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作改善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04 07:50:00

導語:環衛工作改善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衛工作改善經驗交流

清潔優美的城市容貌是廣大市民文明素質、城市經濟實力的最好體現,是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標志;良好的城市環境不僅能促進城市經濟可持續增長,而且能促進城市建設進一步加快,因此建立市容環衛管理長效機制、創建適宜人居良好生態環境,是新形勢下市容環衛工作必須探討的一項新的重大課題。我市通過近幾年的摸索實踐,走出了一條“夯實基礎,抓好‘五性’,力創精品,強化監管”的市容環衛管理新機制。

一、夯實基礎,控制源頭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渣土在運輸、傾倒、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是影響市容環衛的兩大主要污染源,我們在消除這兩大污染源時做到從源頭抓起、標本兼治。一是籌建垃圾綜合處理場。多年來我市原有的生活垃圾處理場無論是處理工藝還是設施規模均達不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和“日產日清”的標準要求,在垃圾產生高峰期垃圾出院不出城的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2011年我市通過向上爭取項目獲得國債資金,加上地方自籌資金共投入1.5億元,在城北8公里處開工建設了一座占地300畝、日處理能力500余噸的生活垃圾處理場,2012年底生活垃圾處理場即可基本建成投入使用。通過垃圾處理場城區目前每天500余噸的生活垃圾可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垃圾經雨水浸泡產生的污水,通過污水調節池輸送到污水處理場進行消毒、凈化、沉淀及生化處理,排出的水質可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將有效避免對土壤及周邊環境的再污染。二是實施全封閉運輸。從2000年初,為消除生活垃圾、建筑渣土在運輸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市政府先后頒發了《市城區生活垃圾管理規定》、《關于市城區建筑渣土、建筑材料實行封閉運輸的規定》,建成了36個垃圾中轉站,購置了6部大型垃圾壓縮車,城區所有的生活垃圾經壓縮,每天按規定的線路、時間進行運輸,轉運后在垃圾填埋場進行處理,有效消除了生活垃圾、建筑渣土在轉運途中的二次污染問題。三是實行垃圾袋裝化管理。為控制垃圾裸露污染,我市在城區各社區對生活垃圾實行了袋裝化管理,規定市民產生的生活垃圾袋裝后放(倒)在指定地點,由環衛人員每天定時上門收集,轉送到中轉站壓縮后運至垃圾場,亂扔亂倒垃圾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二、抓好“五性”,創新管理模式。城市流動人口多、市民素質參差不齊以及突發事件的發生和環衛管理存在的個體因素,導致環衛工作不可避免地存在臨時性和突發性、長期性、反復性、區域性特點,處理好“五性”,建立環衛長效管理機制,必須創新管理模式。一是制訂應急預案,應對臨時、突發性事件。市環衛處成立了應急服務中心,制訂了《環衛緊急預案》,遇到雨、雪天氣和建筑垃圾的拋灑等情況,及時啟動預案,采取用鐵鍬鏟、鐵刷洗、水沖、掃等方法清理路面污染物。據統計三年來共妥善處理臨時、突發造臟事件70余次,有效維護了路面整潔。二是更新機械清掃設備,實現道路長期性保潔。我市多年來用于道路清掃、保潔的主要工具一直是竹掃帚,這種竹掃帚對清掃污水、泥砂有很好的作用,但要掃凈灰塵卻顯得力不從心。近年來環衛處投資600萬余元,購置了14部道路清掃機、2部噴霧灑水洗路車,較好地清除了路面灰塵和樹葉,道路保持了常年清潔。三是加大人工清掃力度,遏制衛生反復性回潮。在城區所轄42條主干道和98條小街巷以及綠地、廣場內,實行定人、定崗、定責、定時、定效,自2010年起環衛清掃保潔由全天一班八小時制改為全天兩班14小時制,全天清掃員做到在崗到位;每天兩次普掃后,清掃員巡會撿掃,交接班做到無縫隙銜接,尤其是每天上下班人、車流量高峰時刻,各管轄路段撿掃零星垃圾更是做到5分鐘之內處理完畢,較好地解決了衛生反彈回潮現象。四是加強重點部位力量,放大環衛區域性亮點。對人車流量大、臟亂差現象嚴重的繁華區及車站等人口聚散地段,在人力、設備上進行重點傾斜,選派那些吃苦耐勞、責任心強的同志擔任清掃、保潔工作,做到清掃工具、撿拾工具一應俱全,突出配備一定數量的清掃車,保證了這些地段的基礎衛生工作落在實處,成為了展示形象、反映環衛工作的新亮點。

三、力創精品,拓展環衛新思路。針對城市經濟發展和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對環衛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們在城市道路清掃保潔方面提出了創“環衛精品街”的新課題。從2010年開始在城區開展了創“環衛精品街”活動,按照建設部頒發的《城市市容標準》,借鑒兄弟城市經驗做法,結合本市實際制訂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將環衛設施完好率、群眾滿意度、街道衛生整潔度、突發性環衛事情處理、污染物在道路上留置時間以及環衛違章、環衛投訴等6大指標貫穿于整個創建工作的全過程,按百分制打分,細化各項考核指標,每天進行檢查、每月進行一次考評、半年進行一次中評、年終進行總評,根據分數的高低掛紅、綠、黃旗?;顒拥拈_展使街道環境衛生有了根本性的改變,成為了人們關注的亮點;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市民的環衛意識得到提高,尊重環衛工人勞動成果形成共識。

四、強化監管,打造市容新形象。一是加強全方位基礎管理。聯合市綜合執法局對城區“八亂”(即亂潑亂倒、亂扔亂掛、亂貼亂畫、亂擺亂放)行為處以罰款;環衛人員在維護市容環境衛生的同時,被授權查處各類市容環衛違章的人和事,宣傳《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規定》,動員和教育市民維護大家賴以生存的市容環境,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教育效果。二是實行捆綁式綜合執法。在搞好基礎管理的同時,針對每個季節的不同特點,由市綜合執法局、市環衛處組成捆綁式執法組,實行劃片、分組、定點執法,對那些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多次違規者予以嚴管重罰,并選擇典型事例在媒體上曝光,收到了良好的震懾和教育效果。三是完善面對面內部監督。對環衛工作人員進行面對面內部監督是加強環衛管理工作的有益探索,市環衛處抽調懂政策、責任心強、辦事公道、敢于直言的同志成立了“市容監理公司”,每天對各種崗位人員的到崗作業、管理效益進行督查;定期深入社區走訪,發放《調查問卷》征求意見,提供信息反饋;每月對各項工作開展情況、存在問題、整改考評結果進行通報;將各項考核結果列入當年目標管理,與各環衛作業公司的政績掛勾,并作為每年中層干部考核競爭上崗、擇優競聘的依據,通過強化內部管理保證了環衛整體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維護了清潔優美的城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