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離休干部管理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27 04:56:00

導語:企業離休干部管理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離休干部管理經驗交流

企業離休干部服務管理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現有企業離休干部63人,平均年齡83歲,年齡最大的93歲?!爸行摹背闪⒘陙?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指導下,認真學習實踐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貫徹全區、全市老干部工作會議精神,廣泛開展創先爭優和創學習型黨支部活動;從實際出發,針對老干部在精神文化和物質生活方面的新情況、新需求,以滿意服務為宗旨,以務實服務為基準,采取多種形式辦好事、做實事和解難事,全面落實老干部的兩個待遇、努力做到“讓黨委放心、使老干部滿意”,不斷提升老干部的幸福指數。該中心2011年榮獲市老干部工作先進單位,黨支部2012年榮獲自治區先進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稱號,今年被市委組織部、老干部局推薦為自治區老干部工作先進單位。

一、領導重視,工作隊伍強

做好老干部工作,領導重視是關鍵。要做到從政治上關心老干部、從生活上照顧老干部、從組織上凝聚老干部,就必須準確把握老干部的所思、所想、所憂、所盼,及時解決老干部的合理需求,對待老干部真心、真情、真誠。區委、政府領導高度重視老干部工作,在中心成立之初,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給予“中心”工作大力支持,選好配強工作隊伍;區委領導多次語重心長地強調“要把關系離休干部的實事做好、做實、做久;要讓老同志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眳^委、政府建立了定期向老干部通報工作制度;區委組織部部長、分管副部長經常過問本中心的服務管理工作,并經常帶領工作人員上門、到醫院慰問老干部,與老干部促膝談心。領導的重視和支持給予了“中心”干部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底氣。尤其是近年來,“中心”干部把創先爭優活動與“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緊密結合,倡導樹立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老干部服務的思想,全面增強干部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人人樹立把老干部工作做優、做強,扎實為老干部辦實事、解難事的理念。

二、積極創新,探索老干部工作新模式

“中心”一方面經常組織傳統的活動,擴大老同志的參與面;同時,在組織活動的形式、內容上盡可能與現代生活相適應,千方百計把組織好老干部活動與提高老干部的幸福指數有機結合,使老干部在政治學習、娛樂活動中得到應有的愉快、滿足和享受。完善堅持“聯系關護一二三四五六制度”,①“一網絡”:由支委、組長,中心及相關社區干部組成一個聯系關護老干部的網絡。分工聯系老干部(小組),共同做好老干部居家養老等服務工作。②“兩臺帳”:一是老干部本人和家庭基本情況臺帳;二是老干部來電、來信、來訪以及處理臺帳。③“三要求”:一要求對來訪、來信、來電做到熱情、耐心、細致、有回音;二要求對反映問題不推諉、不扯皮;三要求保持與市老干局及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系,經常請示、交流和匯報工作。④“四會議”:一是每年組織2次以上形勢通報會;二是每季度至少一次支委、組長例會;三是每半年1-2次老干部參與的工作研討會;四是每年兩次全體老干部及家屬代表參與的迎春聯誼、迎國慶中秋話重陽座談會等。⑤“五做到”:做到特困、重病對象重點關心,對每位老干部的基本情況清晰明了,補貼發放有變化及時發出調整明細表及說明,認真處理好老干部遇到的特殊困難及矛盾糾紛,與老干部原單位、系統部門及現所在的相關社區保持良好關系。⑥“六必訪”:老干部患病住院、行動困難、家庭矛盾、80、90壽辰,重大節日、老干去世時必訪。在服務管理工作中具體做到三結合三注重:

“三結合”:一是開展活動與老有所學相結合:結合節慶活動、組織形勢報告會、支部活動等,深入學習貫徹各類文件精神;結合社會風氣的變化,開展學法、防騙的宣傳工作,加強財產、保險、婚姻等法律知識的學習,提高防騙意識,維護老干部的尊嚴和榮譽。二是開展活動與老有所樂相結合:充分發揮老干部的興趣,長期開展書畫班、電腦班、社區活動點文娛活動,每年都組織參觀城市新貌和現代工農業等,還組織了“東蘭、巴馬、鳳山紅色之旅健康游”活動,既豐富老年生活,開闊眼界,又陶冶情操、鍛煉身體,增強了保健養生的科學理念。三是開展活動與老有所為相結合:老干部們通過參加市、區形勢通報會、各項參觀活動,感受近年來的持續快速發展,對未來更充滿信心。同時還就人才隊伍建設、干部作風建設,經濟發展,離休干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合理化的建議。還有許多老干部自覺投身“關心下一代”工作,到學校向青少年做革命傳統經歷宣講、提希望;積極參與“我為政府獻一策為社區建設獻一計”活動,為構建和諧社會盡心盡力。

