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個轉變助推跨越發展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09 10:19:39

導語:立足三個轉變助推跨越發展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立足三個轉變助推跨越發展經驗交流

一、當前形勢呼喚“三個轉變

(一)新體制所需。在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中,省縣(市)級編辦單獨設置,列黨委序列。作為黨委主管的機構編制部門從職能上發生了兩個轉變即:從政府工作部門調整為縣委、縣政府主管機構編制工作的主管部門;從單一辦事機構調整為接受縣委、縣政府及縣委編委會等多重領導的綜合協調機構。這種因管理體制上的調整和職能上的拓展,客觀上要求實現“三個轉變”。

(二)新要求所需。2012年,省委省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機構編制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力爭通過五年左右的努力,建立起與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這就要求機構編制部門站在新的高度,堅持從政治上考慮問題,在大局下開展工作,用資源配置的新理念、行政管理的新要求來謀劃機構編制工作,真正形成既干事又謀事、既主事又管事的工作運行機制。

(三)新任務所需。按照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總目標,要統籌推進改革、管理和法制化建設進程;要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著眼優化配置執政資源;要實現職能、機構、編制和工作程序的法定化、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做到長遠目標與階段性目標相結合、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更好地完成新形勢下的機構編制工作任務。

二、解決矛盾要求“三個轉變”

(一)剛性管理與部門需求的矛盾。隨著機構改革和行政體制的調整,一些部門增加了任務,就要求增機構、增編制和增加領導職數;上級主管部門常以考核達標、給項目、給資金、給設備為由,要求下級部門成立與之對應的機構,配備相應的工作人員等等。這些問題與機構編制管理的剛性要求相矛盾,增加了基層機構編制部門的工作壓力。

(二)機關超編與在崗人少的矛盾??h直機關工作人員年齡趨于老化;一批未到退休年齡和部分“實改非”人員,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基本上處于“在編不在崗”或“在編未頂崗”的狀態,單位雖超編超員,卻感覺“無人做事”。一些部門為了減輕行政編制資源緊張的壓力,存在行政編制不夠事業頂的問題。由于人員出口不暢,超編超職數問題還一時難以消化解決。

(三)職能調整與編制調劑的矛盾??h編制總量控制較好,但層級之間、類別之間的編制數額有超有空,雖然有調劑編制的余地,但按照目前相關規定,編制調劑的難度較大。經過幾次大的機構改革以后,有些部門原核定的編制過寬,有些部門原核定的編制過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該減的減不下來,該加的加不了,這樣,既影響編制資源的優化配置,又影響事業的發展。

三、實踐探索促使“三個轉變”

(一)要進“主管”之位。按照“管統籌,調結構,實現機構編制分類管理科學化;管政策、調職能,實現職能配置法定化;管總量,調存量,實現人員編制核定合理化”的工作思路,不斷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能力,履行宏觀管理之責。加強與各部門的協調與溝通,統籌把握局部改革與整體改革、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機構調整與適應社會公眾需求的關系,履行綜合協調之責。積極主動地參與決策的擬定和決策的執行、監督和檢查。要從被動參與決策轉變為自覺參與決策,從被動執行轉變為自覺執行,從被動監督轉變為自覺監督,履行參與決策之責。

(二)要行“創新”之舉。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同管理,形成人員調配以編制為龍頭,手續辦理以編制為憑證,經費保障以編制為依據的協調約束機制,強化前置性把關作用。對人員編制進行動態管理,從職能弱化、任務減少的部門中調劑出一些編制,充實到職能強化、任務增加的部門,強化資源優化配置??茖W設立權力邊界,劃定權能范圍,界定法定責任,避免出現濫用權力或橫向越權的問題。完善職能履行評估機制,推進政府職能創新。建立健全問責機制,全力打造責任政府,強化效能體系建設。

(三)要盡“服務”之能。要牢固樹立管編制就是搞服務、管編制就是搞發展、管編制就是控制財政支出的理念。圍繞破解體制機制和機構編制管理方面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集中力量開展調查研究;超前研究和思考體制、職能、機構、編制的調整意見,符合改革的方向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克服和糾正長期以來在機構編制工作中形成的重管理輕服務或只管理不服務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