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農合社發展經驗交流
時間:2022-02-14 04:47:00
導語:當前農合社發展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縣農民專業合發展的基本情況
近兩年來。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是圍繞本縣的果蔬、禽蛋、烤煙種植、農機”等支柱產業來發展,其中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有9家,烤煙合作社3家,農機專業合作3家,綜觀我縣合作社發展狀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組建方式多元化。即由公司以及種養、加工大戶牽頭發起,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為運行模式。如“縣玉水禽蛋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是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經營,以禽蛋生產和銷售的農民為主體,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把一家一戶的養殖戶組織起來,把分散的家庭養鴨活動引向市場,實現集約化、標準化生產。在管理上,實現“六統一”服務,一是統一選購飼料,確保了飼料質量。二是統一選購獸藥、飼料添加劑和消毒劑。統一選購符合國家規定的獸藥、飼料添加劑和消毒劑,既可以享受商家的優惠價、降低養鴨成本,又為生產無公害商品提供了產品保障。三是統一選購優質種鴨。四是統一外銷產品。五是統一開展免疫注射,確保了免疫質量和控制疫病發生。六是統一組織技術培訓。該合作社成立后,帶領10多名社員到省外經較發達的禽蛋專業合作社參觀學習,學習先進的技術以及先進的管理模式。合作社由設立登記時的成員12人發展到現在的500多人、簽訂訂單合同300份,全年銷售總額萬元。又如縣精品水果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產品的營銷、農業生產資料購買、技術信息服務等各個環節上展開合作,實行供應生產資料、技術服務、質量標準、銷售產品的四個統一,打造優質品牌,增強優質葡萄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合作社的經營效益。通過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聯結機制組成產業聯結共同體,從而實現農民增收、企業獲利、產業發展。該合作社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組織形式為農戶提供系列社會服務,包括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的服務。為社員提供“統一生產資料”零利潤的服務,每年都為社員提供農藥,定期為生產基地的生產、管理人員進行農產品栽培及農業標準規程培訓,己有100多個社員已基本掌握了葡萄栽種的技術,兩年來,縣精品水果專業合作社已舉辦大型培訓3次,小型培訓8次,培訓社員及果農600人(次),印發各種技術資料1200多份,簽訂訂單合同120份,去年銷售總額60萬元。發放葡萄果苗71000株,其中:白龍100畝32000株,苗二河100畝33000株,六硐20畝6000株。葡萄品種為早熟法國青提,上市時間為每年7月上旬,每市斤發價為7元,晚熟美國紅提每市斤發價為14至16元,去年已發出15多噸早熟法國青提。該合作社成員及訂單種植戶實行統一供品種、統一技術、統一防治用藥,解決了種植戶亂剪枝、亂用料的問題,保障了果品質量的安全。有效地提高了合作社經濟效益,促進了農民增收,實現了公司與農戶的雙贏。
(二)區域分布產業化。從登記注冊來看,2009年我縣登記注冊的3家烤煙合作社、3家農機專業合作社都是圍繞當地已形成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組建的,并都是由主導產業的主管部門牽頭發展組建起來的,其產業分布非常明顯,這種區域產業化十分有利于促進“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發展,有利于農業區域布局優化調整和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我縣登記的“縣擺茹農機專業合作社”、“縣卡羅惠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縣者密農機專業合作社”都是經過農機部門培訓后登記注冊的,注冊的合作社共有農業人口92人,投資額181.68萬元,有大馬力拖拉機11臺,配套農具26臺,收獲機械6臺,植保機械6臺,田間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90%。另登記的卡羅興農、谷硐大寨、祥發3家烤煙專業合作社也是由煙草公司組織培訓后登記注冊的,注冊的合作社有農業人口62人,投資額5.25萬元。
(三)示范引導化??h禽蛋專業合作社有種草、養雞、養鴨等養殖戶500多戶,社員由12人發展到500多人,其中縣內社員500多人、鄰縣社員30多人,注冊資金由72800元增加到20多萬元,以貨幣資金、實物等方式出資,合作社每年與社員簽訂訂單合同300份,訂單合同的簽訂有效地解決了養殖戶銷售難的問題,該合作社并將收購范圍擴大至周邊鄉鎮和周邊縣。舉辦培訓班7期,培訓社員1000多人,培訓示范帶動了周邊500多戶農戶,該合作社生產的4樣產品選進上海世博會參展。縣建龍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于2009年5月13日成立,注冊資金21000元,社員有111人,經營范圍:果苗種植、培訓、推廣。合作社成立一年來,利用區位優勢打造周期短、易見效、易出色的本地土雞養殖項目,設商品雞養殖場五個,年商品雞月出欄量達1萬羽,年出欄量達12萬羽,年產值達400萬元以上。目前建養殖雞舍四棟,引進雞苗6000羽,從而保證了本社養殖場子和養殖戶的優質蛋源。又如縣平湖鎮綠色產業種養專業合作社于2009年7月14日與法國細刀豆深、精加工廠家“獨山東峰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簽訂了在每年種植2000畝法國細刀豆合同書,其中每年春豆1500畝,秋豆500畝,收購保底價1.50元,今年秋豆由于旱情報嚴重,連續高溫,使秋豆無法落種,1500畝的春季豆種植土地已經落實,種植區域分布在白龍鄉京舟村250畝,白龍鄉興龍村200畝,董聯村200畝,牙舟鎮卡臘村200畝,平湖鎮拉金村100畝,興明村100畝,擺茹鎮拉課300畝,平寨村150畝,共計1500畝。
從我縣合作社發展狀況上來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大多數還處于起步階段,一方面是合作社規范管理不夠。二是服務水平低。首先是合作社社員素質不高。社員大多數文化水平不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和市場觀念不強,合作社自我發展、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服務的能力弱,導致管理粗放。其次是合作社服務能力弱。如縣董聯種養專農合作社和縣平湖鎮果蔬專業合作社雖已成產兩年了,但是該合作組織的經營還停留在產品的初級生產階段和簡單包裝銷售上,缺乏現代化的經營意識和對市場的洞察力,無法提供有效服務。加上資金運轉困難,影響了合作社的職能發揮和服務水平,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
