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開辦農業開發經驗交流
時間:2022-04-10 02:51:00
導語:農開辦農業開發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區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按照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的總體要求,在國家、省、市農發辦的指導下,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學發展促趕超,積極配合和服務新農村建設,緊緊圍繞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這一主題,狠抓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高產油茶產業,著力建設高產穩產農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全力推進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一、高標準,全力建設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區是一個農業大區,也是糧食生產大區,雖然近些年糧食產量有較大幅度增長,但是全區仍有不少中低產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較弱,廣大農民群眾要求開發的積極性很高。針對這種現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綜合開發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推動農業綜合開發工作上臺階。
在2011年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中,我區堅持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施工”的三高標準進行項目建設和管理,在項目實施前,認真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抓好項目論證規劃,做到擇優立項,認真落實年度實施計劃,聘請了高級水利工程師按照集中投入、規模開發,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和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要求,對工程項目進行高標準的規劃和設計。在項目建設中,堅持高質量施工。一是通過完善工程招投標和工程監理制,夯實了工程質量的基礎;二是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了區、鄉、村、項目區群眾四級質量督查等切實有效的措施,對不合格工程,一律返工處理;三是堅持在工程中使用高標準制作的機制板和U型槽,確保了工程的高質量。
2011年度我區共改造中低產田1.53萬畝,項目主要集中在南廟、金瑞和鳳凰街道,項目區共涉及21個自然村,其中南廟項目區0.8萬畝,鳳凰項目區0.7萬畝,主要工程項目有南廟低改0.3萬畝,金瑞中低改0.35萬畝,岐山中低改0.45萬畝,主要建設內容有渠系、機耕路、機耕橋、水閘、陂壩、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小型蓄水工程及橋、涵、閘、陂等配套工程。鳳凰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為配合新農村建設的需要,項目設計既考慮到蔬菜產業的需要,又配套了蓄水池項目工程,加快了新農村建設的進程。通過規模開發,項目區內的基礎設施得到很大改善,基本形成了“擋得住、排得出、降得下、灌得上、配套齊”的農田水利工程體系,有效地提高了項目區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產業化經營項目為油茶良種繁育項目,項目建設規模150畝,項目建設單位為省金豪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項目實施地在金瑞鎮廟前村。通過引進油茶品種、新技術進行科學繁育,已達到年出圃油茶苗600萬株的供苗能力,為大力發展我區高產油茶產業打下了扎實基礎。
二、嚴要求,切實管好農業綜合開發資金
我區2011年度農業綜合開發投資計劃總額為1370萬元,資金到位1369萬元,到位率99.9%。其中:土地治理項目投資計劃總額為1020萬元,已到位1019萬元,到位率99.9%;中央財政510萬元,到位率100%;地方配套資金255萬元,到位254萬元,到位率99.6%,其中省級配套計劃204萬元,到位203萬元,市、區級配套資金到位率100%,自籌資金255萬元,到位率100%。產業化經營項目投資計劃350萬元,到位率100%。其中,中央財政100萬元(有償資金75萬元,無償資金25萬元);地方配套資金50萬元(省級40萬元、市級5萬元、區級5萬元),全部到位;企業自籌資金200萬元全部到位。
在資金管理方面,我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管理辦法,強化資金管理制度,實行縣級財政報賬制,區財政局對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實行專人、專賬管理,加大了財政監督力度,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計劃走的要求,確保了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嚴格做到??顚S?,沒有出現挪作它用的現象。
在資金監督方面,對所有土地治理工程項目,開發辦邀請設計單位、財政局、監理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的人員共同參加驗收,并經審計后,憑審計報告付款。為了降低項目工程的建設成本,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我區進一步完善項目工程的招投標制度,嚴格按照上級的有關規定進行項目的招標投標,充分體現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
三、重實效,著力提高農業綜合開發效益
2011年度,我區農業綜合開發狠抓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堅持“規劃高起點,建設高標準,管理高水平”的原則,精心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著力提高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效益,使項目區發生了可喜變化。
