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畢業論文--淺談在企業體制改革中如何強化紀檢監察的地位和作用

時間:2022-04-17 09:37:00

導語:行政管理畢業論文--淺談在企業體制改革中如何強化紀檢監察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淺談在企業體制改革中如何強化紀檢監察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

隨著企業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國有企業正逐步向現代企業體制轉化,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經濟主體,企業活力不斷增強。但一些企業在體制改革過程中,由于缺乏監督或監督不力,有的人借改革之機,鉆體制不健全的空子,濫用權力,以權謀私,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受到損害。如何在企業體制改革中強化監督機制,防止和遏制腐敗行為,是一個值得認真研討的問題。

一、當前企業體制改革中廉政方面存在的問題

1、監督機制不健全,監督工作較軟弱

在少數企業中,監督機制殘缺不全,監督部門處于可有可無的地位,工作難以正常開展,或流于形式,避實就虛,不能真正發揮監督職能作用。其原因,一是這些企業的黨政領導對監督工作不重視,“一手硬,一手軟”,使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孤立無援,硬不起來。二是有的領導干部自恃權力大,責任大,貢獻大,是“特殊公民”,不要監督;有的領導干部聽不得逆耳、刺耳之言,“聞過則怒,諱疾忌醫”,拒絕監督;有的領導干部本身就心術不正,行為不端,視監督為“芒刺在背”,必欲去之而后快,想方設法排斥監督。三是紀檢監察機構弱化,人員缺編,素質不高,難以發揮作用。有的則身兼數職,精力不濟。四是有的紀檢監察人員心存雜念,患得患失。監督領導怕受到打擊報復,監督其他人員怕得罪人,失“人緣”、丟選票,因而對違規違紀行為睜一眼閉一眼,不能履行監督職能。五是政策觀念上的模糊,一些似明非明的提法和“政策撞車”現象,使人產生困惑。如業務接待,我國已跨入市場經濟時代,企業建立良好的對外業務關系和社區關系是經營成功的必要條件,業務接待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接待的“度”上不太好掌握。況且,各地情況有所不同,西雙版納屬旅游熱點地區,接待量和接待費用自然要比其它地區多。又如通訊費用,市場千變萬化,商機稍縱即逝,企業領導和業務負責人使用現代通訊工具是掌握市場信息,捕捉商機開展經營業務的必要手段。通訊費用的報銷標準顯然不能簡單地用黨政機關的標準來套,但也不能漫無節制地實報實銷。究竟報銷多少合適,是個費斟酌的問題。政策觀念不明確,監督的信心自然不足。

2、腐敗的表現及其危害

在一些地方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弱化,封建特權思想,資產階級的價值觀、道德觀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潮成為一種“時髦觀念”侵入一些意志薄弱者的頭腦,產生消極腐敗現象。并由于上述種種原因,腐敗現象未得到有效地遏制而逐步蔓延開,成為一種“社會毒瘤”。其主要表現是:1、利用職權搞權錢交易,貪污受賄;2、公款吃喝玩樂,奢侈浪費,腐化墮落。尤其是有些虧損企業困難重重,職工工資都沒有保障,企業領導依然手機隨身,小車出入,吃喝玩樂;3、官僚主義,失職瀆職;4、損公肥私,“富了方丈窮了廟”;5、任人唯親,培植個人勢力和關系網;6、吃拿卡要,亂收費,亂罰款,亂漲價,搞行業不正之風;7、欺上瞞下,虛報浮夸,騙取成績和榮譽;8、濫用權力,盲目決策,造成重大失誤等等。上述腐敗行為使國家和企業遭受嚴重損失,破壞經濟建設,損害干群關系,分化瓦解企業的凝聚力,敗壞社會風氣,甚至引發和加重社會犯罪。腐敗已成為一種逐步蔓延的社會公害,我們決不能等閑視之。加強紀檢監察工作,強化監督機制,是遏制和消除腐敗,保證企業健康發展的需要,它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成敗。

二、在國企改革中如何強化紀檢監察的地位,發揮監督保障職能

在國企改革中要強化紀檢監察的地位,發揮監督保障職能,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強思想教育,解決企業干部職工的思想認識問題,構筑抵御腐敗的思想道德防線

政治思想教育是新時期黨的建設的基礎工程,是反對腐敗,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根本措施。針對我州企業干部隊伍的思想實際,應從四個方面加強宣傳教育。一是抓好鄧小平理論和十五大精神的學習,堅定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明確前進的方向,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二是進行黨風黨紀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反對拜金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經受住“金錢、權力、美色”的考驗,自覺抵制以權謀私的不良風氣;三是抓好艱苦奮斗教育,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樹立“勤儉興業”的觀念,反對享樂主義,抵制鋪張浪費、奢侈腐敗之風;四是抓好法紀教育,增強企業干部職工的法紀意識和自律自控能力,做到自律、自省、自警、自勵;五是通過宣傳教育樹立對監督工作的正確認識。監督工作既是抑制腐敗,維護國家、企業和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的必要手段,又是發現腐敗苗頭及時采取措施,防止犯錯誤的干部越走越遠,墜入犯罪深淵的預防性措施,因而它是關心愛護干部的一項重要措施。認識統一后,紀檢監察工作才會得到企業領導和廣大職工的支持,從事紀檢監察的同志也才能理直氣壯地大膽工作。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2、健全法規制度,促進廉政建設法制化

離開法制化、制度化管理,廉政監督將無以為據,處于“因人而治”的無序狀態,難以保證廉政監督的權威性、公正性和穩定性,因而法規制度建設是企業廉政建設的重要環節。在制度化建設中,著重應抓好以下幾項:(1)黨的民主集中制。只有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和處理通過集體討論決定,才能有效地實施對權力的監督制約,防止因個人專權,權力失去控制而必然導致的腐敗行為。

(2)黨員干部民主生活會制度。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黨員領導干部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接受黨內民主監督,洗去身上的“塵?!保p裝前進。如果領導干部虛懷若谷,廣開言路,善于聽取不同意見,擇善而從,將造就民主的氛圍,大家都敢于在會議上或當面發表不同意見,并進行爭論(而不是唯唯喏喏,隨大流,或心存意見埋在肚里形成積怨),一是對領導的正確抉擇會有很大幫助,二是有助于領導同志及早發覺自己有什么事做得不對,或自己身上存在什么缺點毛病(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早作改進和糾正,避免犯錯誤。而表面上的隨聲附和,一團和氣,一派升平景象,往往危機就潛伏于其中。

(3)民主測評領導干部制度。民心是桿稱,也是一面鏡子。堅持民主測評制度,將領導干部置于群眾監督之下,使得有腐敗意識和行為的干部有所顧忌,及早收手。

(4)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職代會依照《企業法》和《職工代表大會條例》賦予的權力,對企業重大事務和決策進行審議,參與民主管理,實施民主監督,是社會主義國家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最好體現。企業工會作為職代會的工作機構,應在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中多發揮作用。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5)黨風廉政責任制。它是廉政反腐領導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融“責任、目標、監督、考核、追究”為一體,對責任人有一定的激勵和約束作用,特別對企業黨政“一把手”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具有促進作用。

(6)領導干部任期交流和重要部門崗位輪換制度。這項制度既有利于干部經受鍛煉,增長才干,也是廉政建設的一項有效措施。

(7)健全企業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