貫徹落實區委主要領導指示精神,區委督查室嚴格限定承辦時間,原則上規定單位承辦最長期限為22個工作日,以此來督促承辦單位迅速就查辦事項開展工作;對有兩個以上承辦單位的查辦事項,采取召集部門負責人當面協商的方式,合理確定各自承辦責任,并明確具體經辦人員;對承辦期限長的查辦事項,通過定期約見有關人員、查看現場等方式跟蹤了解處置動態情況;對承辦單位回復的處理意見,要求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公章,以此杜絕部門敷衍塞責、走過場等現象。去年5月28日,區里負責農村通村公路工程監理部門以書面報告形式向區委主要領導匯報了農村新修公路路面開裂較為嚴重的情況后,區委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高度重視,責成相關部門和有關鄉鎮分析原因,及早采取措施整改,并要求區委督查室及時跟蹤督查直至問題解決。接到批示后,區委督查室主動參與了由分管區級領導主持召開的整改專題會議,并根據專題會議提出的提高施工單位資質、落實鄉鎮、部門監管責任及分期撥付財政補助等措施,隨時跟蹤督查相關部門和有關鄉鎮按要求整改落實到位,不到一個月時間,全區通村公路質量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新修通村公路質量合格率達98%以上。

三是反饋求“真”。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原原本本將承辦單位處理意見呈送區委主要領導,對回復處理意見中的疑惑不明之處,則必定調查取證,務求上報給區委主要領導的處理意見不偏離其批辦本意、不損害相關利益方的合法權益。一年來,區委督查室先后就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建設環境問題、資金短缺問題、農民合法權益保障問題、少數村干部違法亂紀等問題開展了專項查辦,促使新農村建設相關職能部門、籌集建設資金1800多萬,硬化通村公路里程124公里,“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適當擴大財政補助范圍、降低補助標準,硬化“通組公路50.6公里,部分示范村已實現了組組通水泥路;開展農村安全飲水建設工程,爭取市政建設資金和農發政策資金,共完成13387人改水的任務,全區有42個村用上了安全自來水;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引導建立67個村民理事會(理事小組),調整8個村支兩委班子,免去3個村支書職務,確保了農村社會大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