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環境整改工作方案

時間:2022-08-10 04:01:18

導語:河道環境整改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河道環境整改工作方案

為全面整治區河道環境,改善和提升我區水環境質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行政處罰法》《省河道管理條例》《市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規定(試行)》《市區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實施方案》,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整改任務清單

通過自查,區河道環境存在以下突出問題,列為重點整改任務:

1、非法采砂問題.

2、毒魚、炸魚、電魚問題。

3、在河道、堤防及護堤地上種植樹木、開荒種地、堆放砂石、物料、侵占河道等問題。

4、在河道、堤防、護堤地管理范圍內傾倒垃圾、渣土、砂石、動物尸體等問題。

5、河岸植被防護帶基本缺失、水土流失問題。

二、整改措施、責任部門及完成時限

1、加大非法采砂、毒魚、炸魚、電魚及在禁漁區、限捕期、使用非法工具捕魚行為打擊力度。

建立河道管理日巡查制度、河道管理監督舉報制度,及時發現、依法嚴厲查處非法采砂、電魚、毒魚、炸魚等行為。

鄉鎮、社區職責:鎮、工農鄉政府及其水利站所對轄區內河流、河道加強進行巡查,對以上違法行為及時制止,并將情況及時向區農林水利局反饋。

農林水利局職責:加強對轄區內河流河道巡查力度,依法嚴厲查處非法采砂行為。

完成時限:經常性與日常性相結合,對發現的問題15日內處理完畢。

2、建立河道衛生環境日巡查制度及監督舉報制度,鄉鎮、社區及時組織開展河道清淤及垃圾清除,保持河道衛生清潔。

鄉鎮、社區職責:對向河道內傾倒垃圾、渣土、動物尸體等行為及時向農林局河道管理站通報:及時組織開展河道垃圾清除,保持河道衛生清潔。

農林水利局職責:加強河道巡查,對向河道內傾倒垃圾、渣土、動物尸體等行為依法嚴厲查處。

完成時限:堅持日常性、經常性相結合,對存在的垃圾等3日內處理完畢。

3、在河道管理范圍內的顯著位置設置提示牌,提示禁止開荒種地、棄置礦渣、石渣、煤灰、傾倒垃圾等行為,做到預防、警示在先。對經警示教育拒不改正的,農林局河道管理站依法查處。依法組織開展區、河道管理范圍劃定工作,在主要報紙上進行公示河道保護范圍,同時組織開展禁止在河道保護范圍內開荒種地、傾倒垃圾宣傳警示教育。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對區域內河流開展生態護岸工程。

鄉鎮、社區職責:設置提示牌。

農林水利局職責:組織開展河道保護范圍劃定及區域內河流生態護岸工程設計工作,同時對非法開荒種地、傾倒垃圾等違法行為嚴厲查處。

完成時限:對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開荒種地、傾倒垃圾行為立整立改,河道保護范圍劃定工作于2018年5月前完成,生態護坡工程于2022年完成。

4、對在河道、堤防、護堤地堆放砂石、物料、侵占河道等問題依法整治。

在全區河道進行全面排查,對在河道、堤防、護堤地范圍內堆放砂石、物料和其他侵占河道行為,責令違法行為人限期整改,在整改期限內拒絕整改的,依法進行行政處罰。

在河道、堤防、護堤地范圍外違法堆放砂石、物料行為的依法移交有關部門,合法堆放砂石、物料的,提示其做好揚塵抑塵處理。

鄉鎮、社區職責:加強河道巡查,提示違法行為人改正違法行為,將情況通報農林局。

區農林水利局職責:加強河道巡查,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完成時限:日常性、經常性相結合,對現存問題9日內整改完畢。

5、制定域內河流插柳護岸工程方案,在、黑牛河等河流實施插柳護堤,預防水土流失。

農林水利局職責:制定插柳護堤實施方案,購買柳樹苗。

鄉鎮職責:具體實施插柳護堤工程。

6、加強對河道巡查,對河道管理范圍內的阻水障礙物,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提出清障計劃和實施方案,及時報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組織清除。

鄉鎮、社區職責:加強河道巡查,及時將有關情況通報區農林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

農林局職責:河道管理站制定清障計劃,報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組織實施。

完成時限:堅持經常性與日常性相結合,對現存問題7日內整改完畢。

7、定期組織開展防洪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條例的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居民自覺遵紀守法、愛護水環境的責任意識。

責任部門:鄉鎮、社區、區農林水利局

完成時限:堅持經常性與日常性相結合。

三、工作要求

1、加強工作配合。區級河長及河長制各成員單位務必緊密配合、形成合力、各司其職,使整改工作見實效,切實解決全區河道環境問題。

2、建立長效機制。檢查日常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專門督查與社會監督相結合,采取多種措施,堅持不懈抓好水源地保護工作。

3、實行考核問責。對不履行工作職責、工作履職不到位等行為,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及個人責任。