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農村建設經驗交流

時間:2022-03-09 02:50:00

導語:加快新農村建設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快新農村建設經驗交流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穩步地加以推進?!本痛鍖嶋H情況而言,必須牢牢認真分析自己的有得因素和不得因素,把握自己的優勢,利用得天獨厚政治優勢、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旅游資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體的思路可理解為:努力推進工業立村,實現農業產業化、農民知識化、村莊文明化、保障社會化和管理民主化。

(一)抓住大型企業相續落戶該村的機遇,努力推動村級工業的發展。無工不強。許多新農村建設的示范村無不是以工業強村。要在搞好對大型企業服務、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時,利用自身的自然資源、土地資源,建立村級企業,或以資源參股,增強村級經濟實力,提高為村民辦實事的能力,提高村委的號召力。

(二)利用縣創建生態文化走廊的機遇,以創建文明村為先導,塑造新風貌。應著力整治農村環境,植樹造林,美化、凈化村容鄉貌,硬化村級公路,加快人畜飲水工程,美化國防公路兩旁,盡快改變農村的臟亂差現象。同時,扎實開展文明村鄉創建活動,改變農村的各種生活陋習,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創造一個農民群眾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使該村成為外地人到遠安入目、入口、入心、入情的第一印象。

(三)繁榮農村經濟,促進產業化經營。特別是東部沮河沿岸,良田成片,有發展大規模經營的先決條件,要針對市場需求,引進優良品種,聯片經營,提高科技含量。要充分利用水資源發展鄉村游和假日經濟以及利用交通優勢發展路邊經濟。同時,要以提高農民素質為依托,培育新農民。應依托產業發展對農民進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面向市場為農民提供職業技能培訓,使適齡農民成為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較強就業能力的新型農民。

(四)利用政治優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文化建設。農村村委會和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也是建設新農村的組織實施者。因此要充分運用“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活動契機,加強村委會和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提高村干部的素質和能力,為加快村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要加強村級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培養村級文化體育活動人才,建設村級文化活動室,培育鄉村文明新風。同時,村兩委要要加強對新農村建設的宣傳,加強農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培養農民創造新精神,通過創業改善自己生活,幫助困難群眾致富,共同建設文明富裕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