“三注重”:一是注重組織建設:嚴格按照黨章規定,完善黨支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制度建設;認真落實組織生活制度;堅持每三年進行一次民主推薦選舉工作,黨支部凝聚力強。二是注重改善硬件設施:中心活動室進行了裝修改造,更新了空調設備,增添了麻將桌、乒乓球桌和照相機等活動設施,為老干部活動創造了更加良好的環境和服務設施。三是注重“三送到”:雖然老干部年事較高、行動不便,但對學習的需求是渴望的,我們就及時把有關政策規定和上級文件精神傳達給老同志。通過采取寄送相關文件復印件、學習資料、雜志(書籍)到家(醫院),使老干部對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有細致的了解,做到思想不落伍。

三、盡心盡力為老干部排憂解難,營造和諧氛圍

區乃至市能成就今天的事業凝聚著廣大老同志的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笆苋说嗡?,當以涌泉相報”,“中心”老干部工作者就肩負著為這些共和國的功臣們養老、服務的重任。銘記使命,才能不辱使命,我們始終盡心盡力為老干部排憂解難,為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勤奮工作著:1.鐘海清患病多年,原單位改制后,二千多元醫藥費沒有報銷,移交“中心”后,經協調半個月,問題解決了;2.孫鳳才近一年時間沒領到非統籌補貼費,到“中心”后,工作人員馬上會同市老干局與市國資委和企業協調幾個月,補貼發了;3.王興勃六千多元住房補貼款一直沒落實,“中心”與市老干局、工控公司、房產局及原單位協調三個月,六千多元補貼款落實了;4.楊連奎家圍墻變了危墻,積極協調其原單位投入八千多元,圍墻修復了;5.為楊子林老人協調解決了拖欠多年的健康療養費;6.為祿民生、王興勃等協調解決住房被拆遷的補償問題。7.為、易地安置老干部張順泉等8個家庭矛盾糾紛等問題,中心干部都能不厭其煩地上門或去電話反復協調,加班加點、用私人電話協調溝通,直到問題解決為止。8.為楊子林女婿、高玉芝下崗兒子、信聯玉的孫子,通過熟人關系優先推薦工作。9.幾年來共為生活不能自理的33人辦理“生活不能自理”待遇,為十多名老干部聯系辦理了家庭病床。10.中心干部利用休息時間,為老干部寄錢、寄物、購物,代辦、更換存折,解決水電、煤氣等問題200多人次,開車接送上醫院或辦事的就更多了。這些關心愛護,贏得了老人的信任、支持和贊賞,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老干部的幸福指數。

四、愛公益講公德,奉獻中收獲幸福

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老干部們對“幸?!钡睦斫馐牵骸拔覀兿硎芾嫌兴鶚泛屠嫌兴?,我們更要老有所為和老有奉獻”,“奉獻也是人生的一大幸福與快樂”。在“中心”多年來為老干部傾情服務的感召下,他們都渴望將真情與愛心回報社會,盡力參與一些公益和公德活動,如:1、愛心獻災區。當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的消息傳來后,不僅震撼了全國人民、也牽動著企業離休干部的心,很多老干部拄著拐杖從銀行領取養老金交給黨組織。其中離休干部李世增同志就先后為地震災區捐款近12000元,并交納特殊黨費3000元;其他老干部們共捐款達五萬余元。2、為公益不辭辛勞。何干夫、覃思賢等老黨員為修建“柳江縣鬼子坳抗日英雄紀念碑亭園”、“馬仔巖22位遇難同胞紀念碑陵”,共捐款一萬多元,并先后親臨現場一百多天(次),遠行20多公里,參與建設,為又增添兩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做出了無私奉獻。3、構建和諧社會盡力。老黨員盧永茂、秦運球等同志,關心社區、關心和諧社會的建設,多年來,他積極參加幫困、扶貧、支援災區的慈善活動。4、恩愛夫妻老來伴。老干部閻福祥、羅建云等同志,老伴多年病重,生活不能自理。由于均屬空巢老人,為了不給子女在工作上造成影響,不給組織上增加麻煩,他們每天家里、養老院(醫院)來回跑,為老伴按摩及護理,不離不棄。5、奉獻,為永恒紀念。曾飛老人長期為老干部集體、個人攝像,自費為老干部活動制作光碟、曬相片,花費三千多元。曾老說:這是為了永恒紀念。6、互幫互助,排憂解難。6位老干支委、組長充分發揮骨干作用,經常開展互幫互助活動,為行動不便、住院和家庭困難的老干部,交水電費、購置日常用品、領報刊雜志和資料、代交黨費,聯系住院事宜;自發組織學習和文體活動,通報“兩個待遇”新信息,收集反饋老干部心聲等。類似這些好人好事,數不勝數。

由于老同志的言傳身教,許多老干部子女都走上了領導崗位;老干部與鄰里間和睦相處,講團結、講風格、互愛互助,已成為一種敬老愛老的好風尚,他們積極為社區的團結、文明、穩定,為和諧社會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的同時,也收獲了幸福。正如老干部們在中心組織的“賽幸?!被顒又兴f:有黨和政府的關懷、有中心干部無微不至的關愛,我們感到越來越幸福;我們在享受幸福的同時,多做一些奉獻就更加幸福,我們的幸福指數就會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