二、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在縣委、縣政府和上極有關部門的領導下,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大發展,但由于基礎差,目前尚處在發展完善階段,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廣大農民在認識還不很到位,部分群眾存在將農民專業合作社認為是官辦機構的誤解,主動參與意識不強。二是發展不均衡,縣委、政府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意識不強。三是個別農民專業合作社機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運行不規范,形式主義較嚴重。四是缺乏必要的財力支持,地方財政比較困難,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資金支持力度不夠,合作組織普遍存在貸款難的問題。五是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的素質還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我縣注冊登記的1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的僅1人,高中文化1人,其余的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六是各職能部門指導引導不夠等。
建議在下步工作中,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加大宣
傳和引導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和渠道廣泛宣傳建立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性和對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意義,積極培育、總結、推廣合作經濟組織中的先進典型,以典型帶動吸引更多的農戶主動加入到合作社中來,切實增強群眾的主動參與意識和民主管理意識。同時積極推廣標準化生產,實現農產品生產的產業化,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
二是進一步加強規范和管理工作。發揮“一會兩站”平臺作用,以“政府主導,工商牽頭,各職能部門參與”的方式開展消費維權,及時受理投訴舉報,嚴厲查處向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假冒偽劣農資、利用虛假信息誘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合同、侵犯農民專業合作社商標專用權等違法行為,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為合作社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是實施商標品牌戰略。首先,要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商標品牌”意識,支持、鼓勵農特產品使用商標或注冊商標,大力發展集體商標和地理商標,通過商標的使用,使分散的農產品生產、銷售聯結起來,形成農特產品產業優勢,解決小生產與大市場;規模生產與市場需求的矛盾;其次,根據合作社商標發展的不同階段,實施分類指導。加強商標法律宣傳和注冊輔導,積極鼓勵合作社申請注冊農產品商標、集體商標、地理商標等;幫助企業規范商標使用管理,加強自我保護,依法維護合作社商標專用權;優先推薦條件成熟的合作社商標參評知、著、馳名商標;引導合作社正確運用廣告宣傳手段,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提高合作社商標品牌的知名度、信譽度和市場競爭力。
四是鼓勵發展“訂單農業”。要通過集中培訓、疑難解答、現場指導等方式,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的合同意識;要按照“合作社+訂單+農戶”的模式,通過開展合同法規宣傳、免費提供農副產品“訂單合同”示范文本、鼓勵參評“守合同重信用”單位等,從引導簽訂合同、規范合同條款、監督合同履約等方面入手,穩步推進,積極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訂單農業”;要積極開展涉農合同幫扶,在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農資企業之間牽線搭橋,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資信良好的農資企業簽訂農資供應合同,確保農民專業合作社購買到質量安全、價格實惠的農資產品。
五是發展農業經紀人。要按照“摸清底數、登記造冊、組織培訓、樹立意識、規范行為、搞活流通”的思路,堅持“寬準入、重培育、善引導、嚴監管”的原則,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吸納物流信息經紀人加盟,培養自己的經紀人,大力拓展本地農產品銷售渠道,有計劃、有步驟地從占領省內批發市場向占領省外批發市場發展,形成規模生產、銷售優勢,增強競爭力。加大農業經紀人的支持力度,疏通農產品銷售渠道,破解農民進入市場銷售農副產品難的瓶頸難題,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中的農民申請從事農副產品經紀活動的,除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行業、經營項目和經營方式外,經營范圍不受限制。
六是開展網絡營銷。充分利用工商部門的信息技術優勢和廣告監管職能,聯合電信部門,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創設自己的網站或借助其他網站平臺開展網絡營銷,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產品和形象,擴大產品銷售渠道,搭建社員之間、合作社與外界之間信息交流的平臺。
七是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各級黨委、政府應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服務三農的重要舉措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分管縣(鄉)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納入政府統一考核。并結合各自實際,研究制定幫扶政策和獎勵措施,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通過采取無息撥款、貼息貸款或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專項資金等多種形式,切實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初期的資金瓶頸制約,積極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八是涉農職能部門應根據自身特點,從政策、技術、信息等方面加強指導和引導。
- 上一篇:工業經濟調度會領導講話材料
- 下一篇:社區音樂教育實踐及高校音樂教育學習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