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環境改革經驗交流

時間:2022-02-20 04:45:00

導語:醫療環境改革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療環境改革經驗交流

以改善鄉村衛生醫療為前提,為農民就醫發明優越的醫療情況,緩解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近三年來,縣搶抓時機,緊緊抓住國度加大對鄉村衛生設備建立投資的有利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主意設法爭奪國債資金,扎扎實實展開鄉村衛惹事業項目建立。當前,已完成了全縣16個鄉鎮衛生院的改擴建工程,鄉村根底衛生設備獲得了基本性改動,鄉村衛生人才步隊建立也獲得了分明成效。2012年,經多方爭奪把縣人民病院確定為“河南省職工醫學院長途視頻教育基地”。同年,又爭奪到了市獨一一個“李兆基基金萬名村莊大夫培訓項目”,為全縣培訓村莊大夫100多名。

一、勇于探究,深化鄉村衛生變革和治理

縣在加速鄉村衛惹事業開展進程中,對峙與時俱進,解放思維,深化變革,扎實推進。一是積極探究鄉鎮衛生院變革新路子。2012年,在經由深化查詢研討、多方爭奪定見的根底上,對單個效益欠好、開展困難的鄉鎮衛生院進行了變革試點。湛北鄉衛生院與民營衛協病院協作,執行管辦別離,有用處理了資金、技能、設備等方面的堅苦,使湛北鄉衛生院走出了窘境;城關鎮衛生院與縣中病院執行一致治理,依托縣中病院的技能和人才優勢帶動了城關鎮衛生院開展,完成了優勢互補和衛生資本的優化組合,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進步。二是起勁推進分派準則變革。為了促進鄉村衛生院的安康穩步開展,進步鄉村衛生院在市場經濟前提下的競爭力,為鄉村衛生院的可繼續開展備足潛力,2012年,該縣對鄉鎮衛生院進行了收入分派準則變革,出臺了《衛生院班子成員崗亭津貼發放暫行方法》,在包管退休人員工資的前提下,每月從鄉村衛生院當月的總收入中提取5%,作為病院的開展基金,用于置辦醫療設備和根底設備建立;年關依據病院全年收入狀況提取必然的資金,用于獎勵任務成果凸起的小我和外出進修人員的生涯津貼,極大地調動了衛生職工的任務積極性。三是加大對院長的問責力度。為加強鄉鎮衛生院院長的任務責任心和緊迫感,該縣衛生局接納每位院長每季度向局黨委進行一次述職的方法,由局黨委派專人對院長的履職狀況進行跟蹤問效、測評,收到了優越結果。四是完美機制,起勁標準鄉鎮衛生院治理。在各鄉鎮衛生院履行了院務公開、財政公開,成立了民主辦財小組、參政議政小組、藥品和醫療器械收購小組,明白了各小組職責,制訂了議事規矩,使病院的各項任務都置于民主監視之下,極大地加強了任務通明度。

二、多策并舉,加大新型鄉村協作醫療治理力度

新型鄉村協作醫療是黨中心、國務院為從基本上改動廣闊農人看病難、看病貴而接納的一項嚴重行動。該縣被確定為新型鄉村協作醫療試點縣后,依照積極穩妥、群眾自愿的準則,扎實展開任務。新農合施行以來,全縣累計有137萬余人(次)的參合農人享用到新農合津貼,累計津貼新農合伙金1.2億多元,有用緩解了農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強化對鄉村協作醫療的治理,該縣一是強化準則建立。先后制訂完美了《新型鄉村協作醫療基金治理方法》、《定點醫療機構治理方法》、《定點就診轉診準則》、《審計準則》、《監視反省準則》、《公示準則》、《信息治理準則》等規章準則,然后包管了協作醫療任務有章可循。二是增強資金治理。為添加協作醫療基金運用的通明度,執行了“三級公示”準則:即對住院醫藥費報銷3000元以上的,由縣合管辦擔任在全縣局限內公示;對住院醫藥費報銷3000元以下的,由各鄉鎮合管辦擔任在本鄉鎮局限內公示;對門診報銷的醫藥費,由各村擔任在本村公示。還,對村級常用藥品價錢和醫療收費規范執行明碼標價,承受社會監視。三是嚴厲催促反省。為增強新型鄉村協作醫療基金的監視和治理,根絕故弄玄虛、濫竽充數等違法亂紀景象的發作,對峙常常性監視與集中監視相連系,進村入戶進行回訪。對縣、鄉定點醫療機構每月至少監視反省一次,村級定點醫療機構每半年反省一次。四是標準效勞行為。該縣制訂了《違背新型鄉村協作醫療準則處分方法》,將經辦機構、定點醫療機構和參合農人的責任和義務進行梳理歸結,明白違規處分方法。為包管參合農人享用根本的醫療效勞,縣衛生局與各定點醫療機構簽署了醫療效勞和談,最大限制的標準效勞行為,進步效勞質量。五是對新農合各定點醫療機構收費系統與報銷系統執行了一體化治理。

三、健全機制,強化鄉村衛生人才步隊建立

病院的醫療程度既要靠進步前輩的醫療設備,更要靠一支把握進步前輩醫療科學常識和高明醫術的高本質人才步隊。而進步醫術最有用的路子,就是完美人才培訓機制,為此,該縣鼎力施行人才興院計謀,依據每個鄉村衛生院的實踐狀況,制訂出具體的、操作性強的人才培訓方案。一是有方案地組織有必然潛力的醫務人員外出進修,積極與周邊衛生院校聯絡,強化常識培訓,為鄉村衛惹事業久遠開展打好根底。據不完全計算,自2012年以來,先后遴派200余名底層衛生技能人員到上級醫療單元進修進修。二是以“三下鄉”運動為載體,每年從縣城區病院遴派一批理論根底扎實、臨床經歷豐厚的大夫到鄉鎮衛生院進行傳、幫、帶,有用處理了鄉村衛生院職工培訓難問題,鄉村醫務人員的營業本質獲得明顯進步。三是應用現代化教育設備,為廣闊鄉村底層醫務人員不時進修新理論、新常識、新技能和新辦法,進步防治鄉村經常見病、多發病的才能供應進修研討的平臺。

四、搶抓時機,改善鄉村衛生根底設備前提

近幾年來,該縣緊緊抓住中心加大對中西部地域投入力度和社會主義新鄉村建立的有利機遇,首要指導親身抓,分擔指導詳細抓,研討國度政策偏向,組織項目施行,跑部進廳,經由多方起勁,先后爭奪應用國債資金760多萬元,自籌資金400多萬元,完成了15所鄉鎮衛生院的改擴建工程,新建了潁陽鎮衛生院。本年,又爭奪到了王洛、麥嶺、范湖、茨溝4所中間鄉衛生院建立項目,應用國債資金200萬元,對這4所衛生院進行改擴建;應用國債資金95.5萬元為庫莊、潁陽、丁營等8個鄉鎮衛生院裝備了B超、主動洗胃機、半主動生化剖析儀、200mA高頻X光機等醫療設備,為縣病院爭奪到了近3000萬元的病房大樓建立項目。在村衛生室建立上,應用國債資金120萬元建成了120個規范化村衛生室,為100個規范化村衛生室一致裝備了電腦、液晶電視、安康教育宣傳欄、診斷桌、診斷椅、高壓滅菌鍋等價值100萬元的設備,為全縣鄉村衛惹事業的可繼續開展打下了堅實根底,極大地改善了鄉村醫療前提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