一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提高。改造前,項目區的農田大多數屬中低產田,漬水多,排灌不便,被稱為“三跑田”。通過改造后,提高了項目區農田的播種指數,由一季改種兩季或三季,不僅種水稻,還可種植經濟作物,為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打下了基礎,如今成為“三高田”。據統計,改造后的項目區內可年增糧食236萬公斤,油料40萬公斤,蔬菜233萬公斤,其它農產品16萬公斤,新增產值963萬元,人均增收280元。
二是項目區農民觀念大轉變。農業綜合開發促進了項目區農民思想觀念的大轉變,由過去的不愿開發變為自愿主動要求開發。尤其是過去哪種靠天種田、靠天吃飯的舊觀念明顯轉變,隨之而來的是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高漲,項目區內農民求知求技求富成為一種強烈追求。2011年度,我區采取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對農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舉辦種、養、加技術講座6期,培訓農民2800多人次。同時,請先富裕起來的農民現身說法當“教授”,呈現出先富幫后富、共奔致富路的喜人局面。
四、創特色,積極探索農業綜合開發新機制
我區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適應新形勢下農業綜合開發的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探索與創新了農業綜合開發十項管理機制,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綜合開發向廣度和深度發展。
一是實行村民議事制。農民群眾是農業綜合開發受益的主體,也是參與建設的主體。為引導和調動項目區農民群眾參與農業綜合開發的積極性,我區在立項前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公開項目建設內容、規模、群眾自籌資金和投勞情況,經村民充分醞釀,并簽字同意后方可立項。在工程規劃時,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形成科學的規劃設計方案。群眾投勞及折資實行一事一議,按受益面積以戶為單位計算投資投勞數量,讓群眾充分享有知情權、決策權。
二是實行項目公示制。我區對農業開發項目實行“陽光操作”。通過公示欄、公示牌、公示墻等多種形式在項目區范圍內進行公示。立項前,向社會公示投資意向、建設內容、籌資投勞方案等內容;竣工后,向社會公示投資規模、工程質量等情況,提高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和資金管理的透明度,主動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確保開發資金安全運行和有效使用。
三是實行工程招投標制。為規范工程項目建設,對10-50萬元的工程進行邀標,對50萬元以上的工程邀請財政、水務、監察等相關部門參加公開招標,嚴格規范操作程序。首先,項目招標前,按照項目設計和建設內容,編制工程預算及招標文件;其次,成立由開發辦、財政局、監察局、水務局等單位組成的招投標領導小組和聘請專業人士組成評標委員會;再次,召開項目招投標會,每次招投標都邀請區監察局對整個過程進行全程監督,提高了招投標工作的嚴肅性,增加了透明度。
四是實行工程建設監理制。為確保工程建設質量,聘請有資質的監理公司為監理單位,由公司委派水利工程技術人員進駐現場,按照工程質量要求,嚴把項目建設的開工關、材料關、工序關、進度關、質量關,做好監理日記和有關工程變更及審核等工作,負責與業主單位進行溝通,及時通報項目建設情況。通過齊抓共管,我區2011年度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質量合格率達100%,優良工程達80%以上。
五是實行項目竣工驗收制。農業綜合開發竣工項目驗收由開發辦組織財政局、會計事務所、監理公司、設計單位、項目區鄉鎮、村民代表等相關單位人員,嚴格按國家有關規定共同進行檢查驗收。施工單位申請驗收時須提供申請驗收報告、工程預(決)算、工程竣工圖,竣工圖上須標明工程建設內容、工程量及工程設計圖等。驗收組對照資料實行定點、對號驗收。對質量不合格的工程限期整改,待整改到位后再進行驗收,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
六是實行縣級財政報賬制。為加強項目資金管理,我區嚴格執行《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實行縣級財政報賬制,全面提高資金管理水平。為規范財政報賬制度,我區推行項目財政資金直撥制度,即由區財政根據項目工程進度和報賬情況,將項目資金直接撥付到施工單位。在撥付進度方面,項目單位申請開工時,撥付30%工程款;項目竣工申請驗收前,撥付70%的工程款;在工程竣工驗收審計后,撥付90%的工程款,留10%的資金作為工程質量保證金,待一年以后驗收后撥付。如工程質量在一年中出現問題,待施工單位修復后再付清全部款項。對資金嚴格實行“三專管理”,即做到專人、專賬、??顚S茫瑖栏癜错椖坑媱澓拓攧找幷轮贫劝才藕褪褂觅Y金,加大財政監督力度,確保了項目資金全部用在工程建設上。
七是實行工程管護制。我區把工程管護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做到一手抓工程建設,一把抓工程管理。在項目區內將農業綜合開發工程管護列入《鄉規民約》、《村規民約》內容,嚴格管護制度,明確管護責任。同時建立管護隊伍,落實責任,使工程項目得到有效保護。
八是實行項目法人制。為進一步明確項目建設主體,我區全面推行項目法人制。項目法人部是項目實施主體,負責項目招投標、聘請監理、委托科技推廣等工作。實行項目法人制,較好地理順了項目區鄉鎮、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農業開發辦、財政局的關系,使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走上了規范化、法規化管理的軌道,確保了農業開發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
九、實行競爭立項制。我區積極探索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的新路子,改革過去項目建設分配、指定的工作方式,建立公開透明的立項競爭機制,破解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中投勞和耕地調整兩大難題,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和整體開發效益的提高。
十、實行項目建設鄉鎮管理責任制。為強化項目鄉鎮對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的管理責任,我區建立了工作目標考核機制,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納入年度工作考核,并與項目區鄉鎮簽訂責任狀,實行獎懲措施,強化了項目區鄉鎮的管理責任和服務意識。
- 上一篇:農開辦有機產業發展經驗交流
- 下一篇:加強民兵組織建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