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人民滿意教育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02-23 09:45:00
導語:辦人民滿意教育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工會緊緊圍繞教科體局中間工作,以“三項活動”創立為重點,實行工會本能機能,推進調和校園建立,為促進教科體事業發展作出了新奉獻。我們的做法是:
一、扎實有用開展“立功立業大競賽”活動,提拔教員營業技藝和創新才能。
教育系統一直把進步教員思想和營業本質作為工作目的,在教員中普遍開展立功立業大競賽活動,以“研訓一體”、“校本研修”為主立體構建青年主干教員步隊培育機制,使我區青年教員全體程度獲得了敏捷進步,在歷屆的南昌市“花匠杯”教育競賽中,我區教員在各個學科獲得的成果均居全市各縣區之首。
1.容身教室,“駿馬杯”競賽促教育妙手層出不窮
一是競賽與校本結合,培訓帶動研討。每一屆“駿馬杯”教育競賽,我們都要肄業校進行青年教員全員性的選拔,推進全體青年教員積極開展教室教育的研討。經過學科中間研討組協作、校指導蹲點結對指點、延聘專家開展校本培訓日等各類方式,使校本培訓開展得如火如荼。二是競賽與信息技能結合,整合帶動打破。創立了“教研在線”資本庫,一切參賽選手自力地挪用資本庫的資本備課,制造課件、學件,有力地推進了全區青年教員進步本身信息技能素養和信息技能與課程整合理論才能。三是競賽與展現結合,主干帶動全體。堅持每年開展區“駿馬杯”獲獎教員風貌展活動,吸引了全區各校和廣闊教員的積極參加,極大地促進了校本教研的深化開展和教員教室教育才能的提拔。
2.著眼發展,“理論與理論常識競賽”促學習型教員日益增多
我們推出了“區中小學青年教員教育教育理論與理論常識競賽”,內容涵蓋教育教育理論、教育設計創新、教育案例點評反思等多個方面,當前已在小學一切學科舉辦了競賽,吸引了近400名青年教員參與,加強了青年教員進步本身專業本質的緊迫感,營建出了“大家思課改、個個爭‘雙新’”的濃烈氣氛和起勁學習教育理論、追求專業發展的優越習尚。
3.注重本質,各類競賽促青年教員具體發展。
我區各學科積極開展教育根本功競賽,促進教員夯實專業基本、進步營業程度、優化教室教育。參與南昌市中小學第六屆“花匠杯”教育競賽有27人獲獎,獲獎率為87%,4位教師榮獲教育妙手稱號;右營街小學、北湖小學主創作品獲中心電化教育館與結合國兒童基金會一起開展的“技能啟迪聰明”項目二等獎;郵政路小學等9所學校獲全市小學英語聽力競賽優異組織獎;在全國第二屆教科版小學科學優質課評選暨鉆研會、省“教杯”小學語文學科教育妙手競賽、全省第十屆深化小學數學教育變革觀摩交流會教室教育競賽、南昌市小學語文教育研討會組織的“長文短教”觀摩活動、“教杯”小學科學學科教育妙手競賽等各項賽事中,我區教員均獲特等獎、一等獎的好成果
4.建立平臺,“名優”評選加速教員專業生長。
全區現有全國優異教員4名,省級特級教員2名,省、市級學科帶頭人37人,名師3人,區級學科帶頭人34人。經過各種行動,我們打造了一支師德本質好、營業程度高、創新才能強、讓市民稱心的教員步隊,為我區教育事業供應了人才智力支撐。經過評選活動的開展,教育系統出現了搶先進、創一流的優越場面。
二、深化開展“調和校園大創立”活動,推進學校民主政治建立
教育系統把調和校園創立工作作為當時面對的主要任務,不時加速教育變革,注重優化人文情況,促進了全區辦學程度的進步和教育的調和發展。
1.以報酬本,民主治校,營建融洽的人際情況。
一是構建調和的干群關系。發揚學校指導班子設計者、組織者、帶頭人的效果,完美學校的目的治理和質量治理系統,圍繞教員存眷的評優、職稱提升、財政進出等熱點問題樹立和健全教代會、校務公開等準則,賜與教員知情權、參加權和監視權。二是構建調和的同事關系。以教員發展為本,開掘教員的潛能,為教員供應樂業、發展、創新的空間;組織各類教員集體活動,建立協作平臺,供應協作時機,增進教員間的交往,制訂和完美有利于進步教員協作才能的評價準則,促進教員團隊的一起生長。三是構建調和的師生關系。鼎力扶植酷愛學生、對等看待學生的職業風氣,積極組織師生一起參加的活動,不時加大教室教育變革的力度,指導教員改變傳統的教育方法,改良教育教育辦法,積極創立民主、調和的學習氣氛和精神氣氛,完成教育相長和一起發展,促進民主、對等、調和的新型師生關系的構成。
2.增強指導,爭創特征,構成光鮮的文明情況。
一是增強校園品德文明建立。我們在全區學校鼎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采納主題班會、教育櫥窗、校園播送、校園網、升旗發言、名言警語墻、警語廳、警語長廊等方式進行集中宣傳,使廣闊師生在思想上認同榮辱觀,在教育中傳達榮辱觀,在生活中踐行榮辱觀,促進了校園優越品德文明的構成。二是增強校園特征文明建立。我們提出了“縣政府主導平衡,校長決議差別”的辦學理念,強調學校辦學特征,在全區局限內開展校園特征文明建立活動,成效明顯:郵政路小學的信息技能“數字化”校園、百花洲小學的“科研興?!?、北湖小學的科普教育、右營街小學“環?!苯逃?、豫章小學的“數字校園,豫章書院”、育新學校的教育技能現代化、青橋學校的“棋藝提德、競技促智、棋戰強體”、小學的“興奮中創新、創新中發展”等,全區學校根本構成了一校一品的校園文明特征。三是增強校園情況文明建立。加速校舍革新和美化措施,加大校園硬件的投入力度,區財務投入1800萬元新建豫章小學二部,投3000余萬元新建陽明學校,230萬元改建黑暗學校,600萬元擴建小學,30萬元革新培智新校,464萬元用于區屬各校的音、體、美器材的裝備及藏書樓建立,41.6萬元購置3651套課桌椅,50萬元用于美化區屬校園情況,680萬余元用于校園建立、校園革新及維修等,為校園情況文明創立供應了保證。
三、普遍開展“暖和萬家大幫扶”活動,創新堅苦職工幫扶工作機制
1.開展“送暖和”活動。進一步完美了“日常救助”工作機制,積極籌措“送暖和”資金和幫扶資金,多方追求就業崗亭,對由于各類緣由形成家庭生活堅苦的勞動榜樣、堅苦職工、下崗職工開展多種方式的幫扶活動,將幫扶工作落到實處。
2.持續開展“捐贊助學”活動。年,全區共為424名堅苦家庭學生發放助學金合計83300元,為11名患嚴重疾病的堅苦學生發放贊助款共17500元。在第18個助殘日區屬各學校為培智學校進行了喜歡心捐錢,合計18萬余元;濱江學校、青山湖學校、黑暗學校、鳳凰坡小學等四所學校持續采納了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工后代入學,共免去費用3萬余元。除直接供應資金贊助外,采納單元或小我與堅苦學生結對幫扶、為貧窮學生捐贈書本和學習器具、請求助學借款等多種方式,進步幫扶結果。
3.開展應急救助活動。系統工會和各底層工會樹立健全以堅苦職工幫扶中間為平臺的濟急機制,制定應急處置執行規程,積極處置職工群眾因突發不測激發的緊要乞助。為身患癌癥的育新學校教員韓紀雯捐錢5萬4千余元。全區教職工近1400余人參與了職工合作保險,近三年的保險金額到達6萬余元。
4.開展向社會獻喜歡心活動。在關喜歡系統教工的還,高度存眷社會公益事業。教育系統“慈悲一日捐”達4萬余元,為地動災禍捐錢33萬余元,布置了30余名下崗職工完成再就業,為副科級干部“送暖和、心連心”“一幫一”結對幫扶對象送去慰勞金2萬余元。
經過開展“立功立業大競賽”活動,激起了廣闊教員參加教育競賽和本質教育創新活動的熱情,促進了教育教育質量的進步;經過開展“調和校園大創立”的活動,推進了勞動關系和調和校園的建立,加強了創新學校的品牌建立;經過開展“暖和萬家大幫扶”活動,樹立和健全了堅苦職工幫扶工作機制,為廣闊教職工和學生處理實踐堅苦,共享變革發展效果。往后,我們將認真貫實黨的十七大了精神,以科學發展觀和“三個代表”主要思想為指點,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積極探究教育工會新思緒、新行動,起勁辦妥人民稱心教育。
- 上一篇:完成更村選舉工作
- 下一篇:市長在銀農合作交流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